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較濃的巴西喜拉多精品咖啡豆起源發展歷史文化簡介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巴西喜拉多咖啡豆 > 2024-06-26 09:47:20


  Cerrado喜拉多是一個產區, Cerrado喜拉多咖啡豆採用巴西傳統的果肉自然乾燥法 (Pulped Natural) 處理;由於是咖啡豆連皮帶果肉 (Pulp) 與果膠 (Mucilage) 一起乾燥,因而保有較高成分的有機物、礦物質與可溶性固態物。這種咖啡豆香味較濃,微甜中帶有巧可力的風味,以及 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到的檸檬酸的酸味,口感(Body) 適中,餘韻 (Aftertaste or Finish) 悠長
  
  產區:喜拉多
  
  品種:黃波旁
  
  處理法:日曬
  
  風味:清淡的柑橘類果香、濃郁的腰果類堅果香、巧克力甜香
  
  口感:甜美溫和的柔順果酸、厚實甘甜的口感
  
  默認烘焙度:中焙
  
  巴西喜拉朵黃波旁(Brazil Cerrado Yellow Bourbon):巴西三大精品咖啡產區爲米納斯省中西部的喜拉多、南米納斯以及摩吉安納。巴西黃波旁,則是位於巴西喜拉朵地區。但並非在喜拉多這塊大草原生產的所有咖啡都可冠上喜拉朵威名,只限於米納斯省中西部海拔1100~1300公尺的臺地,海拔高,土壤肥,才種得出清甜,醇厚度高又無土腥味的優質咖啡
  
  而巴西因地貌平坦單調,咖啡農場海拔多數低於1000米,習慣上多采用暴曬式種植法,原本與精品咖啡豆要求的高海拔遮陰式種植不符,機緣巧合卻發展出了獨有的酸度低而堅果味重,甜香與醇厚俱佳,花香與果香不明顯的大衆巴西軟豆風味。但對於咖啡饕餮者來言,巴西咖啡既沒有特別出衆的優點,也沒有明顯的缺憾,這種口感平和,酸度低,醇度適中,有淡淡甜味以及巧克力風味的咖啡,要想將他們一一分辨出來,是對味蕾最好的考驗。而巴西卻正好利用這些所有柔和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的特點,將咖啡分爲五個等級來詮釋獨有的,溫和柔順的巴西味軟豆美學,分別是極柔順(StrictlySoft)、柔順(Soft)、比較柔順(Softish)、不夠柔順(Hardish)和碘嗆味(Rioy)來給豆子的品質分級。在喜拉多,其實除了得天獨厚的土壤與氣候,此外,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當你在咖啡的種植地附近,總會發現會有一兩個農場,農場裏飼養着家畜。而農場的存在,就是喜拉多農業團體結構的特點。咖啡種植地裏的雜草是家畜們的上好飼料,而農場裏家畜的糞便就是咖啡樹優質的有機肥料。整個生態環境平衡,因此,地面上經常看到有小動物和蚯蚓的蹤跡,而咖啡種植地附近的農場和牧場房是喜拉多咖啡產區典型的景觀之一。
  
  因此,目前巴西的喜拉多咖啡與高品質咖啡的代名詞已然掛鉤。而在2005年,在喜拉多收穫的高品質的阿拉比卡咖啡,由巴國政府根據國際標準,正式認證爲“喜拉多咖啡”,並聲稱這是公認的。而地區內想要用喜拉多的稱謂,就必須通過認證測試和生產質量過關。對於生豆的測評要包括認證產區、生產區高程、確認品種、最好的土壤、最好的農業技術等滿足這些條件,且在質量上,豆子通過SCAA的評價方法得分超過75分,方纔能夠冠以喜拉多的稱謂。
  
  巴西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共三個主要咖啡產區,爲巴布亞 (Bahia) 、小米納斯 (Minas) 和聖保羅三個州,其中以米娜斯省裏小產區最爲有名,其風味極溫潤順口,是巴西的頂級咖啡,好的巴西豆,有巧克力的苦甜口感,因爲含有豐富的油脂,所以巴西一直是 Espresso 配方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一般而言,巴西咖啡豆被認爲是活潑 (Flexible) 而且圓潤 (Versatile) 的豆種,因此,許多混合咖啡豆 (Blend) 或是意式咖啡都用巴西咖啡豆打底。

2017-03-18 14:54:2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