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旁原已是薩國最大品種,全國栽種率高達60%,薩國波旁的果實有四個顏色紅黃橘少量的粉紅波旁。而帕卡馬拉屬大顆粒,是由帕卡司與象豆兩個以人工栽培出的新品種。帕卡馬拉起源自薩國,但產量遠比波旁少。薩國咖啡委員會以微笑飲用的行銷口號,加上微笑的logo來推廣薩國波旁豆,並以不斷在卓越杯大賽出風頭的帕卡馬拉來強化薩國有強種好豆印象,兩大品種在全國大賽中競爭冠軍頭銜,每年卓越杯前十強決賽,波旁vs帕卡馬拉,冠軍是哪個品種?話題不斷,也引起鄰國追隨搶種帕卡馬拉的風潮。
帕卡馬拉風味飽滿,豐富多變性是其他品種少見的,比如說,除了果香和濃郁口感並存,還帶有杏桃、香草植物、熱帶水果、巧克力、香料甜等多種變化。但有一好沒兩好,成熟的帕卡馬拉咖啡樹會呈現產量逐漸遞減或風味偶爾不穩的情況,對水土和微型氣候的要求也高,在不恰當地點栽種,乾淨度就會略差且帶有不佳的木頭味。洪都拉斯的卓越杯冠軍聖塔瑪麗莊園主跟我分析過,喜歡帕卡馬拉種的烘豆商宜慎選產品和莊園,以避免踩到老熊帕卡馬拉的地雷。
從二零零六年起,在尋豆和標豆過程中,我與歐舍的國際評審們杯測過三十個優質莊園的帕卡馬拉種,其實不乏精品咖啡圈的超級巨星,包括零六年洪都拉斯冠軍聖塔瑪麗,零七年薩國季軍黑山莊園,零八年危地馬拉冠軍茵赫特,以及薩國亞軍帕卡馬拉莊園。當然包括二零一二年薩國冠軍布魯馬斯莊園。
明星品種難伺候
講到薩國的帕卡馬拉種,得先介紹帕卡馬拉莊園。一九八四年厄瓜朵,法來西斯可買下帕卡馬拉咖啡園成爲新主人,法萊西斯可家族從祖父輩就開始在阿帕內卡山區從事咖啡種植,迄今已超過百年。厄瓜朵想走和祖父輩不同的路,決定栽種剛從薩國農技單位研發出的新種系帕卡馬拉,他發現這款新種外形碩大漂亮,優良風土條件下,可展現良好的風味和香氣。他發覺到新希望,找到心目中的明日之星,沒想到首次採收竟是苦差事的開始。
帕卡馬拉豆型太大,在處理場進行去皮分離的時候,常卡在機器的孔洞或間隙中,必須不時調整機器單獨處理。帕卡馬拉初期產量有限,加上薩國少見大顆種的果實,多數水洗廠都缺乏處理大顆咖啡果的經驗,更別提額外準備較大網目的篩網來特別處理帕卡馬拉種,自然不願意處理新種。知道一九九零年阿瓦善聯合作社釋出善意,願和厄瓜朵簽約,採收後的溼處理問題纔算解決。厄瓜朵無後顧之憂後,以更熟練的栽種技術、採收成熟度一致的咖啡櫻桃、再搭配細心的採收後處理,終於讓帕卡馬拉莊園的帕卡馬拉種大放異彩!二零零三年得到二十四名、二零零五年第七名、二零零八年榮獲亞軍,當年是我和日本的丸山咖啡共同標下這個款亞軍批次。
引進新品種終是辛苦又高風險的嘗試,不說失敗幾率高,若成功了,大家又窩蜂跟隨,但如果不嘗試創新,永遠等不到成功的機會,咖啡農的種種苦楚,不足外人道
咖啡田一望無際,多半用機械採收,以符合經濟效益。當咖啡園75%的咖啡果子變紅,既開始機械採收,接着進行水洗相同的前置作業,既移入水槽剔除浮豆,篩出沉豆,再以大型果肉篩除機,刨出果肉,取出沾滿果膠的豆莢。接下來的階段則與水洗法分道揚標:粘稠的豆莢不需移入水槽發酵,改而移到戶外的曬豆場,由於巴西氣候很乾燥,約一天左右豆莢上的粘稠果膠會變硬。再動用大批的人力上下翻動,讓豆莢裏外均勻乾燥,以免回潮發臭,約兩至三天藉助陽光與乾燥氣候的自然力,豆莢可達到一定的脫水度。接着再以烘乾機進一步乾燥,含水量降至10.5--12%,再將豆莢儲存到特製的容器內約十天,進一步熟成,以求品質穩定,出口前再磨掉羊皮屑(既豆莢),取出咖啡豆,分級包裝。
喜馬拉雅莊園坐落在位於海拔1500米的Apaneca山脈上的着名產區Santa Ana,是由Aida Batlle所管理的少數幾個莊園之一。種植的品種以波旁爲主
水洗處理法耗水太多,污染嚴重,所以產生了半水洗法,它是指咖啡果先經水槽剔除瑕疵浮果,然後刨除部分膠質層,再水洗一小時,由於浸水發酵時間短,豆殼上仍殘留果膠,此時再將咖啡豆鋪在日曬場晾乾。
半水洗的咖啡兼具日曬豆的粘稠度和甜感,又具有水洗豆的乾淨和柔和,令咖啡口感變得更好薩爾瓦多咖啡與墨西哥、危地馬拉並列爲阿薩、麥爾多集圍的生產國,並且正與其他國家爭取中美的前一、二名。產地高地者,爲大小均稱的大顆咖啡豆、香濃口感溫和。與危地馬拉和哥斯達黎加一樣,薩爾瓦多的咖啡依據海拔高度進行等級劃分,海拔越高,咖啡越好,依標高而分爲三個等級:SHB(strictly high grown)=高地,HEC(high grown central)=中高地,CS(central standard)=低地;最好的品牌是匹普(Pipil),這是阿茲特克——瑪雅人(Aztec—Mayan)對咖啡的稱呼,它已經得到了美國有機物證明學會(Organic Certified lnstitut eof America)的認可風味:口味均衡、質地優良
建議烘烤方法:中度至深度,有多種用途
上質豆:薩爾瓦多SHB
味道的特徵:酸、苦、甜味溫和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