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酸、苦、甘、甜哪裏來?認識咖啡的組成成分以及咖啡烘焙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小知識 > 2024-11-05 22:47:34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爲什麼有些咖啡會有梅類的酸味? 有些甚至還帶點水果醋的味

 

爲什麼有些豆子看起來油亮油亮的? 是不是因爲放比較久的關係?

 

爲什麼有些咖啡苦味重?

 

還有還有~咖啡因 . . . . 是不是咖啡烘焙愈久咖啡因愈少?

 

roasting beans -1

 

想了解以上這些問題要先認識咖啡的組成成分以及咖啡烘焙!

 

我們常見的褐色咖啡豆,帶點香氣,是咖啡的熟豆,已經過烘焙程序。

 

沒烘過的咖啡,我們稱爲生豆或綠豆子 (green bean)。 生豆除了水份之外,其他成分爲碳水化合物 (又稱醣類)、蛋白質、脂類、有機酸、礦物質、葫蘆巴鹼,及其他酸性物質 (綠原酸爲主)。

 

那生豆味道是什麼? 若有人這麼問,大概也只能答:「生豆味道,就是生豆的味道,等到你嚐了,喔喔 對對對 這就是生豆的味道。 」

 

生豆與熟豆味道相差甚遠,所以曾有人這麼說:「咖啡的味道有八成是由生豆決定,其他兩成則有賴烘焙。 」

 

一家成功的咖啡專賣店,它幕後選購及烘焙咖啡豆的人,一定有純熟的技巧與敏銳的味覺。 不像葡萄酒的品嚐,作最後決定的是一組人;在咖啡業裏,卻只有一人操作,一位真正的「烘焙大師」,他除了沒有參與種植、採收、加工處理之外,其他都要自己一手包辦:購買豆子、決定做綜合咖啡的組合,還有以第六感來判斷烘焙的時間及溫度。

 

若是一位笨拙、分心的烘焙師,可能將公司的投資全化爲煙燼;而精明能幹的,卻可以將二流咖啡豆變成味道均勻的綜合咖啡,而優質的豆子則更加讓人難以忘懷。

 

咖啡化工廠

熱騰騰剛出爐的烤麪包,香酥炸薯條,甚至在烤洋蔥烤肉時的香氣四溢... 等等,這些都是因爲熱反應產生化學變化,產生所謂的揮發性化合物。 烘焙咖啡豆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高溫加熱過程中,啓動「焦糖化反應」與「梅納反應」,呈現獨一無二的好滋味。

 

  • 醣類

醣類約佔幹物的一半比例,其中的蔗糖被認爲與咖啡的風味有關聯,蔗糖含量愈高,咖啡愈好喝,這可從阿拉比卡風味遠優於羅布斯塔得到印證 (阿拉比卡的蔗糖量約是羅布斯塔的兩倍)。 咖啡的糖份主要以蔗糖形式儲存,咖啡果子成熟後,蔗糖濃度最高。 研究發現有缺陷的咖啡豆或半生不熟豆,其蔗糖含量也低。

 

當豆子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體內的蔗糖正參與焦糖化反應。 蔗糖脫水,釋放水氣與二氧化碳,釋放上百種芳香物質,包含奶油糖的香味 (二乙酰,Diacatyl),焦糖香味。 焦糖約佔咖啡熟豆重量的17 %,味道苦中帶甘,是咖啡重要的滋味。

 

不僅如此,蔗糖對提升咖啡的酸香味亦有貢獻。 屬於脂肪酸一族的醋酸、乳酸、甘醇酸和甲酸,皆是蔗糖在烘焙中創造出的香酸。 這些酸在淺焙至中度烘焙時,濃度達到最大值。

 

蔗糖的親戚,比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麥芽糖等還原糖,碰到胺基酸,產生另一類化學反應,稱爲「梅納反應」,將進行一連串複雜的降解與聚合作用,冒出香氣。 上百種以上芳香化合物誕生了,包含醣甘胺 (Glycosylamine)、醣醛 (Furfural) 和黑精素 (咖啡熟豆的色素)。

 

pistachio -1
有時烘焙好的咖啡豆,帶有着濃濃的堅果香氣

 

  • 有機酸

綠原酸 (Chlorogenic acid) 是綠豆子主要的有機酸,在加熱過程,部分的綠原酸會被轉變爲帶苦味的綠原酸內脂 (Chlorogenic acid lactone)。

 

另一部分的綠原酸會降解成奎寧酸 (quinic acid) 和咖啡酸 (caffeic acid)。

 

有人認爲,奎寧酸是造成深焙豆苦澀來源之一,但美國精品協會卻認爲,奎寧酸屬水溶性,除了增加醇厚度之外,也會增加咖啡的龐雜度與明亮度。 而咖啡酸則是略帶澀味。

 

除了綠原酸之外,咖啡生豆裏頭還包含檸檬酸和蘋果酸,但這兩種酸被視認爲「尖酸」,且隨着烘焙進程而遞減。

 

*綠原酸、奎寧酸、咖啡酸,都是抗氧化物,所以咖啡煮好新鮮喝,才具有抗氧化功能。 

 

