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栽培技術

作者:咖啡沙龍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4-06-03 04:27:56

  咖啡果肉可用來制酒、釀醋和提煉果膠,製糖蜜;乾果肉可作牲口飼料;乾果殼可作肥料、燃料、制硬纖維板;花含有香精油,可提取高級香料。

  咖啡是一種較易栽培的熱帶經濟作物,管理成本較低,收益早,產值較高。定植後起之秀年便可收穫,管理好的可收穫20~30年。我國發展咖啡生產有着優越的自然條件,雲南、海南、廣東均有較大面積的宜植樹地,並有豐富的勞動力。近年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外開放旅遊事業的發展,我國咖啡消費量逐漸增強。

  國內生產已不夠供應市場需要,每年尚需進口因此發展咖啡生產,對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民生活需要、國內需求,節約外匯,支援國家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咖啡最早在1884引種於臺灣;1908年華僑自馬來西亞帶回大粒種、中粒種種在海南島,1912~1935年間,華僑又分批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將咖啡帶回海南島試種。解放後,咖啡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60年代初海南種植樹面積曾達到4萬畝,後因種種原因又大都丟荒,1987年咖啡生產迅猛發展,總面積一度達到23萬多畝,但這幾年咖啡價格低,種下的失管,至1993年僅存5。57萬畝,產量889噸幹豆。

  生物學習性

  (一)植物學特徵

  (二)生長開花習性

  (三)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 植物學特徵

  1、根

  咖啡根爲圓錐根系,其形態、分佈和深度艾因農業技術措施、土壤條件和品種的不同而異。在政黨情況下,有一條粗而短的主根和許多發達的側根。

  根據在海南島的觀察,中粒種咖啡3~4年生的結果樹,主根一般深60釐米左右,大部分吸收根分佈在深30釐米的土層內,尤其分佈在15釐米以上的土層內最多,小部分分佈在30~60釐米的土層內,少量吸收根分佈在60~90釐米的土層內。吸收根在表土層,粗而潔白,在30釐米以下的土層,則黃而纖弱。主根深達60釐米以下,往往變成細長而呈吸收根形態向下層伸展。咖啡根系的水平分佈,一般超出樹冠外沿15~20釐米。

  2、莖

  咖啡的莖又稱爲主幹,是由直生枝發育而成。莖直生,嫩莖略呈方形,綠色,木栓化後呈圓形,褐色。莖的節間長約4~7釐米,節間的長短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在過度廕庇條件下,節間長達20多釐米。每個節上生長一對葉片,葉腋間有上芽和下芽。上芽發育成一分枝,下芽發育成直生枝,直生枝可培育成主幹(莖)。在同一個葉腋裏,上芽一般只抽生一次,但下芽可抽生多次。

  3、葉

  單葉對生,個別有3葉輪生的,綠色,革質有光澤,橢圓形至長橢圓形。葉片大小因品種不同而異,小粒種的葉片最小,約12~16*5~7釐米,中粒種的葉片最大,約20~24*8~10釐米,大粒種的葉片約17~12~16*5~7釐米,20*6~8釐米。不同的品種品系,葉緣形狀也不同,中粒種多爲波浪形葉緣,小粒種葉緣波紋較小,大粒種葉緣則無波紋或波紋不明顯。

  4、花

  數朵至數十朵叢生於葉腋間,第2~5朵着生在一個花軸上。花白色,芳香。中、小粒種的花瓣一般5片,大粒種的花瓣7~8片。花管狀,圓柱形。雄蕊數目多與花瓣數目相同,雄蕊柱頭兩裂,子房下位,一般爲2 室,也有1室或3室的。蟲媒花,大粒種及小粒種能自花授粉,中粒種則爲異花傳粉。

  5、果

  果爲核果,通常含有種子2 粒,也有單粒和3粒的。咖啡果實可分爲下列幾個部分:

  (1) 外果皮,爲薄薄的一層革質層,末成熟前爲綠色,將近成熟時爲淺綠色,充分成熟時爲鮮紅或紫紅色。

  (2) 中果皮,即果肉,是一層帶有甜味和間雜有纖維的漿質物。

  (3) 內果皮,也稱爲種殼,是由石細胞組成的一層角質殼。

  (4) 種仁包括種皮(銀皮)、胚乳、子葉、胚莖等部份。

  生長開花習性

  1、 樹幹的生長與樹冠的形成

  咖啡樹具有明顯的頂端優勢現象,樹頂部的枝條生勢旺盛。但這種頂端優勢現象隨主幹的逐年增高而減弱,一般到第4年,主幹向上生長開始緩慢,而植株中下部則萌發直生枝。

  咖啡樹幼苗在長出9~12對真葉(小粒種在長出6~9對真葉)時,便開始長出第一對分枝。在定植當年由於根系尚未發達,一般只長4~6對分枝。第二年生長量開始增大,一般可長出7~12對分枝。第三年生長量最大,平均可抽生14~15對分枝,如果管理良好,可以抽生16~18分枝;這時下層也抽生少量二分枝,開始形成樹冠,並結少量果實。第四年進入結果期,以後主幹生長逐漸減慢。在自然生長狀況下,中粒種咖啡高達6~8米,小粒種咖啡高達4~6米,大粒種咖啡可達10米以上。

  咖啡主幹的生長有較明顯的頂端優勢現象,主幹葉腋有上下兩種芽,上芽發育成水平橫向的分枝,稱爲一分枝,一分枝上抽生的枝條叫做二分枝,二分枝上抽生的枝條叫三分枝,從一、二分枝上不規則抽生的枝條叫次生枝。

