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攪拌方式

作者:啡嘗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5:33:52

  一般虹吸壺所使用的攪拌方式大多劃圈圈

  有些咖啡館甚至標謗咖啡渣能呈現小山丘纔算是一杯好咖啡

  因此不少咖啡玩家以此為努力的目標

  其實

  要讓咖啡渣呈現出小山丘並非難事

  只要在結束沖煮前將上座攪拌幾圈使之產生漩渦

  再迅速用冷水布包住下座將咖啡拉下來

  輕而易舉就能得到一顆漂漂亮亮的小山丘

  但是咖啡品質就取決於此嗎?

  昨夜閱讀「咖啡自家烘焙全書」[註一]

  書中P.290提及…

  「漩渦效應會導致上升的高溫水蒸氣氣泡以及最細小的咖啡粉往漩渦處集中…」

  出現這樣的現象是不利於萃取咖啡

  因為顆粒愈細小的咖啡粉愈容易被萃取

  水溫愈高則愈容易萃取出咖啡所含的物質

  若是漩渦效應果真如此的話!

  煮出來的咖啡或多或少都會有雜味

  而造成雜味的原因可能就是顆粒小的咖啡粉在高溫下所造成的「過萃現象」

  為了証明漩渦現象是否真如書中所言

  特地做以下簡單的實驗

  給大家參考也可以在家裡自己實驗看看

  1。「漩渦效應是否造成高溫水蒸氣氣泡往漩渦集中?」

  依照一般沖煮虹吸式的過程

  將熱水自下座加熱至上座

  調整適當大小的火力

  使水蒸氣有規律產生

  不加入咖啡粉

  拿攪拌匙在上座劃圈圈造成漩渦

  結果:觀察後發現水蒸氣確實會往漩渦中心聚集

  2。「漩渦效應是否造成最細小的咖啡粉往漩渦集中?」

  研磨二份顆粒粗細差異懸殊的咖啡粉

  依照一般沖煮虹吸式的過程

  將熱水自下座加熱至上座

  加入之前研磨的二種粗細不同的咖啡粉

  拿攪拌匙在上座劃圈圈造成漩渦後

  迅速用冷水布包住下座將咖啡拉下來

  咖啡渣會形成山丘狀

  再用攪拌匙慢慢地撥開咖啡渣

  會發現山丘外層是粗顆粒的咖啡渣

  內層中心都是較細顆粒的咖啡渣

  結果:細小的咖啡粉確實會往漩渦中心聚集

  以上二個實驗的結果顯示書中所寫的內容是確實的!

  過去使用劃圈圈的朋友們

  也許可以試試「劃W字」或是「劃十字」的方式

  看看是否能將咖啡的雜味降低

2014-08-09 14:41:06 責任編輯:啡嘗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