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種類和品種

作者:咖啡生活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4-05-20 11:02:15

  咖啡屬的染色體基數X=11,除阿拉伯種(Coffea arabica L.)爲2n=44屬於異源四位體外,其餘都是2n=22。目前,人們研究最多,已經人工馴化而大面積栽培的僅限於真咖啡這一組的小粒種(即阿拉伯種)和中粒種(即甘佛拉種C. canephora也稱羅巴斯塔Robusta),而大粒種(C. liberica)和迪瓦利(C. dewevrei)僅有少數國家少量栽培。

  咖啡主要栽培種類及品種

  1.阿拉伯種(Coffea arabica L.)

  在我國稱爲小粒種。原產於非洲埃塞俄比亞西南部和蘇丹東南部的海拔1000-2000m之間,經人工引種栽培後,已遍佈全世界熱帶地區,是世界主要栽培種,種植面積與產量分別佔世界總面積及總產量的80%和82%以上。分佈於北緯28度至南緯38度之間的高海拔(1300—1900米)地區。主要產區是拉丁美洲,其中以巴西最多,其次是哥倫比亞,東、西非洲都有較大面積的栽培。我國雲南、廣西、福建、粵西、海南等省區都先後引種栽培成功。我國除海南以外栽培小粒種爲主,雲南栽培的咖啡亦爲小粒種。

  阿拉伯種咖啡(小粒種)爲常綠灌木,植株較矮小,高4—5米,分枝細長(0.7—0.85米);葉片小而尖,呈長橢圓形,較硬,葉面革質,葉緣波紋細而明顯;頂芽嫩葉綠色或古銅色,因此雲南稱爲“綠頂咖啡”與“紅頂咖啡”;單節結果數一般爲12—20個,多者達25個以上;枝條結果節較多時,果實較小,果肉較甜,種皮較厚,易與種子分離。鮮果與幹豆比(以下稱鮮幹比)約爲4.5-5:1,種子較輕,每公斤幹豆4000—5000粒,但不同種植區每公斤幹豆數不同。在管理良好條件下,其產量不亞於中粒種。較耐寒,耐旱;一般品種易感葉鏽病及易受天牛危害。自然壽命可達100年,但經濟壽命約在25年左右。產品氣味香醇,飲用質量佳。

  這個種由於變異類型豐富,經人工選擇後,已從選育出以下具有栽培價值的變種或品種。

  鐵畢卡變種(C arabica var. typica Cramer) 原產於埃塞俄比亞及蘇丹的東南部,西半球栽培是廣。結果多,漿果大,成熟早,產量高,植株較健壯,成齡樹形圓錐形,嫩葉嫩葉古銅色,葉片較狹窄,不耐強光照,易發生枯枝病。

  波邦變種(C arabica var. bourbon Choussy) 原產於布隆迪,是阿拉伯咖啡中栽培面積僅次於鐵畢卡的變種。側枝節間密,結果多,產量高,漿果小,成熟晚。嫩葉淡綠色,耐光,適於高海拔無廕庇的環境。在巴西表現高產,故已逐漸取代了鐵畢卡。

  卡杜拉變種(C arabica var. caturra KMG) 波邦變種的一個單基因突變種,起源於巴西。是一高產的品種,植株樹型較矮,只有1.2米高,無需廕庇。但需要肥沃的土地和細緻的修剪,抗病力差。

  蒙多諾沃栽培種(Mundo Novo cultivar) 起源於巴西,是由波邦與鐵畢卡的高產品系天然雜交後代中選出的高產品種,產量比波邦與鐵畢卡都高,但果實較小,且往往有不飽滿或不稔實的現象。

  肯特種(Kent) 原產印度,是1911年由肯特(L. D. Kent)在自己的咖啡園中發現培育出來的高產品種,表現生勢旺盛,對鏽病和綠介蟲有抗性,已在印度廣泛栽培。

  S288 源於印度,由小粒種與大粒種咖啡的天然雜種與Kent種雜交後代S26自交育成。該品種具有抗咖啡鏽菌Ⅱ號小種的能力,在國內曾一度大面積推廣,因適應性較差,現已不推薦種植。

