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名人故居保護現狀:開設經營性場所、淪爲大雜院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7-01 07:06:28

  【導語】:日前,杭州蔣經國故居主樓變身麥當勞的消息引發關注,而其實星巴克一個多月前已經在該故居副樓開業,引發關注。

點擊查看下一頁

  杭州蔣經國故居主樓變麥當勞

  日前,杭州蔣經國故居主樓變身麥當勞的消息引發關注,而其實星巴克一個多月前已經在該故居副樓開業,引發關注。

  名人故居具備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本該得到妥善保護,但事實上,即便是存留時間較短的近代名人故居,也面臨着各種各樣的保護困境,如王國維故居私搭亂建嚴重,田漢故居淪爲大雜院,馮友蘭故居被荒廢野草瘋長等,不少近代名人故居的生存現狀令人擔憂。

點擊查看下一頁

  杭州蔣經國故居主樓變麥當勞

  開設經營性場所:杭州蔣經國故居

  據央廣網報道,近日,麥當勞在杭州蔣經國故居內正式開業,再次引起了不少網民和媒體的關注。據瞭解,杭州蔣經國故居是西式磚木別墅,由主副兩幢樓組成,落成於20世紀30年代,緊臨杭州西湖。其主樓現成爲麥當勞一家門店,而副樓早在一個多月前就開出了星巴克。目前杭州蔣經國故居主副兩幢樓已被人爲隔斷,人們要是去參觀的話必須繞到外面分別進入主副樓。

  星巴克開業時,不少人擔心開設經營性場所會破壞老建築的歷史風貌。據《錢江晚報》消息,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祕書長絨玉中表示,“西湖周邊的名人舊居,是西湖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變爲咖啡館的做法並不可取。”

點擊查看下一頁

  臺灣蔣經國故居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而位於臺灣的另一處蔣經國故居此前也被曝出將開旅行社,同樣引發社會討論。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以蔣經國官邸爲中心的“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要建一家“學人旅社”,供參加學術研討活動的學者住宿。

  園區經營者某基金會解釋,旅社並非一般遊客可住,只是學者的招待所,供在蔣經國圖書館舉辦學術活動和在此研究者租用,當初競爭經營權時便有此規劃。園區的管理者方面表示,建旅社的方案尚在審查,還未定案,已經請經營者提供更詳細的配套設計。

  另外,清華大學新林院8號是梁思成、林徽因在此任教時的故居。2011年,該處被開發爲咖啡廳,但因爲經營狀況不好,截至2014年底,咖啡廳已經四次易主。所幸灰牆仍保留原有沒做任何裝飾。

點擊查看下一頁

  譚嗣同故居淪落爲破敗不堪的大雜院 圖片來源:法制日報

  淪爲大雜院:譚嗣同故居、田漢故居

  據《新京報》報道,位於北京北半截衚衕41號的譚嗣同故居,曾於1986年被公佈爲區文物保護單位。低矮破舊的小院子,兩扇嚴重掉漆的紅色大門上,留下斑駁的白色小廣告遺留的痕跡。院子內雜物隨處堆放,掛着居民的衣服。據院內一位住戶稱,此處約居住了近30戶人家。譚嗣同曾居住的“莽蒼蒼齋”外,窗戶已經被透明的塑料皮嚴密封住,房門緊閉。房頂野草叢生,柱子早已掉漆,只現紋路。

  據譚嗣同故居所在的法源寺社區居委會一工作人員稱,譚嗣同故居屬於“直管公房”,產權歸房管局所有,因此修繕工作與日常維護屬於房管局管理內容。此外,文物局不曾與居委會提出翻新或改造計劃。該工作人員稱,由於譚嗣同故居地勢較凹,雨天容易進水,居民居住環境惡劣。

點擊查看下一頁

  北京田漢故居已成大雜院 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從1953年到1968年,田漢一家在北京細管衚衕9號的三間北房裏生活了15年。而如今,這裏已經成爲了大雜院。《北京晨報》記者今年3月份曾探訪該處,“門口迎面是一輛三輪車,上面放着不少雜物。庭院幾乎被各種臨時建築擠沒了,變成了一條窄窄的過道。老房子的模樣還在,只是都被加蓋的小房子包裹起來了。各家的自行車、春節期間的禮品盒子都堆在過道里。狹窄的小院上空還飛着一根鐵絲,上面晾着秋衣秋褲。走近三間北房,有的沒住人,裏面堆置着雜物。但房門都緊鎖着,也沒有要騰退的跡象”。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調研田漢故居的現狀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對田漢故居採取升級保護。

