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文化 世界的咖啡文化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11-21 21:54:28

  喜愛咖啡館、愛喝咖啡的人大多是由於咖啡對於人體及思維的影響,而愛上這種飲品的。咖啡可以刺激交感神經,它可以刺激我們去思考、談話、閱讀、寫作抑或工作。

  穆斯林信徒是世界上第一批咖啡飲用者,他們稱咖啡爲“太陽神的甘露”。由於咖啡可以促進人們思考、夢想、辯論,因此他們稱:“咖啡是思想家和國際象棋大師的精神食糧。”在那時,他們以此回擊基督教徒和異教徒對咖啡飲品的誹謗。

  咖啡作爲一種飲品,首先在北非和地中海東岸流行。無論是早先麥加的咖啡館,還是現今的咖啡屋,消費者都更願意在其中閱讀、聊天,而非跳舞;更願意下棋,而非賭博;更願意安靜地聽音樂,而非唱歌。

  咖啡館一般開在街邊或露天,不像酒吧,總被黑暗所包圍,遠離理性世界。去喝咖啡的人並不需要什麼地下避難所,而是需要一處能閱讀報紙、談天說地的舒適角落。

  咖啡館時常與工作和非正式的學習息息相關。即使在最簡陋的咖啡館,埋頭讀書的消費者仍是裏面的常見一景。土耳其人把他們的咖啡館叫做“智慧學堂”(schools of the wise)。事實上,在整個18、19世紀,除了露天派印象主義畫家這種浪漫主義者不常在咖啡館裏以外,歐洲或美國的知識分子都會把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泡在咖啡館中。啓蒙主義不僅給歐洲帶來了新的世界觀,也爲歐洲帶來了咖啡和茶。在早晨喝完咖啡後宣傳革新思想,總是比喫完典型的老式啤酒加青魚的早餐後容易得多。

  咖啡館文化 - 法國

  在很多的法國影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和露天咖啡座點綴在法國的大街小巷,法國人在其間悠閒自在地喝着咖啡,聊着天,讀書或者看着來來往往的行人。

  在法國,咖啡館曾經成爲一種充滿政治和文化意味的公共空間,法國的咖啡館甚至成爲一戰以後許多美洲、歐洲文人們逃避現實殘酷生活的常去之處。

  法國最早出現咖啡館是在1672年。20世紀前5年,海明威、薩特以及其他名人都把咖啡館描繪成一個社交中心、辯論俱樂部和忘卻現代生活造成的種種壓力的好去處。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咖啡館的數量達到50多萬個。

  法國的咖啡館除了可以滿足人們的飲食需要,還兼售書報、雜誌、香菸和各種彩票,公用電話更是少不了的。上咖啡館的人,有的只想喝杯咖啡,找個地方坐坐,或閱讀免費提供的報刊;有的則是找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談天說地;還有的利用喝咖啡的機會進行商務或其他內容的談判和交流;躲在咖啡館一隅談情說愛的年輕人也大有人在。還有的人在大街上找不到廁所,也常常跑進咖啡館的洗手間“方便方便”,只好買上一杯咖啡,免得老闆不高興。即使不買咖啡也沒關係,老闆不會把你拒之門外。咖啡館的侍者大都彬彬有禮,對顧客非常耐心,顧客想坐多長時間就坐多長時間,還沒聽說過有人被趕走過。

  然而,人們不安地注意到,與法國的酒文化一樣,法國的咖啡館文化也在走下坡路。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一年就有4000個咖啡館破產倒閉。到1980年時,法國的咖啡館只剩下8萬個,現在剩下的就更少了。佩裏耶礦泉水公司進行過一次調查,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法國人稱他們從來都沒進過咖啡館。其主要原因是法國人的餐飲習慣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越來越喜歡喫快餐,而不是去喝咖啡,或只呆在家裏用餐。另一個原因則是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沒有那麼多時間泡在咖啡館裏閒聊。儘管如此,倖存下來的咖啡館也並非空蕩蕩的,仍有1千萬法國人說他們每週至少要去一家咖啡館裏喝咖啡,至於那些慕名而來的外國人更是不計其數了。

