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始終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傳播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03 05:01:20

在最初的十年,速溶咖啡幾乎就是咖啡的代名詞,直到一羣臺灣人將明亮的窗幾、舒適座椅和冒着棕色小泡的咖啡壺移植到大陸。1990年代,大陸人最爲熟知的上島咖啡和雕刻時光粉墨登場。上島咖啡定義了咖啡的商務功能。那時,在錦窗軟塌的咖啡廳喝幾十元一杯的咖啡,無疑是件奢侈的事,只有談生意的商人願意爲此埋單。

早期的咖啡館確實是樁費力不討好的生意。1997 年,臺灣人莊仔在北大萬聖書園附近開設第一家雕刻時光時,茫然不知該去哪兒買咖啡機和咖啡豆。那時國內做咖啡的廠家甚少,只能到處託人問詢。第一臺咖啡機用了沒多久就壞掉,莊仔才發現,高價買來的原來是二手貨。

最初幾個月,咖啡館每天的顧客屈指可數。爲吸引客人,莊仔開始在店裏放電影,作品口味小衆,倒也正合咖啡店的定位——主要的客人都來自於北大、清華的學生和老師,“在我的感覺裏,好像有點塞納河左岸的味道。”莊仔對《時間線》說。

和上島的商務訴求不同,雕刻時光處處透出的文藝範兒讓小資青年沉醉。隨後,風格各異的小咖啡館不斷湧現,而大部分開咖啡館的人也如莊仔一樣,通常是情結使然,非商業驅動。

在這段咖啡風潮中,咖啡文化始終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傳播。商人承擔了咖啡館的消費,而學生則充當了咖啡文化的先驅。許多咖啡館都選擇開在大學附近,那裏的年輕人樂於接受新事物。

可惜的是,這段短暫的浪漫風潮很快就被一股更強勁的風潮淹沒,當另一撥臺灣人攜着星巴克的“美人魚”遊過海的這一邊,美式包裝下的意式咖啡,將以無可抵抗的方式重塑中國人的咖啡味覺。

2014-08-12 10:09:2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