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7]
區域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羣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麪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東南部是印度洋,西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7]
地形
印尼島嶼分佈較爲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裏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各島內部多崎嶇山地和丘陵,僅沿海有狹窄平原,並有淺海和珊瑚環繞。
加里曼丹島,山地從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廣闊,南部多沼澤。
蘇門答臘島,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斜貫,山脈東北側爲丘陵和較寬的沿海沖積平原,平原東部多沼澤。
蘇拉威西島,大多爲山地,僅沿海有狹窄平原。
爪哇島,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的盆地。
伊裏安島,西部高山橫亙,有印尼最高峯和世界最高的島嶼山峯查亞峯,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較寬廣
印度尼西亞羣島的第二大島蘇門答臘島是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工業中心,島上的橡膠和木材也是有名的出口商品。但是蘇門答臘島的咖啡更加令人矚目,該咖啡與爪哇咖啡相似,只是顆粒稍重一些。曼德海令(Mandheling)和安科拉(Ankola)的咖啡豆也倍受重視,前者甚至被譽爲世界上顆粒最飽滿的咖啡豆。
位於婆羅洲和新幾內亞之間的蘇拉威西島,有時亦被稱爲西里伯斯。該島出產的咖啡,顆粒飽滿、香味濃郁,最好的咖啡豆產自該島南部的卡洛西和蘭特包。
新幾內亞島的主要咖啡生產者之一是錫格里種植園,它的產品與羣島咖啡的整體風格一樣,顆粒飽滿,均衡度好。
整體上看,印度尼西亞咖啡味道很濃,口味香醇,略帶糖漿味,酸度極好,其兩個主要出口市場是德國和日本,這從側面反映了該咖啡的質量優異。吸引消費者的是它那阿拉伯咖啡豆特有的上乘品質。印度尼西亞咖啡共分六等,最好的是AP。
儘管印度尼西亞出產如此之多令人叫好的咖啡,但令人不解的是當地居民更喜歡飲用土耳其風味的咖啡,而不是其久負盛名的歐洲風味的咖啡整個印度尼西亞島都出產咖啡,爪哇在咖啡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17世紀中期,咖啡樹由荷蘭人引入印度尼西亞(某些官方資料認爲比這更早一些)。1712年第一批來自爪哇的咖啡銷到阿姆斯特丹。然而,1877年所有種植園的咖啡樹均被咖啡鏽病毀壞,而不得不從非洲引進羅百氏特咖啡樹替代原有樹種。今天只有6%-10%的咖啡豆是阿拉伯咖啡豆。印度尼西來是世界上羅百氏特咖啡的主要生產國,每年生產680萬袋咖啡,大半咖啡出自小種植園,約佔總產量的90%。
整個羣島最好種植區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弗洛勒斯島。
爪哇生產精緻的芳香型咖啡,酸度相對較低,口感細膩,均衡度好。爪哇咖啡的香味和酸度比蘇門答臘島和蘇拉威西島的咖啡更勝一籌。爪哇最好的種植園是布拉萬、詹姆比特、卡尤馬斯和潘庫爾等。爪哇摩卡咖啡是爪哇咖啡和也門摩卡咖啡的混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