牀墊文化再敗咖啡文化 華爲在雲市場形成高度號召力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03 04:57:48

華爲,已非印象中專注於徵戰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中國公司,今天的華爲,除了耳熟能詳的華爲手機,在雲計算市場裏,同樣有着一輛輾壓一切的戰車。
 
2016年8月31日,華爲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舉辦了史上規模最大雲技術盛典——華爲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6),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英特爾、SAP、微軟、埃森哲和德國電信等跨國公司的數千業界精英齊聚一堂,即可看出華爲在雲技術領域的高度號召力。
 
 
 
 
 
在會上,華爲輪值CEO胡厚崑宣佈“華爲要做智能社會發展的使能者推動者”,他在雲計算市場給華爲的定位是:以客戶爲中心,聚焦ICT基礎設施,提供創新的雲技術,積極參與雲生態建設。
 
 
 
再好的計劃,如果不能落地,也是一張廢紙,有行動,纔有未來。開會,只能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實際效果。畢竟,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行業,乃至每個經濟體,都在被雲塑造,大家也同時在重塑雲。
 
果然,全聯接大會後的華爲,在市場上斬獲不斷。
 
9月21日,華爲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共同發展新疆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培育新疆“智能製造”產業生態,推動政務雲試點示範建設等領域達成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
 
10月15日,江西省上饒市人民政府和華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共建雲計算平臺、共同打造上饒市雲計算產業等領域達成全方位、深層次戰略合作;
 
10月19日,華爲企業雲與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上市公司)在雲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共同打造農業雲解決方案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
 
10月22日,江蘇省經信委、鹽城市政府與華爲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圍繞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展開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打造現代汽車服務中心、智能製造支撐中心、華東大數據處理中心、江蘇省信息消費中心等;
 
政府部門和上市公司,基於成果和安全的考慮,向來對技術合作方的資質和技術條件,有着很苛刻的要求,而華爲能夠在這兩塊細分市場內拿下訂單,其企業雲的實力可見一斑。
 
這些,只是華爲在全球雲技術市場上的一個縮影。而在行業內,華爲被視爲中國品牌公司抗衡跨國巨頭的最核心力量。
 
牀墊文化戰勝咖啡文化
 
華爲早早就預見到雲業務是一片“藍海”,增長空間十分廣闊。
 
2008年,華爲開始在雲計算領域的佈局,當時主要以私有云爲主。到2010年11月,華爲正式發佈雲計算戰略,啓動“雲帆計劃”,當時,不喜在公開場合露面的華爲總裁任正非親自到場,他特別談到了自己對這一業務的願景:讓全世界所有人,像用電一樣享用華爲信息的應用與服務。及至2011年,華爲將企業業務單獨成立業務集團(BG),與運營商BG和消費者BG共同組成了其三大業務架構,以雲服務爲核心的企業業務上升到公司戰略層級。到2015年7月,華爲全面投入公有云市場的競爭。
 
從已有報道來看,華爲內部的評估是,未來幾年內,全球企業業務市場規模將高達14000億美元,數倍於消費者業務的2700億美元和運營商業務的1500億美元。在2016年8月底的華爲全聯接大會上,華爲輪值CEO胡厚崑在再度闡述了華爲雲戰略定位時預計,到2025年時,將會有85%以上的企業應用會被部署到雲上。所以,在華爲的未來規劃中,收入增長點將主要依賴於企業市場。
 
企業市場,對華爲來說是一個陌生區域,但早已有IBM、SAP、微軟、惠普、甲骨文、谷歌、戴爾、亞馬遜和思科等跨國公司,並且國內BAT等互聯網巨頭也已入駐,且深耕多年,在全球建立了龐大帝國。除了思科,其他對手近乎陌生。
 
知己不知彼,卻要一點點蠶食對方的勢力範圍,這注定是一場刀刀見骨的大戰。
 
此後,華爲不斷投入重兵。
 
2015年,華爲研發投入596億元人民幣(約合92億美元),佔銷售收入15%。而在過去10年內,華爲研發投入累計超過2400億元人民幣(約370億美元)。截止2015年,華爲在全球有8萬研發人員、16個研究中心、超過1500個實驗室。過去,計算資源非常分散,難以共享,利用率低。從2013年開始,我們整合研發資源,實現代碼和研發作業的上雲部署,重構研發流程,效率大幅提升,其中,資源複用率提升2.5倍,各環節作業時間平均縮短50%,產品上市時間也大幅提前。
 
今天的華爲,已經從早期關注設備,轉向關注用戶和體驗,隨着雲計算、BYOD移動辦公、大數據等的興起,華爲企業雲在多個行業市場取得重大進展,提供了金融雲、城市雲、媒資雲、園區雲、軟件開發雲等多個解決方案,而新疆經信辦、溫氏企業、上饒和鹽城的新訂單,都是華爲攜手客戶共同開展雲轉型的最新實踐。
 
“牀墊文化”再一次戰勝了咖啡文化,華爲的企業業務增長強勁。2012年,其企業業務營收19億美元,只佔華爲總收入的5%。到2013年,數據猛增到25億美元,同比增幅爲32%。2014年,企業業務BG收入繼續保持27%的增勢,服務超過100家世界500強企業。到了2015年,該項營收迅猛增長至43億美元,同比增長44%。華爲的目標是,到2017年,企業業務的營收要超過百億美元。
 
爲迎來全聯接時代做準備
 
制定百億美元的目標,華爲不是信口開河。
 
通過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精準預見,華爲認爲智能社會正在到來,信息通信(ICT)技術是智能社會背後最重要的基石,在其中,終端是萬物感知的觸角,網絡連接萬物,雲則是萬物智能的源泉,因此,華爲將與之相對應的“端、管、雲”架構,定爲重點投入的戰略方向。
 
