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咖啡的研磨刻度莊園處理法產地區品種介紹
“阿拉比卡咖啡豆”是“阿拉比卡”的同義詞。
阿拉比卡企業認領
開放分類:咖啡植物生物自然茜草科
阿拉比卡,(學名Coffea arabica,英文Coffee Arabica),也可以叫做阿拉伯咖啡,是衣索比亞(即埃塞俄比亞)的阿比西尼亞高原(即現在的埃塞俄比亞高原)上生長的咖啡屬土著種。據考證爲世界上第一個被人工栽培的咖啡品種,最主要的咖啡樹種之一,佔據了全球咖啡消費的七成。該種在阿拉伯西南部有超過1000年的種植歷史,16世紀經過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成爲全世界人們共同喜愛的飲料。
阿拉比卡咖啡,又稱小粒咖啡、小果咖啡,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樹種之一,原產地是衣索比亞(即埃塞俄比亞)的阿比西尼亞高原(即現在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初期主要用做藥物來食用,13世紀培養出烘焙飲用的習慣,16世紀經過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進一步成爲全世界人們共同喜愛的飲料。它絕佳的風味與香氣,使其成爲這些原生種中唯一能夠直接、單獨飲用的咖啡。因爲曾長期被阿拉伯世界所壟斷,因此被歐洲人稱爲“阿拉伯咖啡”。[1]
歷史起源/阿拉比卡 編輯
初期主要用做藥物來食用,十三世紀培養出烘焙飲用的習慣,十六世紀經過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進一步成爲全世界人們共同喜愛的飲料。
最初世界上的商品咖啡都是小粒咖啡,只是到了19世紀末,發生了一次大面積的病害,種植者纔開始尋找其他抗病的品種,2012年小粒咖啡仍然是最主要的咖啡品種,約佔世界咖啡總產量的3/4。全世界的咖啡豆中,阿拉比卡種的咖啡約佔65%—80%,2012年的產量是 4.86 萬噸,總批發價約爲 160 億美元[2] 。
雖然現在咖啡店裏花樣百出,但歸根到底,人工種植的咖啡只有兩種,一種是阿拉比卡,另一種是羅布斯塔[Coffea robusta (canephora)],兩者均引種自野生種。但其對乾燥、霜害、病蟲害等的抵抗力較低,特別是對咖啡最大的天敵——葉鏽病,因而各生產國無不致力於改良品種。比如,衆所周知的斯里蘭卡,過去斯里蘭卡曾是遠近聞名的咖啡生產國之一,19世紀末卻因爲葉鏽病的肆虐,咖啡莊園無一倖免。此後,斯里蘭卡轉而發展紅茶,並於印度同爲紅茶王國。
阿拉比卡是產地,曼特寧是口味,略酸。咖啡的口感好與壞,有時候和烘焙程度有關。我不喝掛耳咖啡,也不喝速溶咖啡,我家有意式咖啡機(低端的)我通常都是網上買咖啡豆,然後喝的時候手磨的,加牛奶打泡不加糖。我買過的咖啡豆主要就是意式,藍山,曼特寧,是上海的一家店鋪。意式很苦,苦的你想哭的那種,曼特寧就是小清新有一點酸的口感,藍山不苦不酸,不加奶口感也不錯,餘味有一絲甜度,聞起來很香的。其實我喝手磨咖啡也是入門階段,對咖啡瞭解的不深。
阿拉比卡這個名字還是在KFC和麥當勞裏面看到的,現在這兩家店都開始引進咖啡機,做現磨咖啡了,美式咖啡是15元一杯,摩卡和拿鐵稍微貴一些。其實美咖就是咖啡加水,一點都不好喝,冰美咖的味道能好一些。說實話我接觸阿拉比卡的咖啡可能就是在這兩家店裏吧。
後來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一家咖啡店聊天,非常小的一個咖啡店,感覺一點檔次都沒有,但是他家咖啡用的是巴西的咖啡豆,我不知道烘焙的程度是怎樣,但是超好喝的。結賬的時候聞了一下他家的咖啡豆,真的是品質特別好。當時特別想買一點,但是老闆沒在,跟店員溝通了一下,說是不能賣,但是目測價錢應該是不便宜,從那天起就對巴西咖啡豆充滿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