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不少老牌咖啡館頻頻“瘦身”,一個原因是被高租金“逼迫”。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老品牌經營者的思路跟不上市場的變化。
晨報記者 葉子申
海西晨報訊 就在下個月,上島咖啡的兩家加盟店,將被另一家咖啡店“收購”並更名。廈門老牌咖啡店的命運,由此引發人們關注。記者昨日走訪發現,當前廈門的咖啡行業正呈現出老品牌不斷“瘦身”,新品牌忙於擴張的“兩極化”趨勢。與此同時,兩大陣營的經營者,也面臨着各自的經營難題。
新老咖啡館命運各異
“近年來,廈門的咖啡行業發展呈現出一個獨特的趨勢:老品牌咖啡館相繼衰落,不少新品牌卻忙於擴張。” 廈門烘焙與咖啡協會副會長龔永香告訴記者,其中瑪琪雅朵咖啡館從此前的7家門店,減少爲只剩1家;我佳咖啡也從高峯期的十多家店,減少爲現在的3家。此外,上島咖啡等品牌咖啡店,也經歷了從高速發展到目前頻頻關店的趨勢。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就在下個月,上島咖啡的兩家加盟店,也將被阿度“收購”並更名。這也意味着,從下個月開始,上島咖啡又將減少2家門店。
就在這些知名老品牌紛紛“瘦身”之際,廈門卻冒出了不少“新面孔”,正以相當快的速度在發展。“譬如老塞行動咖啡,最近一兩年內,突然開出了近80家連鎖店,其中多數是加盟的。”龔永香告訴記者。據悉,除了老塞行動咖啡,越來越多的單體咖啡館,也開始不斷冒出。據有關媒體報道,不完全統計,當前廈門島內的咖啡館數量超過2000家,其中多數是從2010年開始新增的。
高房租逼走老品牌
記者調查發現,廈門不少老牌咖啡館之所以頻頻“瘦身”,一個原因是被高租金“逼迫”。 “前些年,禾祥西路某知名咖啡館,就因承受不了暴漲3倍的租金,被迫關閉。”龔永香說,一家地段好的面積大的咖啡館,月租要10萬多元,七八個員工工資要2.5萬元,此外,再算上耗材費、水電費等,一個月下來,光成本支出,就要25萬元多。“如此一來,咖啡館一天要做到1萬元的營業額,纔有可能維持平衡,但能做到這樣業績,卻相當不易。”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老品牌經營者的思路跟不上市場的變化。據壹咖啡廈門店相關人士介紹,當前,新興的“80後”、“90後”消費羣體已經不再滿足於這種陳舊的經營模式,多數投向新開的時尚、快速消費咖啡店。
新來者也存在“虛火”
儘管如此,“新來者”的日子也不好過。“別看老塞行動咖啡這幾年發展很快,但其選點位置存在隱憂,在某些地段,短短100米內,就有3家店。”在廈從事咖啡行業多年的趙先生告訴記者,另外,從發展速度上看,老塞行動咖啡發展過快,也存在“虛火”。
此外,趙先生還透露,當前不少新開的單體咖啡館,很多經營者都是“85後”甚至“90後”,他們經營多數僅憑一腔熱情,幾個人合資,花個十幾萬就能開家咖啡店,但又缺乏專業、管理能力和人才,往往無法維持長期經營。據有關部門透露,當前一些單體小咖啡館,能盈利的往往只有30%到40%。
廈門烘焙與咖啡協會副會長龔永香認爲,未來廈門咖啡行業雖會遭遇洗牌,但發展潛力依然巨大。“未來有可能會朝‘平民咖啡’方向發展。”龔永香說,在此背景下,需要引導有實力、有品質的大品牌入駐廈門,帶動咖啡文化發展,同時,有關業者還需培養專業的咖啡人才,提升產品品質、企業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