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採摘與處理方式風味描述種植環境產地區品種特點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意式拼配 > 咖啡豆 > 2024-06-29 09:01:35

咖啡的採摘與處理方式風味描述種植環境產地區品種特點介紹
在雲南,這一工序主要通過自然發酵來完成。發酵這一術語並非100%準確,因爲在咖啡豆內部並沒有發生生物化學反應。將這一工序稱爲利用生物化學反應或水解去除粘液更爲貼切一些。這一反應是由咖啡漿果中天然存在的酶引起的。
發酵的時間從6小時到72小時不等,這取決於溫度、粘液量以及消化酶的濃度等條件。將咖啡置入發酵罐中直到粘液完全被分解就可以對咖啡豆進行清洗了。
 
保證咖啡質量的關鍵是要在正確的時間終止發酵,因爲發酵過度會導致出現所謂的臭咖啡豆。如果發酵不足或過慢,就會產生丁酸或丙酸,這兩種酸都會對咖啡的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
(1)手摘法
除了巴西與埃塞俄比亞外,多數的阿拉比卡種咖啡產國皆採用手摘法採收。手摘法不單是將成熟鮮紅的咖啡可摘下,有時還會連同未成熟的青色咖啡豆與樹枝一起摘下,因而這些未成熟豆常會混入精製後的咖啡豆中,特別是採用自然乾燥法精製時。如果這些豆子也一起混入烘焙,會產生令人作嘔的臭味。
 
(2)搖落法
此法是用亂棍擊打成熟的果實或者搖晃咖啡樹枝,讓果實掉落彙集成堆。規模較大的莊園會採用大型採收機,而中小型的農莊就以全家動員的人海戰術採收。這種將果實搖落地面的方法,比手摘法更容易混入雜質與瑕疵豆,有些產地的豆子還會沾上奇特的異味,或者因爲地面潮溼而讓豆子發酵。巴西與埃塞俄比亞等羅布斯塔種咖啡豆的生產國多以此種方式採收。
 
以搖落法採收的國家,亦多采自然乾燥法精製咖啡豆。咖啡春天開花,夏天結果,冬天收成,因此在旱、雨季區分不明顯的地方,採收與乾燥作業相當困難,遇上雨季,就無法採用自然乾燥法。因此咖啡適合種植於早、雨季分明的地區。

2016-12-21 16:41:1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