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達黎加鑽石山莊園地球科學之旅-地震和火山災害多發的國度塔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美洲咖啡精品莊園 > 2024-06-29 11:33:54

  CostaRica(哥斯達黎加)的西班牙語意思是“富庶海岸”,所以哥斯達黎加是一個神奇而充滿財富的國度。海之藍和林之綠,共同繪製了這片美麗的土地——它50%的國土被原始森林覆蓋,有“中南美洲瑞士”之稱。
 
  哥斯達黎加國徽的盾面上有從海面升起的旭日,象徵新時代的黎明;巴爾瓦、伊拉蘇和波阿斯三座火山位於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之間;海上航行着兩隻白色帆船,象徵該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上方的七顆白色五角星代表組成該國的七個省,星上方的白色飾帶寫着“哥斯達黎加共和國”。盾徽上端爲藍色飾帶,上寫“中美洲”。兩側爲咖啡色長卵形葉子圖案,代表該國咖啡等主要經濟作物。
 
  地震和火山多發的國家
 
  哥斯達黎加東西兩側分別是科科斯板塊(CocosPlate,屬於太平洋板塊的一部分)和加勒比板塊(CaribbeanPlate),位於哥斯達黎加西側附近的中美洲海溝(CentralAmericaTrench)就與板塊俯衝帶有關,科科斯板塊以每年8-9cm向東運動,並不斷向加勒比板塊之下俯衝。因此,在哥斯達黎加及其周邊地區產生了強烈的地震和一系列火山活動,並形成中央火山鏈。其地震和火山災害發生的大地構造背景如下圖所示:
 
  由於哥斯達黎加火山發育,因此地熱資源非常豐富。此次會後野外考察中,我們在阿雷納爾(ArenalVolcano)火山附近體驗了著名的Tabacon大溫泉,這是一個開放式的溫泉,溫泉直接從源頭通過小溪引到景觀區,並在溫泉景觀區形成瀑布、溪流等種類多樣溫泉。爲了吸引中國遊客,還專門修建了有中國特色的香格里拉景觀園區。在與Tabacon大溫泉的老闆交談時,他說近年來美國經濟遇到危機後,來自美國的遊客逐漸遞減,他非常希望有更多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來此遊覽和體驗火山、溫泉文化。

  哥斯大黎加咖啡種植是在1779年由古巴引進,1820年才首度出口外銷咖啡,現有咖啡農民約32,000位,平均每位農民種植面積小於一公頃(10,000㎡)。哥斯大黎加人口4,100,000萬(2006年),咖啡種植面積爲82,500公頃,年生產量170萬袋(每袋60kgs),國內年消費量爲38萬袋,平均每一國民年消費量5.5kgs,比日本(消費量4kgs)還高,臺灣國人目前平均只有比1kg高出一點點而已。哥斯大黎加是咖啡最早傳入中美洲種植的國家,歷史悠久,咖啡組織自生產到銷售系統完備。由於位於中美峽地,境內火山林立,擁有陽光、土地的自然優勢,氣候上同時受到太平洋與大西洋洋流與海風的調和,產出的咖啡具有當地微型氣候風土條件的特色,在質與量上,哥國的咖啡一直都受到世界的肯定,而被評比爲世界級的高品質咖啡之一。哥斯大黎加咖啡種植已經有兩百年曆史,最早是栽種在Poas與Barva火山山坡,今日被稱爲中央谷地(CentralValley)的地區,主要的七個咖啡產區是自西北向東南,隨著內陸中央高原而分佈。哥國火山地形擁有的肥沃火山灰、溫和適宜的氣溫,及穩定豐沛的雨量,都是咖啡成爲哥國主要農產品的因素之一。七大產區分別爲:Tarrzu、TresRios、Orosi、CentralValley、WestValley、Turrialba、Brunca。
 
  咖啡豆詳情:
 
  國家:哥斯達黎加
 
  等級:SHB
 
  產區:塔拉珠
 
  生產者:塔拉珠當地小農
 
  處理方式:水洗
 
  品種:卡杜拉,卡杜艾
 
  莊園:鑽石山莊園
 
  風味:輕柔橙橘調,吐司,焦糖可可甜,口感乾淨


2016-04-12 16:57: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