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12月,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他第一次航行中,抵達伊斯帕尼奧拉島。在1493年第二次航行在該地時,聖多明各成爲該島的首府。[3]
成千上萬的泰諾人被貶爲奴隸,從事金礦挖掘的工作。由於一系列的壓迫,飢餓和疾病,至1535年,泰諾人僅剩6萬。1501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一世和伊莎貝拉,率先獲准加勒比殖民者可以從非洲引入奴隸。1503年他們開始抵達該島。[3]
西班牙島初期是西班牙人在新世界最主要殖民地,西班牙人征服了阿茲提克帝國和印加帝國後,重心開始放在美洲大陸,逐漸忽略了伊斯帕尼奧拉島。[3]
1586年,英格蘭德雷克船長曾率領艦隊攻打聖多明哥城,但被駐
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
地西班牙部隊擊退。1605至1606年之間伊斯帕尼奧拉島西岸的城鎮常遭到海盜的掠奪,造成當地人口大多遷往內地。[3]
17世紀初,法國、荷蘭和英國的海盜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西部活動,法國開始讓農民和商人逐漸的在西班牙島上西部開拓殖民地,受到島上山脈的屏障,沒有引起在東邊的西班牙人注意。[3]
1677年時,有大約四千名法國人居住在島上西部的11個村莊。1697年,法國和西班牙根據大同盟戰爭的勒斯維克條約,將島上西部地帶讓給法國,正式承認法國在西班牙島上西部海地的主權,西班牙島東部則稱爲東聖多明哥。法國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對農業經濟不斷的發展,並引進非洲奴隸耕作,這使得海地在18世紀末時已成爲農作物產量非常豐盛的法國殖民地,當時海地人口已達到50多萬人,此時每十位海地人裏黑人佔了九位,成爲多數種族。東南邊的西班牙殖民地聖多明哥地區人口數爲15萬人,兩地人口比例相當懸殊
多米尼加共和國是個受旅行者喜愛的國家,它和海地比鄰而居在西印度羣島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多米尼加在西,海地在東。這裏有世界最潔白柔軟的白沙灘,加上來自大西洋和加勒比涼爽的海風和熱帶地區熱情洋溢的陽光,使這裏成了與馬爾代夫和夏威夷齊名的度假天堂。它是歐洲人在美洲大陸除了格陵蘭島之外的第二個殖民地,目前保有着美洲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大學、道路和碉堡,而它的首都聖多明哥也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和首都。
多米尼加共和國也曾經歷過動盪和貧窮的歷史,現在國家實行民主選舉,進入了穩定發展期,但至今仍未與中國正式建交,而是與臺灣保持着所謂的"外交關係"。說這些看似與咖啡毫不相干,但其實還是有影響的,沒有建交的兩國在各方面的交流都受到諸多限制,當然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咖啡貿易。多米尼加的咖啡因爲品質優越所以主要出口到美國和少部分的歐洲國家,在我們中國大陸鮮少見到多米尼加最早的咖啡是從馬提尼克島(法國的海外省)傳入的,時間要追溯到18世紀的初期。多米尼加是個海島國家,屬於熱帶氣候,全年的氣溫變化不大,除了中科迪勒拉山區氣溫較低,冬季可達0℃以下外,其他地區年平均的氣溫在25~30℃之間,而受到山脈地形的影響,北部和東部面迎東北信風,年降水量達1500-2500毫米,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山地森林茂密,背風的西南部年降水量爲500-1000毫米,旱季較長,屬熱帶草原氣候。
多米尼加的溫和氣候有利於咖啡的種植,種植咖啡最好的生產地是西南部的巴拉奧納(Barahona)地區和多米尼加第二大城市聖地亞哥北邊內地的希巴歐(Cibao)谷地。以希巴歐爲代表的北部地區以及包括奧卡亞巴尼聖多明各在內的南部地區,都出產上等的咖啡。其中,聖多明各和巴尼出產的咖啡世界聞名,幾乎是多米加咖啡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