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種咖啡樹多生長在海拔900米—2000米高度之間;較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爲15—24℃;需較大的溼度,年降雨量不少於1500毫升,同時,對栽培技術和條件也要求較高的要求。
阿拉比卡種咖啡豆主要產地爲南美洲(阿根廷及巴西部分區域除外)、中美洲各國、非洲(肯尼亞、衣索比卡等地,主要是東非)、亞洲(包括也門、印度、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區域),中國的雲南、海南、臺灣地區也種植有少量的阿拉比卡種咖啡豆。全世界的咖啡豆中,阿拉比卡種的咖啡約佔65%—80%,它絕佳的風味與香氣,使其成爲這些原生種中唯一能夠直接、單獨飲用的咖啡。但其對乾燥、霜害、病蟲害等的抵抗力較低,特別是對咖啡最大的天敵—葉鏽病,因而各生產國無不致力於改良品種。比如,衆所周知的斯里蘭卡,過去斯里蘭卡曾是遠近聞名的咖啡生產國之一,19世紀末卻因爲葉鏽病的肆虐,咖啡莊園無一倖免。此後,斯里蘭卡轉而發展紅茶,並於印度同爲紅茶王國阿拉比卡咖啡樹,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樹種之一。阿拉比卡種(學名Coffee Arabica)的原產地是埃塞俄比亞的阿比西尼亞高原(即現在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初期主要用做藥物來食用,十三世紀培養出烘焙飲用的習慣,十六世紀經過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進一步成爲全世界人們共同喜愛的飲料阿拉比卡因其濃郁的果香而深受對咖啡接觸歷史不久的中國人喜愛,19世紀時由傳教士引入中國,在四川攀枝花、雲南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區廣爲種植,該地區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當地人採用引水上山的方式解決了季節性降雨不足的問題,成就了香氣獨特的“中國咖啡”,其中,尤以四川攀枝花的阿拉比卡種的半坡咖啡爲最,相對於雲南和海南,處於乾熱河谷的攀枝花日照更長、海拔更高、溫差更大、光質好、處女地多,是不可多得的最適宜種植阿拉比卡咖啡的區域。半坡咖啡農民利用這個優勢,採用了獨特的種植與加工工藝:第一,“全程不落地”:從採集咖啡豆到加工成成品,咖啡一直保持不受土壤等雜物的影響,保證口味和品質;第二,“分級採集”:由於咖啡豆並不是整齊劃一成熟,所以採集時對同一級別的咖啡豆進行集中採集,而不是混雜一起;如手工操作,利用大量勞動力人力採集、分類、加工。這裏的咖啡香氣濃郁、酸苦平衡、還有水果味,很受消費者歡迎和國外咖啡飲料巨頭的青睞
關注公衆號,發送 81753 免費閱讀全文
2016-10-18 10:19:5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