點擊查看下一頁

  清華西院的王國維故居上空線纜交錯 法制晚報記者 林暉 攝

  私搭亂建破壞格局:王國維故居、錢鍾書故居

  清華西院42、43號是王國維故居所在。2014年12月,《法制晚報》曾報道,“順着狹窄的過道進去,看到大大小小的多間房子。建築外牆有上年頭的灰磚、紅磚,也有看着很新的石板。有的房子裝了防盜窗、防盜門,各種線纜交錯着從地面‘爬上’牆頭。院內有房間對外出租,牆上貼着類似入住須知的告示。其中一間房子由清華美院的畢業生租用,做成一間書院,平時辦些沙龍活動,內基本保持了原貌,但也做過裝修,還向外增築了部分空間”。

  著名主持人、北大新傳學院副教授阿憶(周憶軍)對王國維故居充滿擔憂。他曾發微博稱,王國維故居私搭亂建嚴重,已破壞了原有格局,找不到一處好看的背景。

  清華新林院的名人故居羣,也是如此。路旁聚集着水果攤、理髮店、複印店、洗衣店,老房子的牆上貼着求租、家電維修、蓋房、裝修等廣告。院落間的小道坑坑窪窪,房檐上甩出的晾衣繩胡亂地綁在樹上。退休教授曾先生稱,灰牆的平房都是居民私建的,租給高考或考研的學生,“一些名人故居被不斷翻新,幾乎找不到歷史的痕跡。錢鍾書等人的故居,現在被隨意擴建,都搞不清楚哪間屋子是他們住過的了。”

點擊查看下一頁

  燕南園50號已成了出租屋 法制晚報記者 林暉 攝

  北大校園南部有個燕南園,散落着17棟建築,多爲兩層小樓,編號從50號到66號。歷史學家向達、翦伯贊,物理學家褚聖麟,經濟學家馬寅初、陳岱孫,哲學家馮友蘭、湯用彤,地理學家侯仁之等衆多學界泰斗都曾是燕南園的住戶。《法制晚報》記者2014年12月探訪50號院時看到,牆邊堆着自行車、塑料布,曬着牀單和衣物。一間屋內擺了兩張上下牀,住着的租戶有考研族也有在找工作的。

  破敗不堪被荒廢:馮友蘭故居、鞠思敏故居

  與燕南園的其他院落不同,馮友蘭故居“三松堂”則遭荒廢。馮友蘭去世後,他的女兒宗璞曾在這裏生活。如今院門上了鎖,《法制晚報》曾報道,該處地面已被落葉覆蓋,雜草在四周瘋長。據一位戴着紅袖標巡邏至此的大爺講,這裏已經空置了一段時間。

  2014年5月,《濟南時報》記者來到有“山東的蔡元培”之稱的教育家鞠思敏故居探訪。雖然門外掛有“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但它卻破敗不堪,少人問津。鞠思敏故居位於濟南縣東巷105號,夾雜在衆多小喫店中間,僅有一米寬門臉。

  門上的花脊小灰瓦帶有古樸的氣息,瓦片卻已七零八落,還落有雜草。鞠思敏的後人之前已經把院中的東屋、南屋、西屋賣給他人,只保留着北屋。對着北屋的正門有三層石階,門上掛着一個捲簾還有一把鎖。屋內沒有什麼大件擺設,只有一張木牀、一把躺椅、一張桌子。木牀和躺椅上落滿灰塵。由於年久失修,屋內一角房頂漏了一個大洞,牆壁上還留有被雨水浸透的痕跡。北屋西側一共有兩間屋,外側的一間還算整齊地擺放了一些雜物,房頂也沒有漏。“而裏側的屋子破敗得不知道還能不能用房間來形容,敞篷車見過,但像這樣的‘敞篷房’真是第一次見到”。《濟南時報》記者這樣描述道。

