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的咖啡咖啡樹安哥拉咖啡 安哥拉咖啡豆價格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莊園 > 莊園認證 > 2025-02-01 12:04:29

安哥拉

 

(非洲西南部國家)

 編輯
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首都羅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贊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與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與礦產爲主,也有煉油工業,主要分佈於卡賓達的濱海地帶。食品加工、造紙、水泥及紡織等工業也比較成熟。安哥拉的經濟潛力非常高,它很有潛力成爲將來非洲最富裕的一個國家。作爲葡萄牙曾經的屬地,其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安哥拉國力因石油生產而快速成長。該國地大物博,國土富饒,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沿岸共蘊藏了超過131億桶的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1] 
中文名稱
安哥拉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Angola
簡    稱
安哥拉
所屬洲
非洲
首    都
羅安達
主要城市
卡賓達萬博本格拉
國慶日
1975年11月11日
國    歌
《安哥拉,前進!》
國家代碼
AGO
官方語言
葡萄牙語
貨    幣
寬扎(Kwanza)
時    區
UTC+1,比北京時間晚7個小時
政治體制
總統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
人口數量
2214萬(2014年)
人口密度
18.7人/平方千米(2014年估計)
主要民族
奧文本杜人姆本杜人巴剛果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
國土面積
1246700平方千米
水域率
1.1%
GDP總計
1314.01億美元(2014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5936美元(2014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244
國際域名縮寫
.ao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人類發展指數
0.526 2014年
葡萄牙名稱
a República de Angola

目錄

  1. 1 歷史
  2. 2 區劃
  3. 3 地理
  4.  位置境域
  5.  地形
  6.  氣候
  7.  水系
  8.  資源
  9. 4 政治
  10.  政局
  11.  憲法
  12.  議會
  13.  政府
  14.  司法
  15.  政黨
  1.  政要
  2. 5 軍事
  3.  國防
  4.  軍力
  5. 6 經濟
  6.  概況
  7.  工業
  8.  農業
  9.  漁業
  10.  畜牧業
  11.  旅遊業
  12.  建築業
  13.  財政金融
  14.  對外貿易
  15.  外國資本
  16.  外國援助
  1. 7 外交
  2.  外交政策
  3.  對外關係
  4. 8 人口
  5. 9 交通運輸
  6.  公路
  7.  鐵路
  8.  水運
  9.  空運
  10. 10 社會
  11.  人民生活
  12.  教育
  13.  新聞出版
  14.  通信
  15. 11 文化
  1.  象徵
  2.  語言
  3.  宗教
  4.  藝術
  5.  節假日
  6. 12 旅遊
  7.  姆蘇魯島
  8.  人類學博物館
  9.  軍事博物館
  10. 13 特產
  11.  卡賓達樹皮
  12.  咖啡
  13.  劍麻

