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導讀| 和Michael Yung一起玩轉溫哥華咖啡之旅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2024-06-03 04:52:51

雜誌導讀| 和Michael Yung一起玩轉溫哥華咖啡之旅(1)

  我是Michael Yung,我是一名咖啡師。

  2007年曾獲得過世界咖啡師大賽加拿大冠軍,2009年成爲咖啡競賽的認證評委。目前,我在香港太平洋咖啡任職咖啡部主管,同時,我也擔任World Coffee Events(簡稱WCE,世界咖啡活動委員會)2015年委員會主席。

  在過去的一年中,咖啡已經伴隨我走過120,000的旅途,請跟隨我的鏡頭,踏上咖啡之旅吧。

  加拿大,溫哥華。我終於回家了。

  五年前,我離開溫哥華移居香港,期間也只回來過一兩次,還只是作爲前往美國或者南美地區的一箇中轉站而已。但作爲自己的故鄉,毫無疑問溫哥華是個美得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無論你停留多久,都會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自從搬去香港,我開始經常出差旅行。起初只是每年1-2次,但是在過去的兩年中,出差次數逐漸增加。每個月的里程已達10,000公里(參考:從溫哥華到香港的距離約6300公里)。“空中飛人”的生活方式,讓我逐漸養成了分享途中見聞的習慣,用鏡頭記錄下旅行、咖啡,以及我的故鄉——溫哥華。

  咖啡迷的包裏裝了什麼?

  出發溫哥華前,我簡單地收拾了一些行李。在旅途中,一個優質的行李箱極爲重要。我的兩個行李箱都是Rimowa Salsa Multiwheel,一個61升,另一個86升。一般長途旅行我會選擇後者(如果是去日本,我會兩個都帶上!)。行李箱的四隻大輪子隨我一起劃過換乘站、歐洲鵝卵石小路、酒店厚重的地毯,結實可靠。此外,本身特殊的複合材料箱體格外輕便,而密碼鎖也設計的非常人性化。而全球聯保的特點對於一個經常旅行的人相當重要,你無法預料何時何地的“野蠻託運”會壓垮你的旅行箱,此時,聯保就是救命稻草。

  旅行時,我總會自帶一些咖啡。有些人可能會奇怪,作爲一個四處探訪咖啡的旅人,爲什麼還要自帶咖啡?因爲每次的旅途都充滿未知,無法預測咖啡的好壞。而對我而言,每天的第一杯咖啡都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我的“定心丸”。一旦自己衝煮的咖啡下肚,我就準備好開始我的咖啡“探險”之旅了。

  在旅行中,我會帶一些便攜式咖啡製作工具:一個濾杯、幾張濾紙和一臺稱。我用的是便攜版Porlex迷你版手搖磨豆機,陶瓷錐形刀盤很結實,中軸固定也非常穩固,能研磨出十分均勻的咖啡粉。關於濾杯,我選擇的是KōNO的錐形塑料濾杯,這樣就不怕旅行途中會不小心摔碎了。電子稱我用的是Acaia專用咖啡稱。

  最後,相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其實,我也只是最近纔開始迷上了攝影,每一次的旅行,我到底要去哪裏,去那裏做什麼,這些取決於我想得到怎樣的視覺體驗。我使用的相機是SonyA7S全畫幅,2.8光圈,35mm定焦鏡頭,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廣角鏡頭,而且輕便易攜帶。我的另外一個鏡頭是福倫達Voigtländer50mm f/1.5,這個鏡頭很適合在光線暗的時候使用,可以拍出對比度強烈的照片。這絕對是我想要的視覺效果。

  來源:CTI咖啡茶與冰淇淋

2015-12-08 15:30:3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