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十字路口 中國咖啡行業該何去何從?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6 13:54:09

雲南網訊(記者方民)中國的咖啡行業,一直處於境外跨國公司的打壓下,如果外國公司佔有一個通用名詞,並把它作爲專用商品名稱,那麼,象雀巢這樣的大公司,只需坐收“咖啡廳伴侶侵權費”即可,而中國的咖啡行業,將永無出頭之日。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公共資源必然成爲爭奪的焦點。而中國的龍頭咖啡企業的成長與失敗,關係着中國咖啡行業的走向。

中國咖啡,曾經很小很幼稚

長期以來,中國人並沒有怎麼養成喝咖啡的習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咖啡也變成了一種外來文化的表徵。在國內開始局部流行。咖啡,在多數中國公衆眼中還是一種侈奢品,高檔消費品。作爲咖啡的消費品牌,麥斯威爾、雀巢等跨國公司的名頭不可謂不響亮。更有甚者,星巴克咖啡入主故宮,儘管現在合作已中止,但作爲舶來品的咖啡仍然是國外品牌非常強勢,國內品牌很弱小。全球咖啡總產值可以和石油相媲美,中國咖啡企業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還處於靠後的位置。世界咖啡市場基本處於跨國公司的控制之下。中國,一個新興的、成長中的咖啡消費市場,儘管目前還不及鄰國日本,但潛力不可限量。中國咖啡企業經過艱難的成長,開始有了一點雛形。

中國的咖啡生產基地,90%以上集中在雲南,而中國的咖啡豆,多年來都是以原料方式提供給境外的跨國公司,一直扮演的是一個賣初級原料產品的角色,但現在中國的咖啡人,已經可以說“不”,中國的咖啡龍頭企業後谷咖啡有限公司的後谷品牌,拒絕“出嫁”,引領中國咖啡終結原料供應時代。作爲中國咖啡行業唯一的國家級龍頭企業、一度是雀巢在中國最大的原料供應商的後谷咖啡向雀巢公司聲明,後谷咖啡將削減向雀巢提供原料供應,最後將不再向雀巢供應咖啡原料。中國的咖啡行業企業,目前處於小散亂狀態,真正成規模有競爭實力的不多,能與“百年老店”雀巢叫板的更是不多。中國的咖啡行業擋不住地在成長,不會永遠很小很幼稚。中國的咖啡企業開始有了自己的聲音。

中國咖啡,需要有自己的品牌

中國咖啡,需要有自己的品牌。目前,國內有影響力的品牌幾乎沒有。上島咖啡、星巴克、雀巢等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都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上島有名,但不是大陸品牌,而是臺灣品牌。在國內能夠叫得響的知名品牌僅後谷一家。

“小、散、亂、軟”是我國咖啡產品的現狀之一,而對我國市場一直垂涎三尺、虎視眈眈多年的國際咖啡企業巨頭利用我國咖啡一盤散沙的現狀,連年強力搶灘我國市場,他們憑藉雄厚的資金、領先的營銷手段和強大的品牌效應,在我國市場獲取源源不斷利潤。這些洋品牌在我國這個咖啡大市場的大金礦中淘走了一桶桶金的同時還利用目前國產咖啡企業時場設計力量薄弱、信息不暢的弱點,有意無意地製造壁壘打壓民族咖啡企業,在國內市場中造成了一種怪圈:大把賺錢——投入市場開發——打壓民族咖啡企業——大把賺錢,對我國尚屬稚嫩的咖啡產業造成了巨大打擊。業內人士呼籲:我國咖啡企業由於長期處在價格戰等低層次競爭水平中,包括現在最優秀的企業在生產、銷售、服務、宣傳、資源開費管理系統方面完善的不多,幾乎完全被邊緣化了。

對這樣一個事實,打造我國咖啡產業集羣是一個重要的選擇。於是一家民營企業——大喜事咖啡貿易有限公司毅然以民營企業的責任感承擔起另外這一重任,投資大量資金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立志打造國內一箇中國咖啡知名品牌。

後谷咖啡一直致力於打造中國咖啡業行業第一的形象,用實實在在的步伐走向自己的目標。德宏後谷咖啡經過多年發展成爲國內最大的咖啡種植、加工及深加工一體化的企業。“後谷”商標被評爲雲南省著名商標。爲促進雲南咖啡產業的高速發展,做強做大公司,宏天集團於2007年度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雲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公司下屬的雲南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雙方共同成立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作爲雙方發展咖啡產業的平臺,並以此作爲上市主體。公司註冊資本15000萬元。公司現有員工700餘人,其中,咖啡技術員400餘人。截止2008年公司共開發咖啡種植10萬畝,其中自有基地6.3萬畝,帶動農戶發展3.7萬畝,帶動農戶近3萬戶。公司新建項目3000噸速溶咖啡純粉生產線,已於2008年9月全面投產。

