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說,對中鋼而言,創新創業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而是在“互聯網+”的新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轉型發展必須要做的事情。
老牌軍工企業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也坦露心跡:“作爲一個計劃經濟時期成立的企業,如果沒有創新創業驅動,這個企業就會像樹一樣慢慢老去。航天科工已進入二次創業階段,爲了企業的新生,必須要創新創業。”
不少老牌央企確實存在着機構臃腫、決策效率低、自我封閉、遠離市場等痼疾。有央企董事長曾自嘲:“我們連脈搏和心跳都比別人慢。”但如今,他們已經感知到了時代的推動和市場的重壓,並且把這種危機感、緊迫感向全員傳遞。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是一家重組後的新企業,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今年集團第一次團代會上,董事長王炳華向國家電投青年力薦一本名爲《在火星上退休》的書,併爲書中“特斯拉”主角馬斯克的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點贊。他希望更多的國電投年輕人解放思想、積極行動,投身創新創業之中。
“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已成爲“互聯網+”時代的主題。“雙創”成爲推動這些“大塊頭”央企轉型升級的大智慧和內驅力。
“肯定是有哪個環節卡住了”
央企“雙創”有實力、資金、平臺、人才等諸多優勢,看起來很美、很熱鬧,但真正投身進去,卻並不輕鬆。真正把“雙創”走在實處、落到實地,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10月17日,2016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業大賽啓動,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主持,國務委員王勇出席並講話。這一高規格大賽脫胎於中國電科集團已連續舉辦3年的熠星創新創意大賽,而最早與團隊打造電科“熠星”大賽平臺的李新碩,這時卻已經把自己“扔”到了體制外,從央企離崗創業,成爲奇聚聯創創始合夥人。
敢想敢闖的李新碩自言她是在雙創中“摸爬滾打”起來的,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她深切感受到央企“雙創”還存在着深層次的困境與艱難,“那絕不是一兩次路演、幾個項目的評審就能完成的”。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國家鼓勵企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分配機制,充分利用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票期權、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方式激勵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財政、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門要研究制定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結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對科技人員實施激勵。
李新碩認爲,目前國家出臺的相關創業政策力度很大,明確下放了科技成果的處置權、收益權和分配權。而在交易權和定價權這兩個關鍵權利上,還需要進一步法定化。
如崗位分紅權,就還存在一定障礙。國家對國有企業主要實行工資總額管理,如果科技成果轉化到創業主體幾千萬元,目前可能還無法突破。
“現在還沒有看到比較好的在崗雙創團隊,實現實質性的產權交易化。能夠真正走完國家政策的創業項目鳳毛麟角,肯定是有哪個環節卡住了。”所以,李新碩決定跳出去,在體制外探索服務於央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商業模式。
李新碩在與一些央企溝通時發現,有的央企對國家創業政策、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瞭解不多,企業內部流程滯後,機制沒有跟上,存在不適配的“空心地帶”。
也有的央企熱衷於創建孵化園,“拿一堆孵化器”,到頭來死掉不少。在李新碩看來,央企有着資源的先天優勢,掌握着平臺、市場、資金、人力,孵化器死亡率不該那麼高。她認爲,央企“雙創”主要應着力於對快要進入產業化軌道的項目進行孵化,應該把國家政策與企業內部流程適配、與市場適配、與人才政策適配、與科技成果轉化確權適配,這個過程中,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文章要做。
創業艱難百戰多。有人說,如果你沒做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準備,最好不要來創業。
但是央企決策者具有保值增值的責任與使命,央企“雙創”,最大風險是“決策不能失誤,不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作爲新華1949·中文創客空間創始人,劉永瑞總是風風火火,一天到晚去跑項目、談合作。新華1949是在過去新華印刷廠老廠址上建立的一家文化金融創新中心。她坦言:“創業喫苦受累不怕,但我們是國企,決策層級多,不能失誤,還要有業績指標,壓力挺大的。”
爲“巨無霸”央企鬆綁,營造一個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創新創業環境;爲創業者打造與市場接軌的競爭激勵機制,讓國家的各項政策實實在在落地,這些央企“雙創”深水區的課題,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去破解。(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