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蘇門答臘咖啡烘焙筆記 蘇門答臘咖啡手網烘焙手沖沖煮記錄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亞洲精品咖啡莊園 > 蘇門答臘島產區 > 2024-06-03 04:09:26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喝多了中南美洲和非洲的咖啡,偶爾也會想念印尼蘇門答臘咖啡
 
喜歡曼特寧咖啡風味的,往往都是喝好多年的咖啡愛好者,嚴格說起來,我認真咖啡也不過這兩年,雖然最愛的是埃塞俄比亞耶加雪菲,可是,總會在幾杯過後,想念曼特寧咖啡。
 
大概是因爲幾年前,在印尼 Gayo 產區住了一週,即使早上在旅館喝過咖啡,依舊天天去旅館對街的迷你咖啡店報到,店內只有一支老舊電扇掛在天花板搖晃,氣溫炎熱,仍然堅持要杯冒煙的熱咖啡,因爲這裏的曼特寧咖啡,徹底顛覆我對黑咖啡的苦澀印象,充滿大地芬芳,沒有一絲苦味,最神奇的是,那一杯咖啡的價格是價目表上最貴的,但是,摺合臺幣僅二十元不到!
 
題外話,那時候在我還沒喝到咖啡之前,非常難以接受店家的衝煮咖啡方式:直接將咖啡粉放在咖啡杯裏,注入熱水,加了盤子就上桌,雖然那時還沒有咖啡因中毒,可是沒少跟著我媽喝塞風壺煮的咖啡(這倒是我媽的特別堅持),看著清澈的熱水上升,變成褐色液體後下降,還帶著濃郁的咖啡香,完全讓人忘記了苦味。不過,那次 Gayo 的咖啡經驗,讓我知道咖啡有超多種衝煮方式,算是意外小收穫。
 
曼特寧咖啡對我來說,實在太熟悉,既然想念醇厚風味,那就買包生豆來玩玩烘焙吧,想說咖啡生豆都大同小異,可是,在我打開“曼特寧咖啡生豆”的潘朵拉盒子後,被醜不拉嘰的咖啡生豆嚇到了!一度以爲自己買了一整包的壞豆回家,這是要怎麼烘焙啦——
 
只好翻書、上網做功課,發現大家一致認同曼特寧咖啡豆的外表真是醜死了,也因爲蟲蛀豆跟發黴豆比例太高,也是臭死了(暈倒)。可是,當我看到許多咖啡烘焙玩家說:“越不好看的蘇門答臘咖啡豆,味道就越好、越醇、越滑唷!”只好硬著頭皮上場挑豆。
 
 
 
還好還好,500 克生豆,挑出不到 40 克壞豆。(比預期好太多了XD)
 
【陪烘焙師喝咖啡】
 
第一次烘焙:加熱手搖壺、放入生豆後,約六分鐘看到銀皮脫落,可是遲遲沒有聽見第一顆咖啡豆的爆破波波聲,這一鍋百分百會失敗。囧
 
養豆 48 小時後,第一次手衝(水溫 92°C):咖啡有滿滿的青草味、大地土味,好奇怪,完全不是我記憶中的曼特寧(暈倒)。
 
第二次烘焙:加熱手搖壺、放入生豆後,約七分鐘纔看到銀皮脫落,十四分鐘聽見第一顆咖啡豆的爆破波波聲(我的天啊!超感動!這就是雪恥的爽感!)緊接著就是密集的一爆,想著曼特寧可以深烘焙,所以一爆完整結束後,隔了兩分鐘才下豆(還沒有二爆唷)。
 
養豆 48 小時後,第一次手衝(水溫 90°C):入口就充滿醇厚的曼特寧風味,好感動——記憶終於回來了,這一鍋曼特寧沒有欺騙我!我也從第一次烘焙失敗的挫敗中復活了 XD
 
〖筆記〗手衝工具:不鏽鋼環保濾網,細嘴手衝壺,咖啡粉與水的比例是 10g 衝 140ml,悶蒸時間均爲 40sec。
 
〖筆記〗第一次烘焙超級無敵糟糕,沒有任何爆破,應該是初期溫度不夠高,又擔心烘焙時間過長,導致咖啡豆還有青草味跟土地味,幸好第二次烘焙就修正了這樣的錯誤。

2017-12-22 13:37:5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