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因素風味描述口感品種特點研磨刻度處理法介紹
咖啡豆,包含生豆產地、烘焙度和新鮮度。產地決定了這款咖啡可以達到的高度,好的烘焙則將這種高度表現出來,新鮮度則決定了你是否將本來可以有的風味全部都留了下來。因此,一杯風味絕佳的咖啡豆一定離不開這三個因素。
粉量,粉量的多少其實不僅僅是影響最終的萃取量,如果簡簡單單地以爲10g粉萃取出160g咖啡,20g粉萃取出320g咖啡,那就大錯特錯了。粉量除了影響萃取量,還會影響悶蒸效率、悶蒸水溫、萃取水流、萃取速度等,最終對萃取率產生影響。根據筆者的萃取經驗,一般情況下,粉量越多,越容易萃取不足。
研磨度,咖啡烘焙後細胞結構發生變化,出現很多空腔,氣體充斥在內,其中就包括衆多的香氣成分。而研磨度決定的其實就是萃取的難易程度,研磨度越細,咖啡味道越容易被萃取出來。那麼我們就要根據咖啡的烘焙程度和新鮮度來確定大致的研磨度,再根據萃取結果進行調整,爭取達到萃取的平衡性。
布粉,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環節,因爲手衝的布粉沒有意式的布粉顯得那麼重要,但也是決定萃取一致性的關鍵因素。首先粉面的平整性決定了悶蒸和萃取的均勻度;其次,有人喜歡頓一頓濾杯,使布粉密度增加,這樣做會對萃取水流和萃取速度產生影響。一個好的布粉習慣將會減少咖啡師每次萃取結果的誤差
在固定水量下,泡煮時間越長(短),萃出率越高(低),濃度越高(低)。泡煮時間長短,應以烘焙度爲主要考量。淺焙豆不易萃取,因此沖泡時間應比重焙稍長一點。反之,重焙豆較易萃出,因此沖泡時間因比淺焙稍短。換言之,烘焙度應與泡煮時間相反。
走一趟意大利會發現南意重焙咖啡的萃取時間、水溫,以及每杯萃取的毫升量,明顯短少與北意稍淺的中焙或中深焙,即是此技巧的實踐。
攪拌水流應與烘焙度成反比
很多人忽視水流強弱也會影響咖啡萃出率,進而牽動濃度。水流是指熱水通過或衝擊咖啡顆粒的力道,攪拌水流越強,愈可促進咖啡成分的萃出。濾泡式咖啡如果沒有水流促進萃取,咖啡顆粒糾結一起,易造成萃取不均,致使萃出率低於下限的18%,咖啡風味太薄弱。不過,水流太強或持續太久,顆粒摩擦力過大,易造成萃取過度,致使萃出率超出上限的22%,高澀苦咬喉物容易溶出。
攪拌水流的強弱,也需要一烘焙度爲指標,對待深焙豆,宜以溫柔水流泡煮,以免過度拉伸萃出率。但泡煮淺焙豆,則可用稍強水流攪拌,以免過多精華殘留在咖啡渣,無法萃出。
電動滴濾壺(噴頭水柱大小)、手衝壺(壺嘴口徑與水柱高低)、虹吸壺(攪拌力道)、法式濾壓壺(攪拌與下壓力道)、臺式聰明濾杯(攪拌力道)皆運用與水流與攪拌力道,加速萃取。水流大小,過猶不及,原則上萃取淺焙的水流力道,應大於深焙豆。水流、水溫、時間與粗細度,都是咖啡師調控濃淡、味譜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