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濃郁酸度適中的哥倫比亞拉茲默斯莊園精品咖啡豆品種種植市場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拉茲默斯莊園 > 2024-06-03 05:38:25


  與其他生產國相比,哥倫比亞更關心開發產品和促進生產。正是這一點再加上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使得哥倫比亞咖啡質優味美,譽滿全球。咖啡在哥倫比亞的地位從以下事例中可見一斑——所有進入該國的車輛必須噴霧消毒,以免無意中帶來疾病,損害咖啡樹哥倫比亞有幸擁有大西洋港口和太平洋港口,這有助於降低咖啡的運輸費用。在南美,她是唯一具有該條件的國家。哥倫比亞的主要生產地區處在中部山脈和東部山脈地帶。沿着中部山脈分佈的最重要種植園位於麥德林、阿爾梅尼亞和馬尼灑萊斯地區。在上述三個地區中,麥德林地區的咖啡質量最佳,售價也高,其特點是:顆粒飽滿、營養豐、香味濃郁、酸度適中。這三個地區合起來稱MAM1808年,一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首次引入哥倫比亞。今天該國是繼巴西后的第二大咖啡生產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出口國哥倫比亞特級,是阿拉比卡咖啡種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優良的品種,是傳統的深度烘烤咖啡,具有濃烈而值得懷念的味道。它的香氣濃郁而厚實,帶有明朗的優質酸性,高均衡度,有時具有堅果味,回味無窮,不論是外觀上、品質上,哥倫比亞特級都相當優良,像女人隱約的嬌媚,迷人且恰到好處
  
  約公元前10000年,在今波哥大附近存在着狩獵-採集的社會形態。在公元1千年左右,美洲的印第安人創造了一種政治制度。它爲金字塔型的結構,塔頂爲首領。在今哥倫比亞,有兩個文明採用了這種複雜的制度。一個是加勒比區域的泰羅那(Tayronas),另一個爲波哥大附近的穆西卡(Muisca)。穆西卡也可譯爲奇布查族。
  
  獨立前的哥倫比亞哥倫比亞的土着居民是奇布查印第安人。他們用木製和石制的工具種植玉米、木薯等農作物,織棉布。該地區是古代南美着名金礦產地,奇布查人具有較高水平的黃金裝飾藝術1815年,玻利瓦爾在《牙買加來信》中設想,當南美洲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後,新格拉納達和委內瑞拉應組成一個國家,取名“哥倫比亞”。1819年 8月,玻利瓦爾率領的愛國軍在波亞卡戰役中擊敗西班牙西班牙殖民軍,解放了波哥大。於是,新格拉納達和委內瑞拉的大部分地區已獲解放。玻利瓦爾在徵得新格拉納達愛國軍民的同意後,於同年12月在安戈斯圖拉召開的委內瑞拉國會中建議委內瑞拉同新格拉納達聯合組成一個統一國家。12月17日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成立聯合這兩個地區的哥倫比亞共和國。1821年 5月,哥倫比亞國在臨時首都庫庫塔召開制憲會議,8月20日,會議通過並頒佈了哥倫比亞國家第一部憲法。憲法規定實行中央集權制共和政體,還通過一系列法令,宣佈廢除奴隸制,解放奴隸及其子女,禁止買賣奴隸;規定公民享有平等權利,有言論、出版自由。會議選舉玻利瓦爾爲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桑坦德爾爲副總統。1822年5月,玻利瓦爾派蘇克雷將軍率軍隊解放了基多,隨後厄瓜多爾宣佈加入哥倫比亞共和國
  
