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新幾內亞兩國共同享有。島內的高山原住民直到1930年才被澳大利亞人Mick Leahy發現,他們一直保留着原始文明,於是成爲研究人類學的天堂。
尤爲神奇的是,Mick第一次進山見到原住民時拍攝的錄像被保留下來,後被人結合對當地人的採訪,製作出一部反映高地原住民和現代文明接觸過程的記錄片。片名爲《第一次接觸》(first contact)。1983年該片公映後震驚世界,獲獎無數。類似這樣的影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真正的絕品。後續的故事也頗爲精彩:Mick與當地原住民的兒子Joe在部落里長大,後來又在白人學校裏接受了西方教育,成了一個橫跨兩種文化的中間人。他在高地種起咖啡,發了大財。他試圖擴大咖啡種植園的過程被記錄下來,製成了兩部記錄片,與《第一次接觸》並稱爲《高地三步曲》。
歷史的規律總在告訴我們: 一種異質的新文明必定給接受者帶來一個時期或者一定程度的迷失和陣痛。但是,巴布新幾內亞的情況看上去更糟糕,那裏正在發生的一切只能用混亂和血腥來形容。沒有人能說清楚到底是爲什麼。暴力事件頻發,無休止的部落仇殺,資源匱乏,缺醫少藥……舊的一切正在消亡,新的一切並未建立。那裏的人說,他們看不到這個國家的希望。
而巴布新幾內亞的婦女普遍遭受野蠻的家庭暴力。在傳統文化中,婦女一直被認爲是男人的私有財產,可以隨意打罵;而且結婚後也並不住在一起,晚上才和妻子同房。現代文明的傳入雖然讓那裏的夫妻學會了住在一起,卻始終沒有學會如何相處。另外,男人們遊手好閒,注重外表;女人們卻種地養家,承擔了全部的重擔。有人類學家認爲,這樣的習俗是源於對天堂鳥的模仿(天堂鳥,當地特產。雄鳥有漂亮的羽毛,雌鳥不漂亮,負責下蛋孵蛋)
巴布新幾內亞的咖啡絕大多數都是有機咖啡,倒不是當地人有意爲之,實在是因爲交通不便,經濟窘困,一般咖啡農是決計買不到,也買不起化肥的。“天堂鳥”這款咖啡風味活潑,帶有明亮的酸香和果香,不同於一般的亞洲豆的沉悶,倒有點非洲豆的意思。於是,雖非名門之秀,卻靈巧的討人喜歡。它來自海島上的高山,咖啡樹上有天堂鳥在歌唱。以前,我的認識和想像也僅限於此。
關注公衆號,發送 67142 免費閱讀全文
2016-07-05 10:25:3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