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咖啡特點肯尼亞咖啡風味口感莊園產區伯曼莊園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伯曼莊園 > 2024-11-24 18:08:10

也有一些購買商,尤其是日本商人,已對肯尼亞咖啡業體系表示不滿。更有一些商人表示,該國咖啡質量已下降,並指出直接從農夫手中購買可能是提高質量的一種途徑。但不管怎樣,肯尼亞那詳細的規章條例及完善的程序對所有咖啡生產國而言都是一種值得借鑑的模式。
  肯尼亞咖啡借好萊塢電影《走出非洲》(OutofAfrica)的轟動而進一步揚名。影片中梅里爾.斯特里普(MarylStreep)扮演的女主人公卡倫是一位作家和咖啡種植園主。許多人大概仍記得影片中那動人的美景和壯麗的日落,但更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卡倫想在非洲擁有一個咖啡種植園的夢想。
  肯尼亞咖啡 - 風味
  優質肯尼亞咖啡芳香、濃郁、帶有水果風味,口感豐富完美。肯尼亞咖啡有着一種奇妙的水果風味,喝起來帶有一種黑莓和葡萄柚的味道,是許多咖啡老饕的最愛。這款咖啡帶着極佳的中等純度,酥脆而清爽的口感。風味清新且最適合夏天做冰咖啡飲用。品嚐這款咖啡時,如果搭配上柚子之類帶有酸度的水果,一定能給我最好的咖啡體驗。“不太像咖啡,倒有點像水果茶”是很多人對這種淺烘焙肯尼亞咖啡共同的感覺。
  除了具有明顯且迷人的水果酸,因爲肯尼亞咖啡大多來自小咖啡農,栽植在各種不同環境上,每年遭逢不同的氣候、雨量,帶來各種鮮明又獨特的個性。以AAPlus級的“KenyaAA+Samburu”爲例,2001年份的Samburu有濃郁的烏梅香味,酸性不高,口感濃厚,在2002冬季新採收的Samburu,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風味,桑椹漿果與青梅、伴着少許南洋香料(Spicy)味道,喝完以後餘味有綠茶的甘香,酸性較前年略提高,口感依然濃厚。一般常見的肯尼亞口感並不濃厚,但有水果般的明亮風味,有些有香料味、有些有紅酒香。肯尼亞就是這樣讓咖啡迷充滿期待與驚喜肯尼亞咖啡大多生長在海拔1500--2100米的地方,一年中收穫兩次。爲確保只有成熟的漿果被採摘,人們必須在林間巡迴檢查,來回大約7次。肯尼亞咖啡由小耕農種植,他們收穫咖啡後,先把鮮咖啡豆送到合作清洗站,由清洗站將洗過曬乾的咖啡以“羊皮紙咖啡豆”(即外覆內果皮的咖啡豆)的狀態送到合作社(“羊皮紙咖啡豆”是咖啡豆去皮前的最後狀態)。所有的咖啡都收集在一起,種植者根據其實際的質量按平均價格要價。這種買賣方法總體上運行良好,對種植者及消費者都公平。
  肯尼亞咖啡 - 現狀
  肯尼亞咖啡豆肯尼亞政府極其認真地對待咖啡業,在這裏,砍伐或毀環咖啡樹是非法的。肯尼亞咖啡的購買者均是世界級的優質咖啡購買商,也沒有任何國家能像肯尼亞這樣連續地種植、生產和銷售咖啡。所有咖啡豆首先由肯尼亞咖啡委員會(CoffeeBoardofKenya,簡稱CBK)收購,在此進行鑑定、評級,然後在每週的拍賣會上出售,拍賣時不再分等。肯尼亞咖啡委員會只起代理作用,收集咖啡樣品,將樣品分發給購買商,以便於他們判定價格和質量。 內羅畢(Nairobi)拍賣會是爲私人出口商舉行的,肯尼亞咖啡委員會付給種植者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最好的咖啡等級是豆形漿果咖啡(PB),然後是AA++、AA+、AA、AB等等,依次排列。上等咖啡光澤鮮亮、味美可口且略帶酒香。組織拍賣也是爲了滿足調配商的需求。這種拍賣會通常拍賣量較小(每宗3-6噸),有附有種植者標誌的樣品以供買家品賞。拍賣後,出口商按不同風味、不同質量及調配商所需的數量包裝。這爲調配商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注重質量的德國人和北歐人是肯尼亞咖啡的長期購買商

2016-07-30 14:14:2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