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壺製作咖啡的原理手磨咖啡的步驟使用方法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手衝咖啡 > 2024-07-01 07:34:02

把濾紙鋪進濾碗,加少量水,讓濾紙“服帖”,和濾碗之間沒有氣泡;磨好咖啡粉均勻裝入其中(這個過程叫布粉,有人認爲粉堆中間隆起能做出更好味的咖啡,而有些人則認爲粉堆中間應該挖個坑⋯⋯這個就看個人理解吧);把 90 度左右的熱水緩緩衝入咖啡粉,水量控制在恰好有一滴從粉堆的底部滴下;靜置 40 秒左右,讓咖啡粉充分吸收熱水(這時候如果咖啡粉夠新鮮會看到咖啡粉明顯膨脹);把濾碗下面盛接咖啡的器皿清空(包括溫杯用的熱水和剛剛滴下的一滴用於浸泡咖啡的那滴熱水);水溫在這40秒時間內大概降到 85 度,恰好適合開始手衝;從粉堆中心朝着一個方向緩緩地邊沖水邊畫圈,一圈一圈又一圈⋯⋯好了,喝吧。 
 
PS1. 和某些同學“單品不太依靠手藝”的觀點不同,我也很推崇意式咖啡,但是依然把做好一杯單品咖啡看得更有技術含量。簡單說來就是,嘿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給自己做一杯手衝單品容易,但是做好一杯手衝單品就需要大量練習了。而且,只有在製作咖啡時就知道做出的咖啡會是什麼味道,纔算得上懂得做咖啡了。 
 
PS2. 一般來說,相比星巴克,一些自烘焙的咖啡小館出品的咖啡和烘焙咖啡豆都更優秀一些。因爲星巴克豆不新鮮。
慢工出細活的手衝咖啡真正流行起來,卻是由日本人引發的。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人對手衝咖啡幾乎到了如癡如迷的境地,各種材質的濾泡式、滴濾式的咖啡濾杯器具層出不窮,建立了一整套手衝式濾泡咖啡的理論和操作技術,也使得手衝咖啡這種傳統方式在東方土地上生根開花,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
  關於器材:
  製作一杯手衝咖啡需要的器材極爲簡單:
 
  手衝壺
  手衝壺,最好選用細嘴壺,方便控制水流量及走向。可以選擇價格相對較高的日本品牌KALITA、HARIO、田口護、月兔,也可以選擇相對便宜的國產品牌TIAMO、正晃行等。
 
  濾杯
  濾杯,濾杯的材質有陶瓷、玻璃、銅、樹脂等等,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濾杯有單孔、雙控、三孔、多孔,也有防止阻塞的大孔杯,一般來說,濾杯的孔越多,要求的沖水技巧越高,因此初學者最好從單孔及三孔用起。
  目前最多人用的手衝式咖啡濾杯,是HARIO公司製造的V60圓錐形咖啡濾杯,它螺旋形的溝槽能更加有效地排出熱氣,較深的圓錐形讓咖啡粉堆得更高,讓咖啡能夠均勻得到燜蒸,加上較大的濾孔使出水暢通無阻。
  此外也可以選擇美式濾泡壺,這種濾泡壺是於1941年,由出生於德國的Peter J.Schlumbohm博士於美國發明的。其設計及特殊性受到認可,不僅獲選爲“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現代產品100強,還被紐約MoMa作爲“Smithsonian and the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的永久收藏品來展示。

2016-10-18 17:37:1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