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咖啡豆故事歷史描述
埃塞俄比亞人喝咖啡用的是容量爲3盎司裝的無耳小杯,咖啡粉在陶壺內第一次沸騰後,女主人把咖啡倒入杯中,並加一勺糖。這種方式製作的咖啡很濃稠,咖啡渣未經過濾,雖然多半殘留在杯底,但仍有粉末懸浮在咖啡中,不習慣的人難免有些嗆口。在陶壺裏的咖啡可以反覆煮兩到三次,如果是以咖啡待客的話,客人一般會在咖啡第二次煮沸後離去。此外,埃塞俄比亞人喜歡以一種有甜辣椒的小煎餅來配咖啡埃塞俄比亞人用一種特製的陶壺來煮咖啡,在煮咖啡之前,陶壺先用熱煤炭來加溫。在陶壺加熱時,女主人首先清洗咖啡豆,除去豆豆表面的羊皮紙狀的內果皮和銀皮。接着,女主人會在爐火中加入一點松香,將整個房間薰香,然後取出一個狀如平底鍋的鐵盤,放在爐火上,倒入清洗好的咖啡豆,用鐵鏟不停地翻炒。幾分鐘後,咖啡豆逐漸呈現出淺褐的肉桂色,接着發出爆裂的劈啪聲——通常有“一爆”“二爆”之分。一爆後沒多久,咖啡豆變成深褐色,這時取出咖啡豆倒入石臼中,以杵搗碎,並研磨成儘量細的粉末。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已經溫好的陶壺中,並加入豆蔻和肉桂等香料,或者加入一種叫做“亞當的健康”的香草,一起加熱煮沸
埃塞俄比亞智慧財產局局長曼吉斯提(Getachew Mengistie)一針見血地指出,農民每磅生豆賣1.45美元,星巴克卻在美國每磅賣到26美元,兩地價差十八倍。原因出在埃塞俄比亞不知運用知識產權爲農民創造價值,只要打出埃塞俄比亞精品豆名號,就可在美國以高出一般商業豆三倍的售價營銷。要知道,光靠美國下游通路投資烘焙、包裝和營銷設備,是無法創造如此巨大的附加價值,因爲大部份價值出自咖啡產地(如果星巴克未打上「西達摩」的名號,肯定賣不了這麼高價位)。他強調:「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發源地,赫赫有名的產區當然具有龐大營銷價值,卻被農民忽視,致使超額利潤最後被懂得利用產地威望創造價值的國家,不費吹灰之力賺走了!
關注公衆號,發送 87686 免費閱讀全文
2016-11-26 11:26:2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