  咖啡枝條的生長習性,常因品種和所處環境條件的不同而異,中粒種咖啡以一分枝爲主要結果枝,二、三分枝較少抽生,即使有抽生,結果也少,因此宜採用多幹整型。小粒種咖啡除一分枝結果外,二、三分枝也是良好的結果枝,在氣候溫涼的高海拔地區,主幹生長粗壯,節間短,二、三分枝生長茂盛,結果良好,宜採用單幹整型,以充分利用二、三分枝結果。但在高溫多雨的低海拔地區,主幹生長迅速,二、三分枝很少抽生,宜採用多幹整型。

  2、 開花習性

  咖啡花着生於葉腋間,分枝及主幹的葉腋均能形成花芽,但主要是在分枝上。咖啡花芽的形成與枝條內部養分及環境有密切關係,中粒種花芽在7月下旬開始發育,小粒種的花芽在10~11月開始發育。當年生枝條上也可以形成花芽。

  咖啡花期,因品種、環境的不同而異,中粒種在海南島從11月至次年6月陸續開花,2~4月爲盛花期。小粒種3~5月爲盛花期。

  咖啡花芽發育至最後階段,需要一定的溼度和溫度才能開放,如遇乾旱或低溫期,花芽就不能開放或開放星狀花,其中介於正常花與星狀花之間的花朵稱爲近正常花。星狀花的花瓣小、尖、硬、無香味、黃色或淺紅色,稔實率很低或不稔實。近正常花可以稔實,但稔實率比正常花要低。

  在花期,如遇乾旱,通過灌水可以增加正常花,減少星狀花。

  中、小粒種咖啡的花,一般在清晨3~5時初開,5~7時盛開,當氣溫低於10。C時花蕾才能開放,氣溫在13。C以上時花蕾不能正常開放。

  3、 結果習性

  天氣對咖啡的稔實影響很大,尤其是開花後2天內的天氣變化影響最大。開花後晴天或陰天、靜風、空氣溼度大,有利於稔實。開花後如果遇乾旱、刮西北風或連續下大雨,都不利於稔實。

  咖啡果實初期發育較慢,中粒種開花後4~6個月,果實增長最快,小粒種開花後2~3個月,果實增長最快。咖啡果實以發育過程中有落果和乾果現象,其原因除了受天氣影響外,主要是受植株體內養份狀況的影響。因此,加強施肥管理,改善植株體內養分狀況,就有可能減少落果和乾果,提高產量。

  果實自開花至成熟所需的時間,小粒種咖啡需8~10個月,在當年的9~11個月成熟,盛熟期在9~10月;中粒種咖啡需10~12個月,在當年11月至次年5月成熟,盛熟期在2~3月。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咖啡原產熱帶非洲,小粒種的原產地是埃塞俄比亞的熱帶高原地區,海拔900~1800米之間,年平均溫度19。C;中粒種原產剛果的熱帶雨林區,海拔 900米以下,年平均溫度21~26。C。它們的原產地都是廕庇或半廕庇的森林和河谷地帶,因此,形成了咖啡需要靜風、溫涼、溼潤環境條件。

  1、 咖啡的不同品種,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小粒種需要較溫涼的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在19~21。C之間。月平均溫度降至12.7。C時,植株生長緩慢,日絕對最低溫4.5。C持續一小時,新抽的頂芽和嫩葉受害。一1。C時,葉長表面形成霜凍,氣溫回升後,葉片背面出現水漬狀斑塊,受害輕者可復原,嚴重者大量落葉,枝條幹枯,而且影響了花芽的正常分化與發育,使產量銳減。中粒種咖需要較高溫度,年平均溫度宜在23~25。C之間。最適於花芽發育的夜溫爲20~21。C,最適於開花的溫度爲17~20。C,低於 10。C時,不利於開花和授粉,如溫度降至2。C,葉片就出觀受寒害的現象。

  2、 雨量

  世界咖啡產區的雨量,一般在1000~1800毫米之間,有的少至760毫米,有的多達2500毫米(見表7)。年雨量在1250毫米以上,且分佈均勻,最適於咖啡生長和發育。旱季過長,生長會受到抑制,不利於花芽發育,不正常花增多,稔實率降低。雨水過多,則易引起枝梢徒長,開花結果減少。雲南省潞江農場年雨量僅700毫米,旱期長達8個月,但在有灌溉的條件下,咖啡仍然生長良好。

  3、 光照

  世界屬於半廕庇性作物,在全光照下,咖啡的生長受到抑制,如果加上水、肥不足、就會出現早衰和死亡的現象。廕庇度過大,會導致植株的營養生長過旺,枝葉徒長,開花結果減少。咖啡對光的要求因品種、發育期、土壤肥力和水分狀況的不同而有差別,大粒種最耐光,小粒種又比中粒種耐光。在土壤肥沃和有灌溉的條件下,廕庇度可減小,或者不需廕庇;相反,如在土壤瘦瘠而高溫乾旱的地區栽種咖啡,就應適當增加廕庇。一般適宜的廕庇度大致是:苗期60~70%,定植後至結果前約40~50%,盛產期約20~40%。

  4、 風

  咖啡需要靜風的環境條件,颱風及幹風對咖啡的生長均不 利。當颱風達10級以上時,葉片、果實就會大量吹脫,部分主幹枝條會被吹斷;颱風過後咖啡根頸交界處的樹皮被磨損,引起病菌侵入,造成風后大量死亡。幹風對咖啡開花稔實極爲不利。

  5、 土壤

  咖啡的根系發達,在肥沃疏鬆的森林土壤中生長特別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或紅壤土均適宜種植咖啡,排水有良的粘土,對咖啡根系的生長不利。土壤中的PH值低於4.5時,根系發育不良。

2014-06-17 14:30:27 責任編輯:咖啡沙龍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