公司發展模爲創新農業產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通過實施“一控、二免、三保、四統一”的經營管理措施,與農戶建立起緊密的、長期的、雙贏的關係,有效帶動農戶致富,夯實企業發展的資源基礎。一控:控制種植程序和標準;二免:免費提供種苗、免費提供全過程的技術服務;三保:保投入、保產量、保價格;四統一: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統一品牌。同時實施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模式,通過深加工的品牌營銷,實現工業增值收益。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通過縱向延伸咖啡產業鏈,建成種產銷一體化發展、多元化的現代咖啡生產體系,通過品牌市場營銷,實現咖啡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後谷6年內打算成爲成爲世界咖啡行業排名前六的企業。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000萬元;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利稅7000萬元;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利稅1億元。計劃2011年上市。

後谷通過多年的努力和打造,已經成爲“中國製造”咖啡品牌,一切都得益於中國咖啡的“雲南造”。據云南省農業廳統計,2008年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達35萬畝,產量2.8萬噸,中國咖啡的種植面積和產量98%在雲南。後谷是全國產量最高的咖啡生產企業。無論從口感,品質,等方面都達到了國內一流的水準。雲南作爲中國最主要的咖啡產區,其小粒咖啡產量佔全國的80%以上,雀巢、麥氏兩大國際咖啡巨頭每年還從雲南拿走40%的咖啡原料。市場人士表示咖啡品牌能與國際巨頭抗衡的幾乎沒有,咖啡深加工鏈條亟待延伸。投資約4.63億,佔地245畝的1萬噸速溶咖啡生產線項目於2009年5月27日在德宏正式啓動。這是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繼2008年5月27日建成中國最大的速溶咖啡生產線(3000噸)時隔一年後,實現後谷咖啡品牌擴張戰略的重要舉措。該項目投產後,公司將實現年銷售收入8億元。此舉標誌着中國咖啡產業格局將再度被洗牌,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振興中國咖啡民族品牌的發展之路,正在不可逆轉地崛起和壯大。中國咖啡,將會有自己的知名品牌。

“咖啡伴侶”:只能是雀巢可以擁有?

咖啡行業的成長,除了自身實力的增強外,市場的認知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咖啡伴侶”是隨着咖啡飲品的出現而伴生的一種植脂末,也就是說是一種咖啡調料。大家所熟悉的“咖啡伴侶”(俗稱“奶精”),這類產品種類繁多、功能各異、應用廣泛,其生產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現在已廣泛應用於烘焙食品配料、冷制食品配料、糖果配料、固體飲料配料。咖啡中使用植脂末作爲咖啡伴侶,主要作用是改善口感,提供均衡營養,賦予產品“奶感”。它又是什麼東西呢?配料上寫着:第一位成分是“葡萄糖漿”,也就是澱粉水解後產生的微帶甜味、又能讓溶液變濃的混合物。第二位成分是“氫化植物油”,也就是大豆油或菜籽油經過人工催化加氫形成的一種半固態油脂。第三位成分是酪蛋白酸鈉,後面則是三類食品添加劑:穩定劑、乳化劑和抗結劑。

“咖啡伴侶”是一個通用名詞。我們所熟知的上島咖啡,麥斯威爾等大品牌都生產有與本品牌名字相連的咖啡伴侶。雀巢公司認爲“咖啡伴侶”這個商標是雀巢獨創的品牌名稱,它源自雀巢集團在全球使用超過半個世紀的“COFFEE-MATE”商標。在中國大陸,“COFFEE-MATE”和“咖啡伴侶”商標早在1989年已獲得商標註冊專用權;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獲得商標專用權的時間更可追溯至上個世紀的六十和七十年代。雀巢公司的“COFFEE-MATE”和“咖啡伴侶”商標長期廣泛地使用於“植脂末”系列產品上,並明示其爲註冊商標。雀巢公司向來對保護所合法持有的知識產權不遺餘力,同時將繼續打擊侵犯其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爲。

“咖啡伴侶”這一名稱,讓中國多家咖啡企業成爲世界500強企業雀巢的投訴對象。杭州、上海、青島咖啡企業也曾因使用“咖啡伴侶”字樣調味包被先後處罰。雲南省咖啡行業龍頭企業雲南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也沒能倖免。就在本月初,盤龍區工商局以雀巢投訴後谷咖啡使用“咖啡伴侶”商標爲由查封了後谷的“咖啡伴侶”產品,並沒收了後谷咖啡公司四月份生產的12000包“咖啡伴侶”。中國的咖啡廳企業希望雀巢公司能主動向國家商標總局申請撤銷“咖啡伴侶”的商標註冊,還中國咖啡市場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咖啡伴侶”可否成爲中國咖啡行業的通用詞彙,這關係到中國咖啡市場的未來。目前我省咖啡的種植、產量和出口均佔全國第一位,咖啡是雲南僅次於菸草、花卉的出口商品。

