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深受許多人的喜愛。咖啡中最有特色的成分是咖啡因,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從味道上說,它是咖啡苦味的主要來源;從功能上說,它是神經興奮劑,能讓人處於興奮狀態,影響睡眠。除了咖啡因,咖啡中含有上千種成分,它們可以形成特有的風味,其中還有許多具有健康價值。所以,從咖啡中去除咖啡因,也就有了市場需求。
咖啡因很容易溶解於熱水中,要把它從咖啡豆中提取出來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只去掉它,而儘可能保留咖啡的其他成分。如果用水,提取咖啡因的同時也把大量的其他風味物質提取了出來。要想盡可能保留咖啡的風味,就要用其他手段選擇性地去掉咖啡因,再把剩下提取物加回去。
這樣的操作實現起來並不容易。另一種思路是選用特定的有機溶劑,比如二氯甲烷,可以比較特異性地帶走咖啡因,而把其他物質留下。但是有機溶劑總有殘留,不管其毒性是不是足夠低,“有機溶劑殘留”總是讓消費者心存疑慮。
早在1822年,有位法國學者發現了物質存在“超臨界現象”。1879年,有科學家發現了超臨界流體卓越的溶解性能,預測它可以作爲優秀的溶劑用於工業生產中。不過,直到1962年,超臨界萃取的概念才終於變成了技術,成功應用於“咖啡脫因”。
我們知道,各種物質都有氣、液、固三種狀態。在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下,這三種狀態可以互相轉化。比如水,在通常的氣壓下,100°C以上是氣態,低於這個沸點溫度變成液態,低到0°C後變成固態。如果增大壓力,這些轉變溫度就會發生改變,比如在在高壓下,水可以在100°C以上保持液態——或者說,高於100°C時,如果增加壓力,也可以使水蒸氣液化成爲水。但是,如果溫度超過374°C,那麼無論把壓力增加到多高,水蒸氣也無法變成水。但是如果壓力足夠高的話,它的密度會大大高於氣體而接近水的密度。這樣的狀態跟氣體、液體、固體都不同,被稱爲物質的第四種狀態——超臨界態。而那個374°C,也就被叫做“超臨界溫度”。處於超臨界狀態的物質,就被稱爲“超臨界流體”。
對水而言,要達到超臨界狀態需要太高的溫度和壓力,在實際生產中並不方便。而二氧化碳就比較“友好”,它的超臨界溫度是31.1°C。只要高於這個溫度,把壓力增加到72.8個大氣壓以上,二氧化碳就成爲超臨界流體。
超臨界流體的特性跟氣體和液體都有很大不同。它的密度與液體接近,但粘度卻很低,擴散性能好,表面張力極低。這些特性,使得它具有優越的萃取能力。特種化工行業把超臨界二氧化碳用於充分吸水的咖啡豆,可以去掉其中98%的的咖啡因。
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優勢並不僅僅是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很高的選擇性——任咖啡豆中有百媚千紅,它只愛咖啡因這一種。二氧化碳無毒無味,只要撤去高壓,幾乎可以完全揮發掉。萃取了咖啡因的超臨界二氧化碳進入分離塔,加入水就可以把咖啡因去除——咖啡因本身是另一種產品,而二氧化碳則可以循環使用。這樣的工藝,堪稱綠色環保。
“咖啡脫因”是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的第一個成功應用。此後,這一技術得到了更廣泛的開發,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比如採用類似的工藝,可以用於去除茶中的咖啡因,而改換工藝流程,還可以提取茶中的茶多酚。在啤酒行業,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啤酒花中的有效成分,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從天然產物中分離生物活性物質在食品、醫學、香精等行業中有廣闊的前景,比如油脂、天然藥物成分、精油、香精等等。跟咖啡脫因一樣,傳統的分離手段要麼使用有機溶劑,不得不面對有機溶劑殘留的質疑,要麼使用高溫水溶,再經過一些列分離純化。除了工藝的繁瑣,高溫也會造成許多生物活性的損失。藉助特種化工技術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不僅萃取效率高,不存在溶劑殘留問題,而且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操,可以避免高溫對目標物質的破壞。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