華爲這樣做,自有其商業邏輯。
 
雲對社會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技術本身,還涉及了商業模式和人的思維模式,引發了一系列商業變革。
 
華爲輪值CEO胡厚崑向IT時代網指出,谷歌、亞馬遜、滴滴、Airbnb等是“生於雲的一代”,它們開創了敏捷創新、體驗好、低成本的雲的1.0時代,利用雲技術、雲架構實現了資源共享,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更好聯接客戶,即使在酒店、出租車等傳統行業中,創造了顛覆性的商業模式。
 
 
 
這些新型互聯網業態的成功,喚醒了各行各業,大家爭先恐後地向雲靠攏,在雲中成長。基於此,華爲認爲下一個十年是雲的2.0時代,各種行業雲必將興起,所有企業都會用到雲的技術、雲的模式,85%以上企業應用會被部署到雲上,他們都會結合核心業務,探索最適合的雲化解決方案。
 
隨着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人類正在迎來全聯接時代,聯接的範疇將全方位擴展到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網絡和數據成爲繼“土地、機器、勞動力”之外的第四大生產資料,而企業的價值創新,將隨着新型聯接而建立。
 
從未停止對雲的思考和實踐
 
大數據時代,幾乎每一家稍具規模的企業,都在關注着ICT融合、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的大規模演進,原有的IT架構已無法滿足公司業務成長的需要,重構網絡顯得十分迫切,這給了華爲企業業務帶來新的機會。
 
IDC在去年11月份發佈的報告中,預測雲計算在各個領域中將得到廣泛應用,特別在未來3年內,大中型企業將加速向雲計算轉型。Gartner和Forrester也在近期的報告中做出了一致的評價,認爲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腳步正在加快。
 
大企業客戶在雲化時,特別關注自主可控不被廠家鎖定以及內外部數據互聯互通,華爲就應用業界主流開源技術構建了開放雲架構。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客戶在雲化時的首要顧慮,華爲就推出了基於統一架構的混合雲解決方案,讓客戶同時享受私有云自主可控和公有云彈性敏捷。華爲的雲解決方案,特別強調了開放性、安全性、企業級的體驗,以及一站式等特性,受到越來越多客戶歡迎,這更堅定了華爲雲技術的研究中以客戶爲中心的信念。
 
在全聯接大會上,爲了滿足用戶日益提升的存儲需求,華爲發佈了FusionStorage 6.0雲存儲,它能夠同時支持分佈式塊、分佈式文件和分佈式對象存儲。基於全分佈式架構的性能和容量,靈活可選的基礎架構,以及面向雲的開放兼容能力,幫助客戶應對業務向雲遷移過程中的挑戰。
 
華爲同時新推出的FusionStage PaaS平臺則採用開放架構,爲企業應用提供了完整的開發、部署和運營管理環境,同時提供豐富的中間件服務。針對行業客戶,可提供針對不同行業應用的行業組件,來適配不同的行業場景。FusionStage支持業界主流的開發語言和協議,部署一個新的微服務只需要不到1分鐘,容器的部署達到百萬級別。
 
據介紹,華爲在IT核心技術上持續投入,具有領先的FusionSphere雲操作系統、OceanStor企業級存儲、FusionServer服務器、軟件定義網絡、安全等技術和解決方案,具備構建企業級雲服務所需的端到端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華爲企業雲是國內首家通過CSTAR雲安全認證以及首批通過國家可信雲認證的雲服務提供商。
 
華爲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向IT時代網表示,華爲的研發雲服務提供一站式的研發測試服務,讓企業的研發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
 
據他介紹,大連軟件園超過90家的企業共同驗證了華爲提供的研發測試雲的便利和高效,在新興業務場景下,華爲的容器服務支持10萬容器部署,容器集羣的聯盟管理規模達到100萬,最大的容器管理能力。容器的部署規模能達到百萬的級別,向雲的遷移並不是要求客戶把現有的應用改一遍,華爲希望轉化成企業向雲轉移的能力,讓客戶的應用更容易,向雲遷移。
 
共建雲生態
 
要實現企業業務市場的目標,對華爲來說,必須告別在電信設備市場上的“獨行俠”角色,轉而構建一種新的生態環境。華爲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表示,“華爲要回歸業務本身的規律,在用戶與合作伙伴中扮演‘被集成’的角色。”(編者注:華爲所謂的“被集成”,一是將產品和方案集成到合作伙伴的方案中,再提供給最終客戶;二是不直接面向客戶,而是支持合作伙伴與客戶簽約。)
 
這位前華爲企業業務掌門人還主動表示,華爲在ICT領域不可能通喫,必須“有所爲,有所不爲”,因此,華爲將只專注於ICT基礎設施,爲合作伙伴提供差異化、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華爲聚焦擅長的ICT基礎設施,不會越出這條邊界,其他的都交給合作伙伴。不與合作伙伴產生競爭,才能贏得更多行業及渠道商的支持。我們希望和合作夥伴一起,成爲客戶的最佳選擇目標。
 
華爲內部報告顯示,華爲企業業務已與包括英特爾、SAP、英偉達等1100多家解決方案合作伙伴達成了合作;在銷售和渠道領域,華爲擁有3700多個渠道合作伙伴和700多個服務合作伙伴,而通過渠道銷售合作伙伴的銷售收入,已佔到其企業業務收入的60%。據悉,華爲將通過培訓中心提升合作伙伴的能力,並優化渠道政策,爲其提供更大的成長空間

2016-10-28 09:57:3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