  • 葫蘆巴鹼

葫蘆巴鹼帶有苦澀味,烘焙過程葫蘆巴鹼降解成許多芳香物質,包括菸鹼酸 (俗稱維生素B3)、其他帶有焦糖香與蘑菇味的香味分子。 烘焙降解愈多葫蘆巴鹼,咖啡滋味愈好,生成愈多菸鹼酸。

 

  • 脂類

油脂多寡是會影響咖啡的口感,許多增添咖啡風味的物質,是屬於脂溶性,也就是溶於油脂中。 咖啡的油脂多,喝起來額外圓潤。 與其他物質很大的不同,經過烘焙,豆子醣類和蛋白質是變少,但脂質卻增加。 阿拉比卡味道優於羅布斯塔,油脂功不可沒。

 

lemon
優質的中烘焙咖啡有時可嚐到水果特有的酸甜味 

 

 

中焙 VS 深焙

假設我們都是一顆顆綠豆子,在堅硬的綠色身軀裏,水分只佔小小身軀的百分之十二。

 

一顆顆綠豆子被丟入熱呼呼的烤箱,又爲了平均受熱的理由,不只被火烤,還要忍受不停地翻轉。 當體內的水因爲溫度到達攝氏100度,就會蒸發,同時碳水化合物也因爲受熱而分解,產生二氧化碳,這些強大的氣流在體內流竄,愈累績愈多,最後無處可去,只好夾帶着“爆”的一聲衝出體外。 這時候就會聽到像爆米花聲音一樣,爆! 爆! 爆! 好不熱鬧,頓時香氣四溢,這個過程稱爲“一爆”。 這時不再是綠豆子,而是褐色豆。

 

既然有一爆,表示接下來還會有二爆,在二爆還沒到之前,我們定義這時的烘焙度爲中焙。 中烘焙豆,能凸顯咖啡產地的「地域之味」,減少烘焙味的加工,喝出豆子本身精緻的香酸。 蔗糖化合產生的香酸會在淺焙至中焙時,濃度達到最大值。 

 

當豆子持續被加熱,進入到二爆,二爆開始20-40秒,開始聞到焦香味,豆體表面呈點狀出油。 是中深烘焙。

 

當二爆的爆聲達最大密集,油光更顯著,爲 深焙 也。

 

這時,託蔗糖的福所產生的醋酸、乳酸、甘醇酸和甲酸,進入中深焙後急速衰減。 (酸度減少)

 

不只如此,綠原酸先被降解爲帶苦味的綠原酸內脂,若還不熄火繼續加熱豆子,綠原酸內脂則會降解成焦苦味更重的苯基林丹 (Phenylindanes) ,這就是爲什麼愈重度的烘焙,苦味更重。 (苦味增加)

 

還沒完喔,深焙程度咖啡的檸檬酸和蘋果酸僅剩下30 %。 (酸度持續減少)

 

但是呢,深焙也是有好處的。

葫蘆巴鹼部分。 葫蘆巴鹼帶有苦澀味。 隨着烘焙時間拉長,降解愈多葫蘆巴鹼,得到愈多菸鹼酸。 研究發現深焙豆每10公克含有4-5毫克菸鹼酸,中度烘焙咖啡豆含量較少,每10公克僅含0.8-1.5毫克菸鹼酸。 (菸鹼酸多些)

 

fruit, coffee with tray

 

小結

  1. 中度烘焙:有明亮的果酸,甜感重,苦味淡些,口感有明顯的層次,前提是用好豆子。
  2. 深度烘焙:低沉厚實,無顯著酸味,但潤喉甘甜,好豆子仍是前提。
  3. 豆子出油情況:淺焙、中焙不會出現油光,中深烘焙開始點狀出油,深烘焙油狀明顯。

 

很多人常把深焙豆批得一無是處,認爲烘得油亮亮的深焙豆,旨在以碳化來掩飾爛豆的惡味 (諸如粗壯豆的臭穀物發酵味,金屬或混濁的土味),是有道理,因爲多數業者不肯花大錢用好豆,慣以深焙來去除爛豆的壞味道, 因此往往只喝到焦苦澀的咬喉味,要不然就是加入大量的水稀釋,某便利商店賣的美式咖啡,喝的感想,就一句“淡如水”。

 

咖啡因議題

咖啡豆一爆所需的環境溫度約攝氏170-205度,二爆所需的溫度約攝氏203-220度,咖啡因的熔點是攝氏237度C,所以只要烘焙溫度在攝氏237度以下,咖啡因是不會減少的,所以同一批豆, 中焙或深焙咖啡所含的咖啡因量是相同的。

 

可能有人會說,「我喝深焙的咖啡比較容易失眠」。

原因深焙豆烘烤時間較久,水分失去多,豆子較輕,所以當一樣秤10公克的豆子,深焙豆需要更多的豆子,當然咖啡因含量就更高了。

 

 

參考數據

1.《咖啡學》 韓懷宗 着 時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2.《咖啡的樂趣》 Corby Kummer 着 劉壽懷 譯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百藥之王 一杯咖啡的藥理學》岡希太郎 着 李毓昭 譯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

2017-12-20 16:15:3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