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咖啡金盃萃取理論的理解 烘焙如炒菜,衝煮咖啡呢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6 13:46:07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有客人點咖啡,強調要「濃味」。在即溶咖啡當道的年代,若一茶匙可調校出一杯標準的分量;要濃,用兩茶匙便成。所謂濃淡,反映以前咖啡味道的單調,就像黑白電視,可調整的,只有光暗和對比。

崇尚?煮工藝,講究地域之風的精品咖啡,是立體和平衡的。咖啡師可因應咖啡豆的特性,以不同的萃取方式去微調或突顯該豆的風格,但如要像調節彩色電視般,改變成一種顏色,這勢必影響整個畫面觀感。

「煮耐一點,不就是濃嗎?」

「煮耐一點,不就是濃嗎?」給予此建議的,大概以爲煮咖啡跟煲雞湯般,時間愈久愈「出味」。究竟一杯褐色的咖啡裏,有多少來自咖啡豆?而一顆豆,又有幾分可溶於杯中?

其實,水分佔每滴咖啡的含量超過98%。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用以量化濃淡的指標,是以光學折射儀測量的總溶解固體(TDS, total dissolved solids)。若一杯咖啡裏面少於1%是來自咖啡豆,我們的味覺會認爲過淡。相反,若含量高於2%,一般會覺得過濃。國籍與口味的分歧,反映在不同精品協會的濃度標準。美國的,是介乎1.2至1.4%;北歐人口味較重,喜歡的濃度,介乎於1.3至1.5%之間。

完全「出味」 帶鐵鏽苦澀

想雞湯「出味」,大可將肉斬件以增加其表面面積。將咖啡磨成幼粉,道理其實相同。湯內的肉咀嚼起來淡而無味,因爲味道已經盡溶於湯水之中。但若將萃取完成的咖啡粉放入口中,或以之再?一泡,你會發現咖啡味淡之餘,還會略帶金屬鐵鏽的腥澀。這就是萃取與煲湯的不同﹕完全出味的咖啡,是不好喝的!

可口萃取比例18至22%

每顆咖啡豆,有30%的成分可供萃取,其他的,並非水溶。60年代美國有項過萬人參與的統計顯示,最可口的咖啡,萃取比例(brew ratio)介乎18至22%之間。若把剩餘下來的也取出,咖啡就會像鐵鏽般苦澀,變成萃取過度(over-extraction)。?煮精品咖啡,就是要配合水溫,水與咖啡比例,磨粉粗幼,以及萃取時間等因素,達至由上述兩項指標所組成的金盃標準(Gold Cup)。

鑑賞精品咖啡,要包括感受其香氣、味道、質感、尾韻,以及酸、苦、甜的平衡。上述每項皆會隨溫度而變,也會因?煮者手勢不同而異。這就是人手?煮的動人之處﹕同一款咖啡,同樣的濃度,味道可以相距千里!

文﹕Patrick Tam

2018-01-04 18:45:2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