  原是免費參觀的侯寶林故居現已關門。門上貼着“內部裝修,暫停參觀”的通告。新京報記者 周崗峯 攝

  另據《新京報》報道,近年來北京侯寶林故居幾乎不開門。因房屋損壞、唯一一名看護人去世等原因,故居無法開放,需整體進行修繕後方可迎接訪客。東四二條社區居委會代表表示,2012年7·21大雨期間,這裏遭到雨水侵襲,房頂坍塌,大量積水湧了進去,可能造成地面下移,對參觀者的人身安全有影響,於是就不開放了。

  被拆除:陳景潤故居、梁林故居

  據《廣州日報》報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的臚雷村地處城鄉結合部。村莊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是數學家陳景潤的家鄉。2014年,因爲火車站福州站的建設,臚雷村被徵地拆遷,全村幾乎都被拆完了,村莊滿目瘡痍,遍地都是瓦礫磚石。陳景潤在臚雷村的故居被連夜拆除。

點擊查看下一頁

  在圍蔽物孔眼中拍攝到的梁林故居原址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近年,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北總布衚衕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陸續被拆除,曾引發各界強烈關注。2014年,《廣州日報》記者重訪梁林故居舊址,看到除了2012年緊急修復的幾間倒座房(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原址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起的三層小樓已拆遷完畢。東城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梁林故居復建方案現已基本定稿,將以林徽因手繪稿爲依據,在原址上整體完全復建。關於梁林故居“拆遷”與“保護”的拉鋸戰,似乎已告塵埃落定。

  工地的保安表示,倒座房早在2012年10月就蓋成,耗時約三個月。而2011年底,梁林故居最南側的這幾間倒座房突遭拆除,媒體曝光後,經過半年多的沉寂,被責令恢復原狀。前七十多年,這座著名的坐北朝南、兩進四合院幾經拆建,已面目全非。

  如何構建利於名人故居保護的良性機制?

  “名人故居得不到良好的修繕和保護,肯定有財力上的問題。”譚嗣同第四代後裔(曾侄孫)譚志宏在接受《法制日報》採訪時表示,故居綜合開發利用不夠。一部分名人故居,只是簡單設立一塊標牌,除當地居民外,社會公衆根本無從知曉故居的來龍去脈。而有些故居,則湮沒於大雜院之中,不僅年久失修,而且改建、私搭亂建現象也比較嚴重,甚至居住者也普遍不知道這裏曾經居住過名人。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爲,目前名人故居存在保護原則界定不清、缺乏相關法律規定等問題,尤其缺乏對於“名人”、“名人故居”的法律界定,缺少相應的准入標準、申報程序、篩選機制。

  “名人故居的保護,最大的缺憾莫過於法律法規的缺失。這其中包括名人故居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地位需要明確;名人故居的認定審覈應建立起法定程序,除文保部門外,也應讓普通民衆、專家以及民間社團有權提請認定。”譚志宏說。

  不過,在譚志宏看來,名人故居至少是譚嗣同故居的保護在法律法規上沒有任何障礙,相關的法律依據比較健全完善,問題在於落實上。“這其中涉及到建設規劃部門、文物部門等多個部門相互協調和工作分工的問題。文物部門也表示對於故居的修繕並不是最大的問題,完全可以進行修舊如舊,並且可以進行保護性開發,但是現有住戶的騰退和安置超出了他們的權限範圍。”譚志宏說。

  但實際上,名人故居保護雖屬於公共事務,以民間保護團體爲核心的社會力量參與卻也不可或缺。

  近年來,民進北京市委和22名委員曾聯合提案建議,應加快立法進程,細化行政管理部門、故居管理者與使用者的責、權、利。另外,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名人故居保護工作,支持成立相關民間公益組織和慈善組織,通過法規明確其角色定位,構建有利於保護的良性機制。樹立統一製作的北京文化名人故居標識,在街道醒目地方進行標示。發佈《北京名人故居圖冊》、《北京名人故居地圖》,開闢北京文化名人故居網,公佈各故居的基本信息、公交線路、名人簡介等。

  提案還建議,在以政府財政資金爲主進行保護的同時,向社會籌集資金做好名人故居保護工作。可以借鑑上海、蘇州等地的做法,在簽訂法律文書、確保不改變名人故居原始結構、原有風貌的前提下,將部分名人故居出租、出售給私人業主,通過產權轉讓的方式推動名人故居保護,拓展新的保護途徑。

  來源:人民網

2015-12-01 15:59:3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