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咖啡文化介紹1

作者:啡嘗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11-22 03:04:14

  美國是個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任何一種文化形式都像它自身一樣,沒有禁錮,不落窠臼,率性而爲,美國的咖啡文化也不例外。

  美國人喝咖啡隨意而爲,無所顧忌,沒有歐洲人的情調,沒有阿拉伯人的講究,喝得自由,喝得舒適,喝出自我和超脫。

  美國是世界上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國家,美國人幾乎時時處處都在喝咖啡,不論在家裏、學校、辦公室、公共場合,還是其他任何地方,咖啡的香氣隨處可聞。據說第一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十三號宇宙飛船,在返航途中曾經發生了故障,在生死關頭地面指揮人員安慰飛船上的宇航員說:“別泄氣,香噴噴的熱咖啡正等着你們呢!”

  西方的一些公司裏,大多會爲自己的職員和客戶們供應免費的咖啡,講究的公司裏都要擺放幾套高檔的咖啡用具,比如精美的意大利咖啡壺、細膩的英國骨瓷咖啡杯等等,這體現了一種企業文化的內涵。

  向公司職員提供免費咖啡實際上是企業老闆的一種人文關懷,顯示出一種親和力。但“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西方有個說法,福利待遇越好的公司,管理就越發嚴格,職工的工作量就越大。在緊張的工作壓力之下,喝上一杯咖啡,在公司的休息區內舒展一下痠懶的腰身,無疑是一種調劑和享受,這一點深諳調動員工積極性的老闆們是早就想到了的。免費咖啡可謂是“花小錢辦大事”,最大限度地讓員工發揮他們身體和精力上的潛能,爲公司,爲老闆創造更多的效益,同時聯絡了勞資雙方的感情,也促進了員工的團隊觀念,達到了互相協作的目的。

  美國第一家咖啡館是1691年在波士頓開業的倫敦咖啡館(London Coffee House)。後來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專賣店也誕生在波士頓,它成立於1808年,不幸的是10年之後毀於一場大火。

  如今的美國咖啡館有其獨特的形式和氛圍,像美國流行的快餐文化一樣,美國的咖啡館大多也體現了一種美國社會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美國人在餐飲業創造了許多連鎖經營的奇蹟,比如衆所周知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著名的連鎖經營品牌,但誰也不會想到,在短短20年的時間裏,星巴克創造出另一個童話般的輝煌。

  如今,當你走到世界上很多現代都市中,都會看到一個綠色的圓形圖標,標誌上是一個女神的圖案,微笑着對你訴說着一個來自美國的奇蹟。

  如果說20年前在中國提起麥當勞還沒有什麼人知道,你或許不會感到一點驚異,但當有人告訴你說,如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國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這個名字在20年前連美國人自己都不知道,你還會不感到驚異嗎?

  不久前有報道說,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目前在全世界已經擁有了6000多家分店,其中在北美地區就有4700家,而且計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展到10000家分店。遍看世界,這樣規模的連鎖經營能有幾家?但誰會想到,在1971年星巴克創立之初,它僅有一家不起眼的店鋪,而僅僅過了20年,它的分店就達到了2000家,又過了10年,這個數字就又翻了兩番,這簡直是世界經濟的奇蹟。而製造這一奇蹟的除去星巴克卓越的經營者們,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咖啡。

  星巴克無論如何都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咖啡館,儘管它採用的是連鎖經營的形式,但每一家分店,不論是在北美,還是在中國,都顯示出美國咖啡館特有的格調和氣氛。在北京現在已經開設了近30家星巴克連鎖店,在上海星巴克也越來越深入了時尚青年們的心中。在全世界,星巴克都是一種時尚文化的象徵,最近它被評爲世界上最受時尚女性歡迎的十大品牌之一,這不能不說是對美國咖啡館特色的一種最好的詮釋。

2014-08-05 14:22:26 責任編輯:啡嘗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