  SLN9 是埃塞俄比亞野生小粒種與抗鏽的蒂汶島雜種再雜交選出的品種,表現抗鏽強,耐旱,產量高。

  K7 肯尼亞主要商業栽培種,源於Kent種,適宜在中低海拔種植,不抗鏽,但抗咖啡枯腐病。

  蒂汶島種(Hibrido de Timor) 源於蒂汶島,是小粒種與中粒種天然雜交種,是帶有一個穩定的抗咖啡漿果病和葉鏽病基因的抗原品種。

  SL28 肯尼亞主要的商業栽培種,主要種植在中海拔地區,品質好,但不抗鏽病。

  SL34 肯尼亞主要的商業栽培種,主要種植在中高海拔,隆雨量多的地區,不抗鏽,但品質優良。

  卡杜拉(Caturra) 巴西選育的波邦變種,不抗鏽,矮生高產,產量比鐵畢卡高。曾在巴西和哥倫比亞大面積種植,目前新種植較少。

  魯伊魯-11(Ruiau-11) 肯尼亞咖啡研究所用SL28和SL34與抗咖啡苦腐病(CBD)的品種Rume sudan和抗鏽矮生產產品種經單交或復交選育出的F1代優良品種,其適應性廣,在肯尼亞已大面積推廣種植。

  2.羅巴斯塔種(C. robusta)

  又稱甘佛拉種(C.canephora),俗稱中粒種,原產於非洲剛果熱帶雨林區,栽培面積僅次於小粒種,分佈於南北緯10度之間的低海拔(900米)地區。主要產區爲東南各國,印度及非洲中部和東部。我國主要在海南省栽培。

  此種爲常綠小喬木,植株中等,株高5—8米,主幹粗壯,枝幹木栓化較遲,分枝細長而柔軟,結實後下垂。葉片長而大,呈橢圓形,皺軟而薄,葉緣波紋大而明顯,葉脈密。葉片有光澤,先端尖。枝條結果多,單節結果25—30個。果實形狀因類型不同而異,扁圓形或橢圓形,成熟時紫紅色、深紅色。果皮、果肉及種皮均較薄。鮮幹比約爲3.5-5.1:1。漿果汁液較少,種皮與果皮不易分離。種子差異較大,每公斤幹豆2600—5600粒。不耐強光,需要廕庇,根淺不耐旱,需要較高的溫度,抗寒力最弱,但抗鏽病力最強和較少受天牛危害,產量較高。產品飲用味濃而香,刺激性強。

  本種主要的栽培品種有(Quillon)、烏干達種(Uganda)以及近年來科迪瓦選育出10箇中粒種無性系107、126、182、197、461、477、503、505、149、400。其149和400較而旱。

  3.利比里亞種(C. liberica)

  又稱大粒種。原產於非洲利比里亞,世界栽培面積較小,分佈於利比里亞、馬來西亞、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適宜在低海拔地區種植。爲常綠喬木,植株高大,高達10餘米,主枝與主幹成銳角斜向上方生長,枝條粗硬,枝幹木栓化最快。葉片大,呈橢圓或長橢圓形,革質,厚硬而有光澤,葉緣波紋極小。葉脈稀。枝條結果少,一般3—6個,果實大,着生稀疏,單位面積產量低,但單植產量高。果實大,長圓形,成熟時硃紅色,果皮及果肉硬而厚。鮮幹比爲7-10:1,每公斤幹豆1300—2600粒,種子外殼厚而硬。主根深,較耐旱,抗風,耐光,成齡樹不用廕庇,抗寒力中等,最易感染葉鏽病。產品味濃烈較苦,刺激性強,飲用品質差,但可與其它咖啡混合加工,提高飲用質量。

  主要品種有埃塞爾種(C. excelsa)。1905年在非洲剛果的查理河(Chari)被發現,故又有稱爲查理種。

2014-07-04 14:01:25 責任編輯:咖啡生活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