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因素風味描述口感品種特點研磨刻度處理法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咖啡 > 2024-06-29 06:15:36

咖啡萃取因素風味描述口感品種特點研磨刻度處理法介紹
咖啡豆,包含生豆產地、烘焙度和新鮮度。產地決定了這款咖啡可以達到的高度,好的烘焙則將這種高度表現出來,新鮮度則決定了你是否將本來可以有的風味全部都留了下來。因此,一杯風味絕佳的咖啡豆一定離不開這三個因素。
粉量,粉量的多少其實不僅僅是影響最終的萃取量,如果簡簡單單地以爲10g粉萃取出160g咖啡,20g粉萃取出320g咖啡,那就大錯特錯了。粉量除了影響萃取量,還會影響悶蒸效率、悶蒸水溫、萃取水流、萃取速度等,最終對萃取率產生影響。根據筆者的萃取經驗,一般情況下,粉量越多,越容易萃取不足。
研磨度,咖啡烘焙後細胞結構發生變化,出現很多空腔,氣體充斥在內,其中就包括衆多的香氣成分。而研磨度決定的其實就是萃取的難易程度,研磨度越細,咖啡味道越容易被萃取出來。那麼我們就要根據咖啡的烘焙程度和新鮮度來確定大致的研磨度,再根據萃取結果進行調整,爭取達到萃取的平衡性。
布粉,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環節,因爲手衝的布粉沒有意式的布粉顯得那麼重要,但也是決定萃取一致性的關鍵因素。首先粉面的平整性決定了悶蒸和萃取的均勻度;其次,有人喜歡頓一頓濾杯,使布粉密度增加,這樣做會對萃取水流和萃取速度產生影響。一個好的布粉習慣將會減少咖啡師每次萃取結果的誤差
在固定水量下,泡煮時間越長(短),萃出率越高(低),濃度越高(低)。泡煮時間長短,應以烘焙度爲主要考量。淺焙豆不易萃取,因此沖泡時間應比重焙稍長一點。反之,重焙豆較易萃出,因此沖泡時間因比淺焙稍短。換言之,烘焙度應與泡煮時間相反。
  走一趟意大利會發現南意重焙咖啡的萃取時間、水溫,以及每杯萃取的毫升量,明顯短少與北意稍淺的中焙或中深焙,即是此技巧的實踐。
  攪拌水流應與烘焙度成反比
  很多人忽視水流強弱也會影響咖啡萃出率,進而牽動濃度。水流是指熱水通過或衝擊咖啡顆粒的力道,攪拌水流越強,愈可促進咖啡成分的萃出。濾泡式咖啡如果沒有水流促進萃取,咖啡顆粒糾結一起,易造成萃取不均,致使萃出率低於下限的18%,咖啡風味太薄弱。不過,水流太強或持續太久,顆粒摩擦力過大,易造成萃取過度,致使萃出率超出上限的22%,高澀苦咬喉物容易溶出。
  攪拌水流的強弱,也需要一烘焙度爲指標,對待深焙豆,宜以溫柔水流泡煮,以免過度拉伸萃出率。但泡煮淺焙豆,則可用稍強水流攪拌,以免過多精華殘留在咖啡渣,無法萃出。
  電動滴濾壺(噴頭水柱大小)、手衝壺(壺嘴口徑與水柱高低)、虹吸壺(攪拌力道)、法式濾壓壺(攪拌與下壓力道)、臺式聰明濾杯(攪拌力道)皆運用與水流與攪拌力道,加速萃取。水流大小,過猶不及,原則上萃取淺焙的水流力道,應大於深焙豆。水流、水溫、時間與粗細度,都是咖啡師調控濃淡、味譜的利器

2016-11-10 17:45:0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