  咖啡館文化 - 英國

  英國第一家咖啡館是1651年一個叫雅各布的猶太人開的,地點是牛津。但《咖啡館的文化史》的作者考證說,關於雅各布的咖啡館,只是1671年有人在回憶文章中寫的,但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在倫敦,至少在1654年就有咖啡館存在了。作者更是推斷說,倫敦咖啡館出現的時間應該在1652年左右。

  把咖啡帶到倫敦的是一名商人,在土耳其經商的時候,迷上了咖啡,身邊有一名專門給他煮咖啡的僕人,是個希臘人。當他回倫敦的時候,就把這個煮咖啡的希臘人帶回了倫敦。先是家庭聚會的時候招待客人,然後就開了咖啡館。

  咖啡館成了商人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做海外貿易的商人,然後發展到政客。在英國光榮革命前後,這些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一般和議會走得比較近,所以咖啡館成了革命的標誌。經常會有一些激進的言論在這裏傳播。在17世紀的英國,咖啡館被稱作“一便士大學”(penny universities)。當時,進入咖啡館,只需交1便士;咖啡的費用是2便士,包括報紙。人們可以參加不固定的論壇,並有可能遇到像Joseph Addison和Sir Richard Steele這樣的名人。

  另外,6便士一杯的咖啡也不貴,大家都能消費得起,因此咖啡館不像以往的交流場所,比如王宮或者花園一樣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咖啡館成了社會平等交流的場所。如果你想認識什麼人,如果你想獲取更多的商業信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激進的思想,那麼你就去咖啡館,它就像是今天的網絡一樣,成了當時英國社會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咖啡館文化 - 維也納

  “維也納咖啡館”並不是那種僅提供咖啡供人飲用的普通咖啡店。它們更像是維也納的一種公共機構,就像斯蒂芬大教堂、摩天輪和利比扎馬一樣,成爲維也納的一部分。維也納的咖啡文化傳統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

  1683年,土耳其人在圍攻維也納的戰爭中由於被擊敗匆忙撤退,期間留下了一些在當時的維也納仍然完全不爲人所知的生咖啡豆。一個聰明的商人買下了全部這些咖啡豆並在不久以後就開了維也納第一家咖啡館。

  事實上,在21世紀的今天,維也納人如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樣,喜愛並看重咖啡和咖啡館,因爲在這些咖啡館裏他們可以和朋友歡聚 、用早餐或者只是悠閒地看看報紙。維也納咖啡館最爲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日報和畫刊的選架。一位著名的奧地利作家曾說過:“可以說咖啡館就是我們的家。”

  “附屬品”

  報紙桌

  報紙桌是整個咖啡館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花幾個銀幣(買一杯咖啡)就能坐在咖啡館裏瀏覽全世界的新聞在從前可是一種奢侈,這不可避免地使得維也納咖啡館很快成爲了當時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會面的場所。維也納著名的中央咖啡館甚至曾經在店內放置一本冊子,上面列出了所有200份在咖啡館可以閱讀到的報紙。

  侍者

  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飲品都無法像一個咖啡館的侍者那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無論面對多麼無理的要求和意見他們始終的謙遜有禮和有教養會令每個客人感到愉快。有些侍者來自遠離維也納的那些爲人熟知的地區之外。作爲自己的職責這些侍者並不會因爲送餐和飲料而感到疲憊,因爲從前的侍者們有時甚至被要求必須一絲不差地記住那些來自軍界和政界的客人們的級別。

  一杯水

  上咖啡前的一杯水在一家維也納咖啡館是必需的一道程序。今天人們在喝咖啡前喝一杯水首先是爲了在飲用咖啡時避免脫水,從而得到更好的口感。從前上這杯水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因爲客人一喝完水,侍者會來爲他加滿,而這時客人就可以告訴侍者需不需要點其他的東西了。

  咖啡

  在維也納咖啡館的最初階段維也納人還是嚴格地按照阿拉伯國家的方式烹製咖啡:濃、黑、不加糖。直到有人嘗試着將牛奶和蜂蜜加入咖啡中,讓它變甜,維也納的咖啡纔算是真正找到了突破口。維也納人顯然更喜歡甜一點的咖啡。這些口味淡化了的、經過加工的咖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在維也納點杯咖啡必須說是哪種咖啡。隨着時間的推移,最初的咖啡衍生出多種多樣新的種類和口味。

2015-11-04 14:04:5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