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業黑幕:咖啡人何苦爲難咖啡人?

作者:咖門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咖啡 > 2024-05-01 13:24:46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寫過一句令人深刻的話——“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卻想出來”。

 

其實這形容咖啡行業也是再適合不過了。但在咖啡行業的圍城之外,還有條護城河,讓很多新人紛紛跌落其中。

 

而且,水還深得不得了。

 

【 1 】

從豆子到成品

咖啡行業的產業鏈結構

 

製作一杯咖啡,咖啡人們都很喜歡提及一個精品咖啡的關鍵詞,從種子到杯子,以強調咖啡來源的重要性。

 

而實際上,在製作一杯咖啡時,作爲一個店主,你也需要這麼考慮。

 

開咖啡館不單單只是咖啡豆的事情。製作咖啡,往上回溯,參照下圖,你需要投入各種各樣專業的器材,再找尋適合自己出品的咖啡豆以及相關耗材,比方說,用何種牛奶等等。

 

 

再往上走,則是咖啡熟豆,這一塊就是烘焙了,但這一層,並沒有很多咖啡館也同時具備烘焙這一塊,對於很多咖啡店主而言,他們也期望發展階段,也有這樣的能力,對客人業界展示。也能實現所謂的個性出品。

 

熟豆往上走,是現在很多行內人士也未能摸透的板塊——咖啡生豆。現在國內形勢也不太好,各大小生豆公司都暗藏貓膩,生豆質量參差不齊,即便是名字一致的同款豆,可能到手都不一樣。

 

最後則是在產地做採購以及生產者了,倒買倒賣,多如牛毛。咖啡農一直都是被剝削的階層。

 

這樣層層剖析,利益關係就很明確了。當中的層級,我們又可以進行如下細分。

 

 

實際上,除開設備生產商,保證盈利的往往都是這個產業的中間部分,在產業鏈的兩端,賺錢的只佔少數。

 

【 2 】

買賣毫無節操,行內人渾水摸魚

 

1、設備銷售價格模糊不清

 

很多店主,在剛剛進入咖啡行業的時候,並不清楚行業內的價格行情,自己的咖啡店定位不清,在選擇吧檯設備上,通常會心力交瘁。

 

就筆者而言,早幾個星期,一個朋友因爲同樣的問題請教我,期望購置一臺咖啡機給自己的店用,但礙於出杯量不高,預算也比較低,挑選甚是煩惱。

 

於是乎筆者還是推薦了業內的街機,Nuova simonelli appia2。

 

 

出於幫人到底的考慮,筆者在圈內尋求設備分銷商,幾乎同一時間,我收到了好幾個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報價。

 

讓我大跌眼鏡的是,這臺咖啡機市場價應該在16000-18000之間。但收到的報價,有19000的,有20000的,更離譜的是,還有開價到22000的。

 

假若是一個剛入行的人,面對這些價格,應該會是這樣的——

 

 

這些價格孰真孰假,實在讓人頭疼。哪個設備供應商的設備售後質量有保證??

 

行內在設備方面毫無透明化可言,包括官網,你都很難找到這臺咖啡機的建議零售價。如此混沌的銷售環境,對於行業而言確實是一點都不良性。

 

不摸爬滾打個幾年,這些牆,估計是碰定了。

 

2、咖啡烘焙,多有貓膩

 

設備購買完成後,店主又會開始頭疼出品應該用什麼咖啡豆,有些因“情懷”入行的咖啡館館主,對此更是茫然。

 

意式咖啡的製作,需要什麼樣的咖啡豆,一概不知,只能慢慢摸索,找人購買。

 

而對於烘焙商而言,這些人的錢是最好賺的,一個鮮明的例子——

 

一個成都的館主,找我求助,問詢關於咖啡意式拼配這一塊是否有被坑。

 

而烘焙者對館主信誓旦旦的聲稱,你這個咖啡拼配的拼法啊,在外面要賣120塊1磅,我現在只收你90塊1磅不包郵哦。反正就是一堆告訴對方你賺大了的言論。

 

可能有讀者對這個單位不解,1磅,約爲454g,綜合成本來說,即1kg意式豆的價格約爲198塊,差不多200元/kg的意式豆是有多貴啊,別說他說外面要賣120元一磅,即264元/kg。對此我想說——

 

 

假設我們只考慮生豆的價格,在此給出一生豆商的數據供各位參考,來自2015WBC 冠軍Sasa Sestic的Project Origin的咖啡生豆,當中高質量的埃塞俄比亞 孔家G1,以及Aricha G1 1kg的生豆零售價格爲169元一公斤

 

——這樣的咖啡生豆杯測大概到88分的區間。

 

一隻杯測生豆品質90分的哥倫比亞Sotara Cauca水洗卡杜拉(沒錯90分在咖啡圈子裏,都是極品啦),這樣的生豆價格,1kg的零售價是230元。

 