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會長後谷總裁熊相入稱,若雀巢公司不願意申請撤銷“咖啡伴侶”商標註冊,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後谷咖啡公司將聯手國內其他咖啡行業協會及咖啡企業聯合向國家工商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咖啡伴侶”商標註冊異議申請,請求國家工商局撤銷“咖啡伴侶”商標註冊,使“咖啡伴侶”成爲中國咖啡行業的通用名詞。

對此,雀巢態度不變,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不可避免。

我國《商標法》第十一條規定:“下列標誌不得作爲商標註冊:……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這樣規定目的就是禁止將通用名稱獨佔使用。什麼是通用名稱?一般是指在某一範圍內約定俗成被普遍使用的某一種類商標的名稱。

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對“咖啡伴侶”這樣一個傳統的通用名稱竟是一個已註冊二十餘年的商標表示憒憾。“咖啡伴侶”這個名稱已被衆多企業使用過,作爲業內企業紛紛使用的一個通用詞彙,竟是一個已註冊二十餘年的商標,這樣的現狀意味着本土企業所生產加工的同類產品不能再使用該名稱,業內企業多半不能接受。

中國咖啡行業的十字路口 咖啡產業亟待整合

中國咖啡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重要的是,中國咖啡市場是個十分誘人的大蛋糕。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經營多年,不可能拱手相讓。也沒有哪個企業能夠沒有競爭,沒有風雨就“自然長大”。有這樣一個事實,到2010年左右咖啡市場將達到百億的市場容量。我國咖啡的質量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國外的某些品牌將收來的中國上好咖啡豆做成出品到發達國家的產品,而銷往我國的則是普通產品。但售價一點也不“普通”。與咖啡相關的系列產品,同樣涉及到到這個行業的重大發展和走向。

據國家權威數據統計,中國的咖啡年消費量已達到3000萬公斤,目前,每年正以30%的速度飛速增長。預計在未來的五年內,中國的咖啡服務業市場份額將達到500億元,中國的咖啡酒吧產業市場已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咖啡行業如果不能使用通用名稱,損失不可估量。這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官司和成敗,對整個中國咖啡行業將產生重大影響。

國內最大咖啡種植企業雲南後谷眼下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後谷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相入日前鄭重聲明,公司將大幅削減後谷咖啡向雀巢咖啡提供原料的規模,並將全力打造自有的“後谷”品牌。作爲中國咖啡行業唯一的國家級龍頭企業,後谷咖啡向雀巢、星巴克等國際品牌提供原料已經很多年。伴隨公司此舉,後谷咖啡開始從幕後走向臺前。後谷咖啡的咖啡豆產量佔全國咖啡產量的1/5左右,是國內最大的咖啡種植企業,目前公司擁有2.7萬畝自有基地和6萬畝帶動農戶發展的咖啡原料基地。

中國飲料協會祕書長鄒家駒認爲,有消費需要就有發展前景。本土咖啡企業的探索對行業而言是一件好事。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湧泉則認爲,對咖啡加工企業來說,產品方面的加工工藝很重要,比如加工過程中香氣成分的保留。“但更重要的還是品牌,對本土咖啡企業來說,更需要在品牌方面下功夫。中國咖啡面臨這樣一個環境,不走向新的制高點,不會有出路。通用名稱之爭,具有咖啡行業轉折點的意義。對於中國咖啡企業而言,是一場重要的較量,無論道路有多漫長,無論需要付出多大代價,爲了行業的生存空間,對於中國咖啡行業而言,值得去爭取之。如果喪失這個通用詞的使用權,後果將令人扼腕。

後谷是中國咖啡行業的縮影。成長的標尺,就是品牌的鑄成。中國咖啡有後谷,但不應只有後谷。咖啡產業亟待整合,成長才有力量,發展纔是硬道理。公平競爭的環境很重要,無論對於國內還是國際品牌。

中國的咖啡行業,在國外大品牌的強大影響下要成長是非常不易的,如果外國公司佔有一個通用名詞,並把它作爲專用商品名稱,那麼,中國的咖啡行業,將永無出頭之日。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公共資源必然成爲爭奪的焦點。而中國的龍頭咖啡企業的成長與失敗,關係着中國咖啡行業的走向。

(本文來源:雲南網 )

2014-07-25 10:24:0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