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維持總統制政體。獨立以來,肯盟長期一黨執政,1991年改行多黨制後,肯盟於1992年、1997年連續兩次贏得多黨大選,莫伊蟬聯總統。2002年12月舉行第三次多黨大選,反對黨聯盟全國彩虹聯盟(全盟)擊敗肯盟,齊貝吉當選總統,全盟獲議會多數席位。2007年12月大選後,因執政黨民族團結黨與反對黨橙色民主運動對選舉結果存在爭議而引發全國性騷亂。在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調解下,爭議雙方於2008年2月28日簽署《關於聯合政府夥伴關係原則的協議》,並於4月13日組建聯合政府。執政黨領袖齊貝吉任總統,反對黨領導人奧廷加任新設的總理職位。2013年3月,肯尼亞舉行新一屆大選,“朱比利聯盟”候選人肯雅塔擊敗“改革與民主聯盟”候選人奧廷加,當選肯尼亞第四任總統。4月9日,肯雅塔宣誓就職。[5]
憲法
1964年頒佈共和國憲法,截止2014年9月已歷經大小30次修改。1982年6月,肯通過修憲確立實行一黨制。1991年12月改行多黨制,規定:肯爲多黨民主國家,總統爲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5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當選總統需在獲得多數票的同時,在全國8省中的5省得票率超過25%;總統擁有最高行政權和任免權,有權召集或解散議會;總統和內閣集體對議會負責;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論、集會、結社和遷徙的自由。1997年以來,肯反對黨以憲法不適應多黨制要求爲由,強烈要求全面修憲。1997年9月,肯頒佈《修憲委員會法案》草案,開始修憲。2006年2月,齊貝吉總統宣佈成立新的修憲委員會,接替任期屆滿的原修憲委員會。2008年2月29日起,肯大選爭議雙方在安南調解下進入調解“路線圖”第四議程(即解決“長期問題”,包括土地、修憲、部族矛盾等)。2008年5月,雙方表示就第四議程的談判接近尾聲,在土地改革、修憲、減貧等領域已基本達成共識。2009年11月,國家對話與和解委員會批准《肯尼亞修憲法案2008》和《肯尼亞憲法修正案2008》文本。2010年4月,肯新憲法草案獲議會批准,8月通過全民公投並正式頒佈實施,其主要內容包括:維持總統制政體,不再設總理職位,但總統權力受削弱;議會改爲兩院制,增設參議院;行政區劃由此時的中央、省、地區、分區、鄉、村六級改爲中央和縣兩級區劃
可別小看肯尼亞的小農,他們無異螞蟻雄兵,整體產能高於大型農莊,約呈六比四,這在產豆國相當罕見。肯尼亞咖啡廣受鑑賞家激賞,大半要歸功於小農苦守山麓野地,才能種出優質咖啡。另外,肯尼亞豆定有嚴格的分級制,水洗處理廠取出的咖啡豆,依大小、形狀和硬度,區分爲五個等級,最高級爲PB,其次依序爲AA++、AA+、AA、AB。這種分級制類似哥倫比亞,主要以顆粒大小和外形爲考量,但賣相好不見得風味好。這是咖啡迷應有的認知。 當前國際對肯尼亞豆評價不如往年。相信這與如今氣候反常,不利咖啡成長有關,但事情並不如此單純。這和肯尼亞當局大力推廣抗病力較強,單位產量更高的新品種Ruiru11有關,測味結果,均認爲經濟價值較高的新品種,風味比傳統品種差,更糟的是,Ruiru11就快要取代傳統的阿拉比卡和波旁品種。另外,咖啡品質走衰,拍賣價不佳,小農收入減少,加上咖啡管理局人謀不詭,農人的咖啡熱情大減,當然會影響品質。再者,肯尼亞傑出的水洗技術也退步了,這都是扼殺品質的兇手。
另外,肯尼亞早期是英國殖民地,英國人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栽培,品管制度。肯尼亞獨立後,咖啡業在既有基礎上,大步躍進,成爲肯尼亞創匯的產業肯尼亞的咖啡農莊有兩個類型,一種是佔地五英畝以上的大型栽植場,不過海拔平均較低,就肯尼亞咖啡而言,大農莊的咖啡豆品質只能算中等。極品肯尼亞豆則產自小型農莊,多半位於五、六千英尺以上的山麓或火山坡地,每戶小農每季產能只有二十至七十袋左右,無力投資昂貴的水洗處理廠,但小農很團結,集合數百戶或數千戶成立合作農場,由政府出資興建水洗處理廠,小農採摘的咖啡果子就送往合作農場,統一加工,先剔除半生不熟或爛掉的果子,再進行去皮、發酵、分解果肉,取出咖啡豆,再幹燥和磨光,整個過程由官方的咖啡管理局督導,相當嚴謹,確保了肯尼亞咖啡的品質。肯尼亞豆的水洗加工技術及高標準品管,一直是產豆國表率。
肯尼亞咖啡果
關注公衆號,發送 74051 免費閱讀全文
2016-08-20 10:30:0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