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蒸時將範圍限制在五角硬幣大小,主要是因爲中間的粉層是最厚的,所以要確保顆粒可以均勻喫到熱水,而接下來的水量也不可以偏多,因爲這時候更要將加水的區域維持在原本的悶蒸範圍,同樣地將水柱從中間注入,慢慢地往外繞,這段期間可以看到一堆泡泡冒出,這是顆粒排氣的證明,熱水加到泡泡蔓延出來後就可以停止。
旺盛的泡泡代表着咖啡顆粒恢復空間的證明,所以冒泡越旺盛,空間也會恢復的越好,完整的空間恢復也代表着熱水將浸入顆粒內部更多,萃取率相對的也會提高。停止第一次加水後,接下來第二次加水的時間,就必須等到泡泡停止冒出,纔可以再開始加,一方面是爲了讓排氣順暢,另一方面要是提早加水的話,反而會讓排氣因水壓而堵塞住。
接下來的加水
第三次加水時,就要注意水位下降的狀況,也就是排氣的完整度,從悶蒸到第二次加水,我們一直都在控制適當的水量,讓水不要過多導致咖啡顆粒還沒排氣就浸泡在水中,因此在確認濾紙內的顆粒都均勻喫水之前,水量都不宜過多。第三次補水的範圍還是從中間開始,然後再以順時針慢慢往外繞圓澆淋,在繞圈過程中請勿急躁,將熱水確實地注入粉層纔是重點。之後的注水方式都一樣,一直到氣泡沾滿表面,那就表示大部分的顆粒都已經充分喫水,接下來就是要加大水量開始做稀釋的動作。
咖啡豆的排氣與衝煮在悶蒸與第一次注水的過程中,應該會發現顆粒有發出綿密的泡泡且時大時小,相當不按規則,這些氣泡其實就是代表着咖啡在做呼吸,也就是釋放的動作。咖啡是將原本含水的生豆經由烘焙,慢慢地一點一滴將水分均勻抽出,水分被抽出後,原本的空間自然會被壓縮接着到裂開,熱度會經由裂開的地方再抽取水分,最後則以烘焙度深淺決定下豆時間。當顆粒遇到熱水時,這些原本乾枯的空間,會因爲熱水而活化起來,在膨脹的過程裏,就會推擠到原本的空間而釋放出的氣體,這就是氣泡的來源。咖啡除了吸到熱水之外,在空氣中也會慢慢吸入二氧化碳而慢慢膨脹,因此有時我們會看到咖啡袋子慢慢膨脹起來,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可以聯想到咖啡放的越久,排氣就會變緩慢。氣體釋放期間是咖啡顆粒吸入熱水的證明,氣泡排放越多表示空間恢復越完整,同時熱水也更能進入顆粒內部,而達到高萃取率的基本條件。從氣泡產生的理論就不難察覺,在悶蒸第一次沖水後,必須要等到水位下降到快底部時,纔開始注第二次水。悶蒸第一次注水一定會產生更多的起泡,大量的排氣是空間恢復的證明,所以要是在排氣結束前就做補水動作的話,反而會壓抑了排氣的過程,因此讓水位降到接近底部,可以確保排氣過程完整,也讓空間恢復到最佳化。
咖啡牆
在增加熱水的過程中,濾紙周圍的咖啡顆粒會慢慢升高,這個時候顆粒因排氣而帶出的雜質,會吸附在濾紙上,這樣就形成所謂的咖啡牆。咖啡牆的品質會影響萃取率,原因是附着在濾紙上越密集,會讓水因爲兩側的密度高,而必須從濾杯底部過濾,這麼一來咖啡就能得到足夠的萃取。一旦超過咖啡牆,水就會溢出而沿着濾紙外圍流到下壺,這樣則會在萃取結束前,讓多加的水稀釋了咖啡。咖啡牆需要的不是厚度,而是咖啡顆粒排氣過程中所帶出的雜質量,排出的雜質越多自然會沾附越多在濾紙上,而沾附在濾紙的雜質就會變相地塞住濾紙,而讓萃取的速度變慢,導致咖啡在熱水當中的時間就會變得更久,萃取率因而增加。另外,濾紙的水位下降速度會隨着加水次數而慢慢變慢,這也是在告訴我們排放出的雜質量在不斷增加,也等同是一直將咖啡的物質釋放到水裏。
咖啡牆、水量、時間點
「等水位快到底部,就可以開始加水,知道咖啡牆的高度」咖啡隨着時間會因爲吸取二氧化碳而慢慢膨脹,所以第二次的加水時間點,也會因爲排氣狀況可以有所提早。排氣旺盛:當排氣旺盛,加水時間點就是要等到水位下降到底部,確定排氣完整後加水。排氣不旺盛:排氣較少的豆子,加水的時間點就要早一點,萃取水柱變小就可以加水。
萃取量
在一開始有提到粉量和萃取量的比例大約是在1:20,但那是指最大的萃取量,因此要是做到1:20時,咖啡的味道相對也會變淡許多。從開始悶蒸,咖啡顆粒就會開始做吸收熱水與排氣的動作,大約再加第二次至第三次時,就會發現開始有咖啡從濾杯萃取出來,在所有顆粒都喫到水時,萃取差不多就已經結束了,接着的加水動作只是爲了要調節咖啡的濃度。在針對一個陌生的配方或是單品做衝煮時,可以用3種不同的萃取量來當作參考,1:20的比例適用於大部分的咖啡,但是不見得可以適用於所有的咖啡豆,因此建議在一開始時可以先從1:15進行萃取,然後再慢慢往上增加萃取量,一直找到適合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