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方便的美味體驗 法式壓濾壺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精品咖啡學 > 2024-06-29 02:58:03

  如何引領和影響更多人走進咖啡世界,推崇精品文化,可謂是咖啡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話題。許多器具都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才能獲得相對穩定的出品方式,新手入門前期時常因爲操作不當把咖啡味道做差,而技術和經驗的分享卻總是難以用語言形容描述的。

  在風格多樣的沖泡方式中,法壓壺是適合簡單實用者的首選之一。

  法壓壺(Frech press)也稱法式壓濾壺,源於1929年,是米蘭設計家安提里奧·卡利瑪尼(Attilio Calimani )的設計作品,最初用來沖泡紅茶,後也被用於咖啡製作。

  早在三十年前,美國西岸著名的咖啡烘焙師,亦是星巴克創始人的師祖——亞佛列德·畢特(Alfred Peet)向人們大力推行這種方便、快速的沖泡器具,並由此在全美地區流行開來。

  直至今日,星巴克的每一家門店仍舊販賣着的各種新舊款式的法壓壺。

  儘管星巴克的咖啡品質早就與精品文化大相徑庭,卻不得不讓人爲此給予掌聲

  數十年不變的流行程度鑑證了法壓壺的獨特魅力,其最大特點就是操作簡單、價格低廉,並且易於便攜,非常適合學校、辦公室一族以及戶外使用。法壓壺製作時完全不受技術限制,不論男女老少皆可適用。只需選用新鮮並具有一定品質咖啡豆,不用花費三五分鐘功夫,一杯地道美味的咖啡就做成了。

  說起法壓和自己也曾有過一段姻緣。早年在家開始學習製作咖啡時,最早接觸的就是法壓壺了,搭配上一件不起眼的小手磨和幾支常用小工具,便成了老狼入門咖啡時的第一套器具。

  家中最早是以飲茶爲習慣的,老人常擔心多喝咖啡會影響睡眠休息,不理解我爲何突然喜歡上咖啡。或許是看着年輕人能一板一眼的認真做事,又能從接觸一項新鮮事物中找到不少樂趣,慢慢也由最初的不理解變成了支持,後來家裏人竟還要求每天喝上兩杯才能過癮,實屬不小的轉變,當然還要歸功於咖啡的魅力。

  那時還不懂得多少衝泡手法,做出的無糖咖啡卻也讓家人跟朋友們津津樂道。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法壓壺用起來無需技巧的緣故。這柄法壓至今還放在家中被老人沖茶使用。

  法壓的出品效果相當穩定,不論你我身處何方,又或者技術水平如何,只需使用相同的咖啡豆和沖泡參數,也可以獲得相對接近的出品味道。憑藉這樣簡單易學的入門優勢,法壓壺便與嚴格注重經驗與操作的手衝式、虹吸式器具在精品界有着不相伯仲的使用地位,至今流行於世界。法壓壺同時也是最接近於杯測出品的沖泡器具。

  今天帶來一份法壓壺的製作流程和與其相關的入門知識。關於操作和使用上的種種,早已有許多前人老咖做過文章了。若是已經擁有法壓壺並對製作有一定理解的朋友,那麼略過此帖無妨。但如果你是剛接觸到咖啡,開始嘗試自己沖泡的入門新手,本帖會爲你在法壓制作中遇到的一些疑問進行解惑。

  下面進入正題。

  法壓壺的組成結構十分簡單,僅有壺體跟濾網兩個部分,製作時不需要很多輔助工具。你可以簡單的將壺體理解爲承裝水粉的容器,而濾網纔是最影響出品味道的部分。 法壓相比其他器具的製作特點是無需使用濾布或濾紙。濾網過濾能保留更多咖啡油脂,增加出品醇度,做出的咖啡喝起來會厚重一些,並充分表現豆中原味。

  不過使用濾網的同時也會有細小的粉微粒從濾孔中穿過,口感上容易讓人覺得有些渾濁、拖沓的感覺,當然這本身是法壓咖啡的出品特色。因此我們要把粉磨的比平時略粗一些,或升級爲高密度的濾網來減少細粉產生,使風味變得清晰乾淨。

  還要提醒一點的是:用料不佳的壺體材質可能在清洗和使用中破裂,選購時需注意。下圖是某吧友入手第一天就成功殉職的法壓壺。同情之餘,也權當是個前車之鑑吧。這裏不是說昂貴的壺纔好使用,法壓壺的優勢之一就是相比其他器具價格低。只要不過分貪圖小利,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少數纔會如此。

  其他可選的準備工具:電子秤

  電子秤對每位入門者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使用購買器具贈送的量勺秤粉並不精確,每平勺會產生大約兩、三克甚至更大的粉量浮動,因此每次做出的咖啡味道也是濃淡不一。其實重量不同的原因很好理解,咖啡豆會受生長海拔和烘焙方式等諸多因素影響而改變密度,簡單的說,每種豆的質量和輕重都有所不同。

  在此也鼓勵每位新手:想做好咖啡就應該有一部電子秤,可以更好的控制粉量。

  接下來介紹常用的法壓壺製作方式:

  第一步,將壺體和咖啡杯加水溫熱。提前將器具預熱可以減少後續製作產生的溫差,否則做出的咖啡味道可能變酸,養成好習慣~

  接着稱量克數。製作咖啡可以通過改變粉水比例、磨粉粗細、萃取時間長短等方式調整味道。這裏只代表X-CAFFE工作室常用的沖泡參數,使用15g咖啡粉製作。

  將溫壺用的水倒去,放入剛研磨好的咖啡粉。

  若你在之後的品嚐中感覺到苦味過重,那或許是磨粉太細導致萃取過度的原因。而粉磨的過粗會使咖啡味道趨於平淡,但不必爲此着急,根據口味調整粗細便行。

  加入250ml水,水的溫度以85~88度爲宜。淺烘焙的咖啡豆可以適當調高水溫、深焙則可以適當調低。如果使用此款法壓壺製作,加水到圖例中的位置就可以。

  適當攪拌幾次,蓋上蓋子,但不要下壓濾網,靜置兩分鐘。兩分鐘是很通用的時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延長或減少萃取時間。沒有攪棒也能用我們平時喫飯的勺子代替,現在的手機大多配有秒錶功能,不一定要用計時器。

  兩分鐘後壓下濾網,慢一點可以更好的減少咖啡中的細粉 。

  在溫過的杯子裏倒入咖啡。倒出時同樣不宜傾斜過猛,慢慢倒就可以,這樣細粉會更多的沉澱在底部。整個過程都可以很優雅的完成,咖啡原本不就是一種令人放鬆心情的飲料嗎?

  最後享用自己製作的杯中美味~

  總結法壓壺的一些優勢: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出品穩定、方便攜帶。推薦每位新手將法壓作爲自己的入門首選。技術上少走彎路,才更好去體驗風味帶來的真實感受。法壓壺放到營業場所中同樣適用,因爲易於複製和出品快速的優勢是無法取代的,若是小店經營,也可省去擺放諸多器具造成的不便。菜單上還沒有單品的朋友不妨一試

2015-11-11 15:11:4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