烘陪過程中需要些重點要注意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烘焙 > 2024-06-03 04:28:27

  烘陪過程中需要些重點要注意。

  第一,火力不可太強,要不豆子烘烤不均勻,有濃有淡,味道很差。

  第二,不要以強火快速烘陪,因爲烘陪過度,豆心燒焦有苦味,要有耐心。

  第三,烘烤之中,會發出濃煙與香味,咖啡豆的外皮也會到初綻開。所以應事先以鋁箔紙覆蓋於瓦斯爐四周,也可以攜帶、瓦斯爐到戶外享受烘陪咖啡豆的樂趣。

  第四,咖啡豆在烘陪中最大的敵人是氧氣和光線(那怕是比較暗的光線);因爲咖啡豆一經烘陪,產生在咖啡豆表面的香味很快就會消失,咖啡豆表面析出的油將被氧化,並隨即產生煤味和腐味。

  第五,烘陪器具本身也能產生很大的破壞性。如果咖啡豆沒有被烘陪到必要的溫度或足夠長的時間,油就不會滲出,如果烘陪的溫度過高或時間太長,味道就會變淡還有一股焦味。焦糊咖啡總是令人不快的。

  如果烘烤咖啡豆非常出色,也會變成一門藝術,在烘烤的過程中,咖啡豆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風味和香味,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杯中的咖啡味道會明顯不足。

  咖啡 在烘焙中的 化學反映

  咖啡擁有豐富的廣泛多變的風味。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氣候,不同的產地生產的咖啡具有各自的獨特的特色,生豆是清香的完全沒有通常咖啡的味道;咖啡的味道來自於恰當的烘焙,展現出果香(中淺焙)或焦糖甜香(深度烘焙)。烘焙的越淺味道越酸,烘焙的越深味道越苦。

  生豆在高溫的環境中,透過熱分解作用,咖啡生豆成分如綠原酸、蛋白質和脂肪等等發生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很主要的是梅納反應),產生咖啡香氣物質,包括醛類、脂類、酮類、酸類等等。

  加熱升溫發生熱物理化學分解過程中咖啡豆烘焙前後物質特性變化與溫度關係:

  豆溫>100℃ 生豆顏色由綠轉黃,水分開時散失進行脫水反應,產生類似烤麪包的氣味;

  豆溫>120~130 ℃ 生豆顏色轉變爲淺褐色;

  豆溫約150 ℃ 產生炒類似大麥的氣味;

  豆溫約180 ℃ 開始產生青煙,第一爆開始發生化學熱裂解反應,釋放出大量CO2,發生爆裂聲響,顏色轉爲褐色,豆子的體積增大;

  豆溫約210 ℃ 第一爆結束,顏色繼續變深;

  豆溫約220 ℃~230 ℃ 第二爆結束,顏色繼續變深,呈黑褐色,咖啡豆表面出油;

  豆溫約240 ℃~ 270 ℃ 雖著溫度上升,豆子顏色越深,釋放更多氣體,體積持續膨脹,咖啡豆表面出油,咖啡的香氣充分的反應變化完成;

  豆溫約270 ℃ 停止釋放煙氣,顏色專爲黑色,外表轉爲暗沉,體積不再變大;

  豆溫約300 ℃ 豆子已成黑色,膨鬆易碎,香氣完全消失,變成炭化的狀態;

  一般實際的烘焙溫度範圍是185~240 ℃。除了溫度影響咖啡風味之外,烘焙的方式與設備也有影響。

2015-09-15 18:56:3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