烘焙商牟利是必須的,也肯定不會用到最好的咖啡生豆,假若是一些毫無節操的咖啡烘焙業者,給出什麼貨色,我們不得而知。不良烘焙商,給的肯定不會好。

 

3、咖啡館成本往死裏壓

 

咖啡行內有一個潛規則,一般不合出品標準的咖啡熟豆,通常都會淪爲所謂的“拉花練習豆”。管他能不能喝,便宜,有油脂,能拉花。

 

 

有句話說得很好——這個市場沒有賣不出去的咖啡。

 

這樣的次品賣出去又是怎麼樣的價格呢?只能說沒有最低,只有更低,40元、35元,甚至20元一公斤都有。

 

這樣的咖啡豆在本質上設定就不是用於飲用,高強度的拉花訓練,玩着好玩,看着好看,對於咖啡師自己爽也是無可厚非。

 

那如果用來賣怎麼樣?平時或許需要100元購買的咖啡豆,壓縮成本到2-30塊/kg,一杯拿鐵的咖啡豆成本只佔0.4-0.6元,牛奶還能挑些便宜的二三線品牌,成本就更不出3塊了。對外銷售則去到25-35的價格區間,當中牟利多少各位可以自己打算盤。

 

“反正都是加糖加奶,有幾個客人會喝出來?”——一個這麼操作的店主如是說。

 

這句話,不僅僅反映市場文化的極度不足,也反映了咖啡館惡劣的生存環境。

 

最後,就是那些如此操作的人,那顆黑透了的心。

 

4、咖啡器具盜版氾濫

 

咖啡衝煮器具,很多愛好者甚至商家,都會直接選擇某寶。網上銷售,很難追溯貨物來源,於是乎,爪牙自然就伸向了這裏。

 

早些時間,國內某虹吸比賽,大賽獎品送的Hario虹吸壺,都是假貨,真是貽笑大方,整個行內一時間噓聲四起。

 

甚至現在打開某寶搜索,一堆假貨都盡在眼前。甚至乎,這樣的假貨,商家還能大打原廠的名號去銷售這些器具。

 

 

上圖的Hario虹吸壺,官方微店商城價格爲1320,某寶光明正大的賣180。

 

我們試想一下,假若一個商家,拿這180的以次充好。這當中的利潤?

 

5、生豆市場有如“賭石”

 

咖啡生豆在國內對烘焙者也是個頭疼的問題,上文提到,沒有賣不出去的咖啡。

 

生豆市場也是如此——沒有賣不出去的生豆。

 

或許業者會參加一些杯測會,然後去選擇是否應該購買這樣的咖啡生豆。但杯測表現,或許也只是一時的罷了。到手的貨,或許就不一樣了。

 

這時生豆商可能會這樣說:“你烘的不對,這個曲線應該得改改。”

 

 

國內某最大生豆商,曾經是這麼做的:一款微批次的咖啡生豆,30kg起批,並且不提供樣品。

 

“有時候買咖啡生豆感覺是在賭石”,一個同行如是說,“很多時候我們買一些特定批次的咖啡生豆時,甚至沒有樣品給你,只能買回來自己試,貨物一到手,有問題,生豆商就會開始踢皮球。”

 

絕大多數的咖啡生豆出口包裝都會是60kg的規格,試想你買一袋耶加雪啡,當中被提起來一些,換成了價格低批次的雲南又或者是巴西。60kg裏面有3kg被換了,其實也是很難察覺。除非買家有一條金舌頭,一口就能發現當中的端倪。

 

3kg只是個設想的情況,不排除會有更多。算算數,一個貨櫃的咖啡生豆,每一袋都被替換3kg出來,那就等於說,利潤上又有更多的空間了。

 

用沒那麼好的置換更多的貴价生豆出來,利潤更高,何樂而不爲?

 

【 3 】

結語

 

像星巴克跟員工所說的,能經歷二爆的豆子都是好豆子。這個筆者從不否認,相信在行內的老手估計都是經歷過二爆的“黑人”。

 

以上這些水深區僅僅只是一些片面,實際上入行者都懂,這些灰色地帶的存在,將會大大的限制中國咖啡市場的健康發展。

 

文化引導,產業鏈的透明化,是咖啡行業應該走的方向。沒有文化,沒有受衆面,咖啡只會一路小衆下去,消費的永遠只是所謂的行內人員。

 

有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再結合良好的商業環境。行內人才有蛋糕可喫。

 

 

中國700億的咖啡市場,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長。這個數據非常可觀,這僅僅只是一個起點,看看這個咖啡圈外面,還有更廣闊的市場需要挖掘, 這纔是咖啡人應該着重的地方。

 

可不要還沒開始挖掘,行內人已經耗死了行內人。

 

咖啡人已經夠不容易了,何苦還要爲難咖啡人呢?

2017-03-16 14:11:08 責任編輯:咖門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