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ita陶瓷梯形三孔手衝咖啡過濾杯 過濾式咖啡什麼意思怎麼喝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用品 > 單品咖啡衝煮器具 > 咖啡濾杯 > 2024-06-03 04:47:50

  在V60日趨一統全球手衝咖啡界的情況下,kalita依舊堅持不斷的生產着三孔過濾杯。

  的確,三孔杯可以說是kalita的經典所在——

  三孔杯流速較慢,再配合以細水慢注的手法,能營造出醇厚香濃的標準日式出品風格。

  錐形濾杯與梯形濾杯的區別

  市面上的主流濾杯分爲兩種:

  1.圓錐形大單孔濾杯:

  如Hario牌V60及Tiamo牌V01等,此類濾杯適應濾紙的橫截面爲三角形,濾杯底部爲一個大孔。

  2.梯形小孔濾杯:

  如kalita牌101及Tiamo牌101型號濾杯等,此類濾杯適應濾紙的橫截面爲梯形,濾杯底部是一條直線,上面有1-5個小孔不等,目前主流的爲三孔型中速濾杯。

  這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過濾咖啡時的水流速度不同。

  具體表現爲:圓錐形大單孔濾杯流速快,梯形小孔濾杯流速慢(流速比例約1:3左右)

  水流速度不同所影響到的是萃取時間以及萃取狀態的不同,造成的結果是出品風格的不同。

  相同前提條件下(同樣粉量以及粗細,同樣水量以及水溫,同樣的注水速度):

  圓錐大單孔濾杯的出品萃取時間短,口味偏向清淡,層次更加豐富;

  梯形小孔濾杯的出品萃取時間長,口味偏向濃郁,醇厚度表現更爲出色。

  綜上所述

  圓錐形大單孔濾杯比較適合一些需要清淡口味的咖啡,比如耶加雪菲,巴拿馬等。

  這些咖啡略帶酸味,整體口感輕盈,層次佳。需要衝淡一點來拉開層次。

  梯形小孔濾杯比較適合一些需要濃郁口味的咖啡,比如印尼曼特寧,危地馬拉等產地咖啡。

  這些咖啡微酸或者無酸,整體口感厚重,焦糖甜味或者果糖味相對明顯。需要多些浸泡萃取時間用來表達醇厚濃郁的風格。

  品牌:kalita

  品牌歸屬地:日本

  產地:褐色(日本產),黑色白色(中國產)

  適用人數:1-2人

  顏色:白色、黑色、褐色

  製材:陶瓷

  提醒:

  本品尺寸在101濾杯中屬於偏大型,用標準的101濾紙會出現不貼合的情況,不過不影響使用。如對濾紙貼合度有一定要求,可以購買102濾紙折小或者V60濾紙底部上折替代(V60濾紙會比較貼合)

  在試用和拍攝產品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kalita的三孔濾杯,雖然是同一系列,不過黑白褐三種濾杯的細節上還是有所不同。

  首先,白色和黑色是同樣高度的,而褐色卻比其他兩種顏色高一點。

  其次,對於濾杯內的導流槽,也有區別。具體是:白色濾杯的導流槽最淺,褐色濾杯的導流槽最深,黑色的居中

  通過照片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在高度上,白色和黑色是一樣的,不過導流槽卻是黑色的明顯要深一點,這不是拍攝造成的,而是一個事實。

  褐色和白色的導流槽深淺對比更加強烈一點,可以看到褐色的會深很多。

  由此看來,實際上kalita在設計濾杯的時候,可能還是有其用心所在。

  我們推測的結果是:白色的流速最慢,而褐色流速最快。

  對應的出品風格是:白色最濃更適合一些醇厚度高的產地咖啡,如曼特寧,褐色的適合一些層次要求高一些的產地咖啡,如安提瓜,而黑色的更適合一些平衡性較好的產地咖啡,如巴西等。

  從製材和做工上來講,kalita的陶瓷濾杯做的很出色,厚實的胎質、均勻的釉色,拿在手上比較沉穩,非常符合傳統濾泡咖啡器具的風格。

  簡單的兩個字概括:靠譜。

  濾杯外側,kalita的LOGO清晰可見。

  最後,這是一隻很值得擁有的手衝濾杯,只有真正懂它的人、會用它的人,才知道,它的好。

2016-01-19 15:28: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