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公元前10000年,在今波哥大附近存在着狩獵-採集的社會形態。在公元1千年左右,美洲的印第安人創造了一種政治制度。它爲金字塔型的結構,塔頂爲首領。在今哥倫比亞,有兩個文明採用了這種複雜的制度。一個是加勒比區域的泰羅那(Tayronas),另一個爲波哥大附近的穆西卡(Muisca)。穆西卡也可譯爲奇布查族。
獨立前的哥倫比亞哥倫比亞的土著居民是奇布查印第安人。他們用木製和石制的工具種植玉米、木薯等農作物,織棉布。該地區是古代南美著名金礦產地,奇布查人具有較高水平的黃金裝飾藝術。
殖民時代
1501年,西班牙人R.de巴斯蒂達斯首先到達哥倫比亞北部海岸,1525年建立了聖瑪爾塔城。1533年,P.de埃雷迪亞又建立了卡塔赫納。1535年,G.希門尼斯·德·克薩達率西班牙殖民軍進入哥倫比亞內地,征服了奇布查人,建立波哥大城,從此哥倫比亞淪爲西班牙殖民地。初
歐洲殖民者來臨哥倫比亞
歐洲殖民者來臨哥倫比亞
屬祕魯總督管轄,1718年西班牙王室在波哥大設置新格拉納達總督後,由該總督直接統治。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印第安人受到殘酷剝削,土生白人也遭受種種壓榨。印第安人不斷髮動起義,土生白人也於1781年舉行過起義
哥倫比亞咖啡 哥倫比亞特級,是阿拉比卡咖啡種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優良的品種,是傳統的深度烘烤咖啡,具有濃烈而值得懷念的味道。
地處南美洲西北部的哥倫比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它的歷史悠久。從遠古時代起,印第安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公元1531年淪爲西班牙殖民地,1819年獲得獨立。1886年改稱現名,以紀念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哥倫布。哥倫比亞,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空氣清新,沁人肺腑。漫步在首都波哥大的街道上,備感輕鬆愉快。青枝綠葉的垂柳,隨着微風的吹拂在空中搖曳;那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好像一個個古銅膚色的巨人,撐着大傘列隊道旁迎接遠方的來客;盛開的木棉樹張開它那大紅的葉子,好似捧着一顆火熱的心向朋友們致意。
哥倫比亞物產豐富,特別是咖啡、鮮花、黃金和綠寶石被譽爲“四寶”。1808年,一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首次引入哥倫比亞。今天該國是繼巴西后的第二大咖啡生產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出口國。哥倫比亞咖啡經常被描述爲具有絲一般柔滑的口感,在所有的咖啡中,它的均衡度最好,口感綿軟、柔滑,可以隨時飲用,它獲得了其他咖啡無法企及的讚譽:被譽爲“綠色的金子”。
哥倫比亞咖啡分200多個檔次, 也就是說咖啡的區域性很強。該國的咖啡產區位於安第斯山脈,那裏氣候溫和,空氣潮溼。哥倫比亞有三條科迪耶拉山脈南北向縱貫,正好伸向安第斯山。沿着這些山脈的高地種植着咖啡。山階提供了多樣性氣候,這裏整年都是收穫季節,在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咖啡相繼成熟。而且幸運的是,哥倫比亞不像巴西,它不必擔心霜害。這些漂亮的咖啡豆可以像富家子弟腰掛翡翠、頸套項圈那樣很有教養、姿態優雅地生長,讓自己全身的每一個部位都大膽富足而又自由自在地汲取天地之精華,在那個安第斯山脈沉潛往復,從容成長。
成熟以後的哥倫比亞咖啡豆在咖啡界也就有了翡翠在玉石界那樣的天賦的無瑕和雍容華貴的名聲,“顆粒重、營養豐富、香味濃郁”,口味綿軟、柔滑,均衡度極好;衝煮出來的顏色也像祖母綠翡翠那樣清澈透明;等到了嘴裏面,喝起來就讓人不可抑制地產生一種把玩翡翠那樣的琅琅上口、溫玉滿懷的愉悅感覺,還帶有一絲絲的“天然牧場”上那些花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