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咖啡注意事項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小知識 > 2024-06-03 05:04:02

  關注咖評(微信公衆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喝咖啡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那麼你知道夏季喝咖啡的注意事項嗎?

  夏天喝咖啡注意事項:

  1、喝咖啡的黃金時間是10點

  咖啡最好不要一大早就喝,最理想的黃金時間是上午10點左右,在喫過早飯後一段時間,既能保護腸胃,還能提神,開啓一天的活力開關。下午3點以後最好不要再喝咖啡,因爲咖啡因在體內需要6個小時才能代謝完,這樣才能保證它不會干擾睡眠質量。

  2、空腹喝咖啡加鮮牛奶

  空腹喝黑咖啡是對付浮腫的最好的利器,但空腹喝咖啡會刺激腸胃,如果真的想喝,最好加鮮牛奶,這樣不但營養更全更高,對口感和口味的加分也是鮮奶最多,所以在國際比賽中調製咖啡一般都選鮮奶,所謂的咖啡伴侶奶精和植脂末只能改善口感,屬於人工合成製品,跟營養毫無關係。

  3、咖啡在85℃時味最佳

  咖啡在85℃時喝起來口感最好,因爲據咖啡專家介紹,100°C熱水經過咖啡機內部的管線後,就如同離開瓦斯爐的熱水一樣,溫度會自然稍降,衝煮咖啡的溫度大約在90℃到 96℃之間,而最適合喝咖啡的溫度應是85℃左右,在此溫度下可品嚐到咖啡中甘、苦、酸、香醇等均衡的口感,這也正是有的商家用85℃作爲品牌的原因。

  如何品咖啡?

  咖啡的味道有濃淡之分,所以不能像喝茶或喝可樂一樣連飲3~4杯,而以正式咖啡杯分量爲適宜。普通喝咖啡以80~100毫升爲適量,若想連續喝3~4杯,就要將咖啡濃度沖淡,或加入大量的牛奶,不過仍然要考慮到生理需求的程度,來增減咖啡的濃度。在糖分的調配上也不妨多些變化,使咖啡更美味。趁熱喝是品咖啡的必要條件,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是一樣的。

  飲用時端着咖啡杯就好

  一般而言,喝咖啡時只需端起杯子。如果端起碟子或托住杯底喝咖啡,都是失禮行爲。除非是在沒有餐桌可以依託的情況下,可以用左手端碟子,右手持咖啡杯耳慢慢品嚐。還要注意的是,不能滿把握杯、大口吞嚥,也不要低頭去就咖啡杯。添加咖啡時不要把咖啡杯從碟子中拿起來。

  杯耳朝向:神最右

  轉發微博經常看到“神最右”一說,指的是那種特別犀利的回覆總在右邊。而放置和使用咖啡杯也可以這麼記:杯耳永遠指向右方。

  就是說,整套咖啡杯碟應該放在你的正面或右側,杯耳朝右;喝咖啡時,自然順勢用右手拿咖啡杯耳。

  咖啡匙不爲舀咖啡

  加糖和攪咖啡纔是咖啡匙的“專職”,用它舀着咖啡一口一口喝是件失禮的事,也不要用它“幫忙”搗碎杯中的方糖。飲用時將它從杯中取出,放在碟子上。

  用嘴吹涼咖啡不夠文雅

  咖啡趁熱喝纔好,如果太熱,可用咖啡匙輕輕攪拌使之冷卻,或者等待自然冷卻後再飲用。如果試圖用嘴吹涼咖啡,記住這是不文雅的動作。

  杯碟的使用

  盛放咖啡的杯碟是特製的。它們應當放在飲用者的正面或右側,杯耳應指向右方,飲咖啡時,可以用右手拿着咖啡杯的杯耳,左手輕輕託着咖啡碟,慢慢移到嘴邊輕喝。不宜滿把握杯大口吞嚥,也不宜俯首去喝咖啡,喝咖啡時不要發出聲響。添加咖啡時,不要把咖啡杯從咖啡碟中拿起來。

  加糖後不用費力攪拌

  加糖時,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內;也可先用糖夾子把方糖夾在咖啡碟的近身一側,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進杯子裏。不直接用糖夾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內,是爲避免咖啡濺出,弄髒衣服或檯布。加糖後,不需用力攪拌咖啡,因爲糖和牛奶溶化速度很快。不喜歡加糖和奶的,可把杯耳轉向自己的右側。

  拿杯禁忌:穿過你的杯耳我的手

  不管咖啡杯多大,拿起杯子時別讓手指穿過杯耳,這可是失禮的行爲哦!正確的姿勢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耳,再端起杯子。

2017-07-19 16:34:3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