歷史

編輯
安哥拉郊外一景安哥拉郊外一景
安哥拉原來被稱做葡屬西非,它本來是葡萄牙最具經濟價值和最富庶的殖民地。公元1475年,葡萄牙人迪奧戈·康爲了探尋去印度的海上航線,率領了由7艘船隻所組成的艦隊,載有上百名士兵和少數的傳教士,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終於來到安哥拉境內的羅安達,發現了安哥拉的全部海岸,並且在剛果河口和聖奧古斯丁角立碑紀念。同時自安哥拉帶了一批黑人奴隸,返回葡萄牙。
1483年,迪奧戈又回到安哥拉,被他帶到葡萄牙去的那些奴隸們,也跟他回到了安哥拉。當時迪奧戈曾經和剛果王接觸,並且贏得了剛果王的友誼,因此剛果王也派出一名使節,長期駐在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1491年,另外一支葡萄牙艦隊也駛抵安哥拉,並且深入剛果河以西120哩的剛果王首府。不久以後,葡萄牙也在剛果王的首府設立大使館,展開了和當地土人間的貿易關係,和土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2] 
1575年,葡萄牙人開始佔領剛果以南的地區,並且建立了羅安達城,同時還征服了幾個土著部落,使白人慢慢地移民安哥拉。在以後的50年時間中,葡萄牙人逐漸擴張地盤。1617年,葡萄牙又在安哥拉建立了本吉拉城,勢力更加穩固,從此更加確定了葡萄牙在安哥拉的地位。從1640年到1648年間,荷蘭人曾經攻佔這裏的一些重要港口,後來又被葡萄牙人收復。[1] 
在以後的兩個世紀中,安哥拉經濟發展緩慢。當時葡萄牙人雖然在安哥拉也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但是當時安哥拉殖民地的主要收入,卻是靠販賣黑奴前往巴西,一直到1830年,販賣黑奴的行爲才告廢止。到了19世紀後期,安哥拉的經濟才轉向內陸發展,葡萄牙人開始積極開發農業和地下礦產資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安哥拉曾經被來自西南非的德軍所攻擊。由於葡萄牙人的堅守不退,纔沒有遭受到德軍的蹂躪。
在1884年至1885年舉行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爲葡萄牙殖民地。[3] 
葡萄牙1922年派軍隊佔領了安哥拉全境。[3] 
從1951年開始,安哥拉改成葡萄牙的一個海外省:由葡萄牙政府派遣總督前來治理。[3]  進入二十世紀70年代,由於受到非洲的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加上境內黑人生活過於艱苦,因此在1961年1月開始,安哥拉人展開實際反抗行動。要求獨立自主。北部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的遊擊武力,在叢林地區建立了一些據點,採用游擊戰術攻擊葡萄牙在安哥拉境內的軍隊。並且以距離羅安達以北約150公里的安布瑞茲港作基地,由他們的領袖羅勃拉領導。
20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人運)、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安盟)先後成立。
安人運從1961年2月4日開始展開武裝鬥爭。
1966年,又有由奈托領導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出現,他們盤踞在安哥拉的首都羅安達城和附近地區。同時在南部新里斯本也有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的政治組織出現。他們各自擁有一支遊擊武力。但是這三個當地的政治性組織並不互相協調,它們各自爲政,並且互相爭鬥。
1975年1月,葡萄牙政府終於同意安哥拉走向獨立,同時簽訂了一項彭民納協定,要安哥拉三派政治勢力自行達成協議,以便在安哥拉獨立的時候,有統一合法的代表,自葡萄牙人手中接收安哥拉的統治權。1975年11月10日,最後一批葡萄牙軍隊撤離安哥拉;11日,安哥拉宣告獨立,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結束了葡萄牙人五百年來的殖民統治。[3] 
同年,安哥拉獨立後,由蘇聯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安人運)和由美國、南非政府支持的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TA;安盟)引發對立衝突,後演變成全國性內戰。結果親蘇的安人運獲勝,並掌握政權。由這時開始安哥拉政府和蘇聯結盟,而且實行一黨專政。
安哥拉人民運動1976年擊敗安解陣並把安盟趕出城市後,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國解體;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陸續得到全球許多國家的承認。然而,安哥拉人民共和國政府軍與安盟部隊的內戰則愈演愈烈,至今尚未平息。
1977年7月,安哥拉政府軍與安盟部隊在馬溫加、奎託誇納瓦萊發生大規模戰鬥,古巴軍隊和南非軍隊直接參戰,雙方損失慘重。內戰這一階段,由原蘇聯和古巴支持的安哥拉人民運動一方和由美國和南非支持的安盟一方,都捲入了安內戰。
1982年安哥拉政府與美國就解決南部非洲衝突問題開始會談。
1984年2月,安哥拉與南非達成《脫離軍事接觸協議》。由於美國和南非堅持把撤軍與納米比亞獨立問題聯繫在一起,以及美國公開向安盟提供軍事援助,談判陷入僵局。
1987年7月,安、美恢復談判,在安、美所提新建議的基礎上雙方多次會晤。1988年1月至3月,安、古、美三方舉行多次會談,古巴在會談中表示願從安撤軍,安、古在3月會談中進而向美提出4年內古從安撤軍的時間表。自5月起,三方會談擴大爲安、古、美、南非四方會談。8月8日,安、古、南非達成在安南部實現停火及南非軍隊從安撤離的協議。
1987年8月22日,南非正式與古、安簽訂停火協議,規定南非軍隊從9月1日起撤出安哥拉。9月底,安、古、美、南非就古巴在24個月至30個月內撤出軍隊的時間表達成協議。12月13日,安、古、南非簽署布拉柴維爾協議議定書,建議從1989年4月1日起,古巴在27個月內從安哥拉全部撤走全部軍隊。
1990年安哥拉政府決定放棄社會主義的路線,次年實行多黨政制。
1991年5月,安哥拉人民運動政府和安盟的領導人薩文比,在葡萄牙介入下籤署《比塞斯和平協議》。[3] 
1992年9月,安哥拉舉行獨立後首次多黨選舉,安盟失利並拒絕接受選舉結果,安哥拉重陷內戰。[3] 
經聯合國居中協調,雙方經過談判於1994年11月簽署《盧薩卡和平協議》。該協議包括雙方復員軍隊,成立新的國防軍,安盟實行非軍事化,以及將政府行政管理延伸到安盟所控制的地區等內容。此後,和平進程在曲折中緩慢前進。[3] 
1997年4月,以安人運爲主體、有安盟成員參加的安哥拉民族團結和解政府成立。[3] 
1998年上半年起,由於安盟拒不履行和平協議,安哥拉國內局勢緊張,和平進程陷入僵局。9月初,安盟內部出現分化,部分安盟高級成員組成“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安盟主席薩文比,主張與政府合作。安哥拉政府隨即承認該委員會代表安盟,宣佈只與它進行談判,並指控薩文比爲戰犯,不再與之對話。11月中旬,安哥拉內戰重新爆發。安哥拉和平進程實已夭折。聯合國於1995年向安派遣7000人的維和部隊,1997年7月改設聯合國安哥拉觀察團。1999年2月在安政府要求下,聯合國安理會決定終止聯安觀察團。
2002年2月,安盟領導人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4月4日,安哥拉政府與安盟簽署停火協議。安哥拉結束長達27年的內戰,實現全面和平,開始進入戰後恢復與重建時期。[3]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6-05-03 09:55:2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