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有一家喺左近”,曾幾何時香港7-11便利店的廣告語,現在,可以用來形容Starbucks。2000年5月登陸香港,首間星巴克咖啡店落在中環交易廣場。2008年5月,回到中環,第一百家香港分店於荷李活道開幕。星巴克,已經絕對不只是一間咖啡店。由1971年一間位於西雅圖賣咖啡豆兼香料的零售店,至上世紀八十年代轉攻飲品市場(咖啡零售),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以驚人速度在全球擴張(儘管本年受美國經濟不景影響曾做收縮及裁員),“星巴克現象”肯定是全球化最有趣的文化課題之一。
也許一如其Logo中那人魚怪物Siren(出自希臘神話)有迷惑人心的力量,星巴克何以能在頃刻之間將美國變成“咖啡因國家”(caffeinated nation),並在全球攻陷人心,很多學者仍然不解。也許是這緣故,這麼多年了,坊間仍不見一本分析星巴克文化現象稍有分量的書,當然,我說的不是像星巴克總裁自撰的《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或《星巴克模式》這種商業書籍,或《星巴克救了我一命》這種個人勵志故事,而是具批判性、檢視星巴克多重文化意義的書籍。最近有了一本:Taylor Clark的Starbucked A Double Tall Tale of Caffeine Commerce & Culture平裝本,甚值一讀。
星巴克的確有多重的面貌。連鎖咖啡店、咖啡首席品牌、在家與辦公室之間的“第三空間”、音樂發佈及零售站(近年更染指電影)、無處不在的城市景觀、城市士紳化的象徵、不靠廣告但可以快速擴張的企業,以及,成爲一些人眼中的文化殖民符號等等。這些,在Starbucked中都有論及,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檢視星巴克文化,試圖解開一些星巴克謎團,譬如西雅圖何以成爲咖啡中心、星巴克怎麼幾乎沒有對手等(有趣是香港有Pacific Coffee分庭抗禮;作者應來香港看看);第二部分則集中近年圍繞星巴克的倫理問題,譬如它與公平貿易的相悖、消滅小型獨立咖啡店的生存空間等等。全書引述了很多有趣的真實故事,譬如佛羅里達州一個南方浸信會牧師,在2006年復活節崇拜中爲了提高信衆出席率,以星巴克十元禮券誘之,結果參加的信衆比往常增加一倍。更有趣的是,1998年兩個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研究員在波士頓海港進行化學分析,結果驚人地發現海水竟然含有咖啡因。難道星巴克開到海洋去?非也,原來是來自人類排放,人類喝咖啡把九十五巴仙咖啡因吸收,餘下排放出來,經廢物管道又回到海洋,結果是美國的河、湖、海灣甚至是經處理的飲用食水,都可能含有咖啡因。這現象在美國有一個稱號,叫“星巴克效應”。
也許香港也要測試一下海水成分。星巴克來到香港,其統一裝潢店面(也有綠色和古銅色兩種色調),成了無處不在的城市景觀。劉細良在《紐倫港之夢》中說,茶餐廳代表香港的通屬式文化形態;但近年我眼見不少茶餐廳捱不了不可理喻的貴租而關門大吉,“大包圍”式什麼都提供的茶餐廳被只賣咖啡、奶和小松餅的星巴克替代,某程度上,茶餐廳與星巴克可被看成本土與全球化的角力。荷蘭建築師庫哈斯1995年提出“普通城市”(Generic City),即大都市膨脹使城市看來越來越相像,可辨識性越來越低,他特別以機場、旅館來說明,現在看來,還必須加上“星巴克”一項。但星巴克的流行,又被看成是創意階層在先進國家出現的城市環境,此所以說星巴克只賣咖啡、奶和小松餅也是不對的,它賣的是文化、品位、生活方式,在這裏你可以無線上網,沒有茶餐廳的“四面楚歌”(電視屏幕)但有它的悅耳“Hear Music”(近年更與蘋果計算機合作,加入iTunes下載),用的是某種循環再造紙巾和紙杯,紙杯上還給你奉上每日金句,如此說來,星巴克開到尖沙咀文化中心側、開到香港大學內,便不足爲奇。據說現在內地,便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小學生喫麥當勞,中學生到必勝客,大學生上星巴克。”
關注公衆號,發送 79171 免費閱讀全文
2016-09-28 10:07:3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