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東部咖啡產國盧旺達精品咖啡風味口感莊園產區特點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盧旺達咖啡豆 > 2024-06-03 05:00:23

發酵後,再次沖洗完,要趕緊把處理過的生豆放在晾曬牀上晾曬,晾曬牀都是當地的農民一根根木頭扛上來自己搭建起來的,在上面覆蓋一層透氣的黑色的編織網,這次我們看到的全是天然晾曬,沒有通過乾燥機,一般要10-30天的晾曬時間。還要是一定沒有降雨的天氣下,晾曬的時候要非常小心,因爲要時常翻動它們,讓他們每顆豆子都能通風、乾燥。那一天,安娜發了一頓非常大的脾氣,因爲在我們參觀的晾曬牀那批豆子,出現了不好的味道,原因是工人未及時翻動那批被視爲精品的豆子,導致精品豆立馬輪爲商品豆了。在盧旺達種植生產精品豆是不容易的,一方面對土壤、海拔、氣候等有嚴格的要求,再者還要對當地的農民不停的培養他們如何優化種植、處理咖啡。因爲可控的疏漏,導致豆子身價一落千丈不說,還浪費了前期許許多多爲之努力的心血,一顆咖啡種子要6周的時間才能出苗移植,再等三月大長成小樹黃後再放到種植區,要等到三年才慢慢的進入成熟期。那一天,她的心情都不太好水洗廠一般都是建在咖啡園區裏或附近,幾乎都是尚着山坡而建,這樣輸送處理都比較方便,處理完上述的過程就裝袋送去專門的脫殼廠,因爲晾曬完的生豆外面還包着一層殼-叫做羊皮紙。脫了它,纔可以裝上麻袋漂洋過海的到達世界各個國家的貿易商、烘豆師手裏烘焙師要花上15-30分鐘時間來完成,爲了找到那根完美的烘焙曲線,也會讓他們在枯燥無味的烘焙室裏捶胸頓足糾結那間隔的第幾秒還是第十幾秒出鍋,讓那些還含有水份的墨綠色生豆變成那顆我們眼裏的咖啡熟豆,當然還有一羣 Q們,一杯又一杯的杯測,直到最終能讓咖啡師花30秒-2分鐘衝完一杯端到消費者手裏。同一個批次的咖啡生豆在不同的烘焙師手裏出來的味道是天壤之別的,出品是衡量一個金牌烘焙師與普通烘焙師的唯一標準。關於種植、處理、烘焙、萃取,我無法去判斷哪個環節是最關鍵的。他們真的是缺一不可,環環相扣。這就是我能描述出來的種子到杯子的過程。在一天的停電黑夜裏,我們憑着手機散發的燈光,在安娜工作室裏杯測了幾十種豆子,讓我也學習了,一個咖啡品鑑師如何更客觀更全面的去爲一隻豆子打分。淺薄的知識還在慢慢累積,也感謝一路同行的Q-grader同學們的知識分享,更感謝叨叨老師一路上的專業指導與精心安排烘焙師要花上15-30分鐘時間來完成,爲了找到那根完美的烘焙曲線,也會讓他們在枯燥無味的烘焙室裏捶胸頓足糾結那間隔的第幾秒還是第十幾秒出鍋,讓那些還含有水份的墨綠色生豆變成那顆我們眼裏的咖啡熟豆,當然還有一羣 Q們,一杯又一杯的杯測,直到最終能讓咖啡師花30秒-2分鐘衝完一杯端到消費者手裏。同一個批次的咖啡生豆在不同的烘焙師手裏出來的味道是天壤之別的,出品是衡量一個金牌烘焙師與普通烘焙師的唯一標準。關於種植、處理、烘焙、萃取,我無法去判斷哪個環節是最關鍵的。他們真的是缺一不可,環環相扣。這就是我能描述出來的種子到杯子的過程。在一天的停電黑夜裏,我們憑着手機散發的燈光,在安娜工作室裏杯測了幾十種豆子,讓我也學習了,一個咖啡品鑑師如何更客觀更全面的去爲一隻豆子打分。淺薄的知識還在慢慢累積,也感謝一路同行的Q-grader同學們的知識分享,更感謝叨叨老師一路上的專業指導與精心安排

2016-08-03 10:50:4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