  哥倫比亞咖啡的品種主要爲小粒咖啡。植物爲小喬木或大灌木,高5-8米,基部通常多分枝;老枝灰白色,節膨大,幼枝無毛,壓扁形。葉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4釐米,寬3.5-5釐米,頂端長漸尖,漸尖部分長10-15毫米,基部楔形或微鈍,罕有圓形,全緣或呈淺波形,兩面無毛,下面脈腋內有或無小窩孔;中脈在葉片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7-13條;葉柄長8-15毫米;托葉闊三角形,生於幼枝上部的頂端錐狀長尖或芒尖,生於老枝上的頂端常爲突尖,長3-6毫米。聚傘花序數個簇生於葉腋內,每個花序有花2-5朵,無總花梗或具極短總花梗;花芳香,有長0.5-1毫米的花梗;苞片基部多少合生,二型,其中2枚闊三角形,長和寬近相等,另2枚披針形,長爲寬的2倍,葉形;萼管管形,長2.5-3毫米,萼檐截平或具5小齒;花冠白色,長度因品種而異,一般長10-18毫米,頂部常5裂,罕有4或6裂,裂片常長於花冠管,頂端常鈍;花葯伸出冠管外,長6-8毫米;花柱長12-14毫米,柱頭2裂,長3-4毫米。漿果成熟時闊橢圓形,紅色,長12-16毫米,直徑10-12毫米,外果皮硬膜質,中果皮肉質,有甜味;種子背面凸起,腹面平坦,有縱槽,長8-10毫米,直徑5-7毫米。花期3-4月哥倫比亞咖啡純正的味道,來自於哥倫比亞那具有咖啡生長最有利條件的自然環境。但除此之外,與當地的種植者辛勤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哥倫比亞,咖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07萬公頃,全國約有30.2萬個咖啡園,30%到40%的農村人口的生活都直接依靠咖啡生產。哥倫比亞雖然有不少農場,但面積都不大。每個農場的面積只有2公頃左右,80%以上的咖啡種植園的咖啡樹只有5000棵左右,平均3000棵。由此可見,哥倫比亞的農業屬小農莊型。當地人在咖啡樹周圍種上高大的喬木或香蕉樹。幼苗期爲咖啡樹搭涼棚,以保證咖啡生長所需要的陰涼潮溼環境。由於咖啡林內溼度大,溫差小,咖啡豆成熟慢,有利於咖啡鹼和芳香物質的積累,因而咖啡質量最好
  
  1501年,西班牙人R.de巴斯蒂達斯首先到達哥倫比亞北部海岸,1525年建立了聖瑪爾塔城。1533年,P.de埃雷迪亞又建立了卡塔赫納。1535年,G.希門尼斯·德·克薩達率西班牙殖民軍進入哥倫比亞內地,征服了奇布查人,建立波哥大城,從此哥倫比亞淪爲西班牙殖民地。初
  
  歐洲殖民者來臨哥倫比亞
  
  歐洲殖民者來臨哥倫比亞
  
  屬祕魯總督管轄,1718年西班牙王室在波哥大設置新格拉納達總督後,由該總督直接統治。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印第安人受到殘酷剝削,土生白人也遭受種種壓榨。印第安人不斷髮動起義,土生白人也於1781年舉行過起義(見新格拉納達市民起義)1815年,玻利瓦爾在《牙買加來信》中設想,當南美洲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後,新格拉納達和委內瑞拉應組成一個國家,取名“哥倫比亞”。1819年 8月,玻利瓦爾率領的愛國軍在波亞卡戰役中擊敗西班牙西班牙殖民軍,解放了波哥大。於是,新格拉納達和委內瑞拉的大部分地區已獲解放。玻利瓦爾在徵得新格拉納達愛國軍民的同意後,於同年12月在安戈斯圖拉召開的委內瑞拉國會中建議委內瑞拉同新格拉納達聯合組成一個統一國家。12月17日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成立聯合這兩個地區的哥倫比亞共和國。1821年 5月,哥倫比亞國在臨時首都庫庫塔召開制憲會議,8月20日,會議通過並頒佈了哥倫比亞國家第一部憲法。憲法規定實行中央集權制共和政體,還通過一系列法令,宣佈廢除奴隸制,解放奴隸及其子女
  
  哥倫比亞的國家咖啡管理協會向肯尼亞的國家管理協會一樣,它是咖啡組織的典範。

2017-03-13 16:45:3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