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咖啡什麼牌子好喝_亞洲咖啡風味特徵介紹_亞洲咖啡豆價格貴嗎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亞洲精品咖啡莊園 > 2024-07-01 06:24:45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全世界大約有六十多個國家生產咖啡,由於地質、氣候等要求,產地大部分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內,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海拔1500米左右。這一咖啡栽培區被稱爲“咖啡帶(Coffee Belt)”。
     
    歐洲人很早就意識到生產和買賣咖啡有很高的利潤,所以他們早在14世紀就開始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把咖啡幼苗偷出來,但無奈咖啡不能種植在寒冷的地方。所以,咖啡的自然特性保護了它們的生產國,據說最終有7顆咖啡種子從阿拉伯的摩卡港被走私出來,並最終到達了鄰近阿拉伯半島的亞洲,使得咖啡傳入亞洲成了又一個充滿了勇氣和冒險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巴巴.布丹(Baba Budan),他爲了躲避阿拉伯人的檢查,將七粒咖啡豆種子牢牢地固定在肚皮上,並最終成功的把它們帶到了自己位於印度南部奇科馬加爾格的家中。他在附近的山上發現了一個山洞。於是,他開始在這個山洞裏培養咖啡樹苗。後來,他將咖啡樹苗種在奇科馬加爾格附近的叢林中,而今天亞洲第一顆咖啡樹的後代們仍然被人們稱爲Old Chick,這個古老的傳奇品種如今提供了印度每年三分之一的咖啡需求,另外的三分之二需要從世界其他地區進口。
     
    爲了擴大咖啡的種植,歐洲人更是想方設法的要把咖啡移植到他們在溫暖地區的殖民地上,荷蘭是第一個移植咖啡成功的國家。1696年荷蘭開始了移植咖啡的第一次嘗試,阿姆斯特丹的維特森建議將咖啡運到爪哇(Java 曾是荷蘭的殖民地)種植,但是很遺憾,這一批咖啡種子後來被大水沖走。荷蘭人的第一次嘗試失敗了。1699年,一個名叫扎維德克倫的荷蘭人終於把一株咖啡插枝帶上了爪哇島。從此,咖啡開始在亞洲茁壯成長。很快,咖啡的種植被推廣到了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和西里伯斯島。
     
    今天,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產和出口國。
     
    19世紀末,咖啡開始在我國臺灣省種植。同時,咖啡隨着鐵路來到了我國雲南省。自此,雲南咖啡的種植從未中斷過。
     
    產區和特點
     
    亞洲咖啡豆的質感稠密,極其厚實感,甘味強而圓潤。亞洲豆的處理方式多爲水洗和半水洗,所以生豆的顆粒大小都很均勻。
     
    一般所知,亞洲地區印度尼西亞、也門、印度、越南等國都有精選咖啡豆生產。前面提到過,早在19世紀我們的土地上就已經種植了咖啡。所以在介紹亞洲各國的咖啡前,先帶大家認識一下我們土地種植的咖啡!
     
    雲南地區:
     
    雲南咖啡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189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從境外將咖啡種帶進雲南,並在雲南省賓川縣的一個山谷裏種植成功。這批咖啡種子繁衍的咖啡植株至今在賓川縣仍然有三十多株在開花結果。
     
    雲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迴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爲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小粒咖啡品種很多,口味都有差異,有的酸度很淡很幽,綿延不絕並擴散到兩腮,伴有清澈的均衡感。有的花香味混合了柑橘風味,很誇張。有的酸度帶有莓果風味,且口感極乾澀。有的是濃郁的麥芽風味,感覺很低調。經典款的咖啡不會特別奪味,各項風味都很強同時又很均衡。早在五十年代,雲南小粒種咖啡就在國際咖啡市場上大受歡迎,被評定爲咖啡中的上品。
     
    雲南咖啡大規模種植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一度種植規模達4000公頃。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目前全省種植面積佔全國面積的70%,產量佔全國的83%,無論是從種植面積和咖啡豆產量來看,雲南咖啡已確立了中國國內的主導地位。
     
    臺灣地區:
     
    臺灣由於自然環境特色,適於咖啡生長,1884年傳入臺灣後,先後於當時的臺北、恆春、臺中、臺東、花蓮、嘉義等地種植,由日治時代配合殖民政策而產生的熱帶栽培作物、戰後得到政府補助經營的潛力作物,到今天與地方文化結合的地方文化產業,咖啡產業的角色隨著臺灣農業經濟與社會發展而轉變。
     
    雲林古坑的荷包山、南投的惠蓀林場、臺南縣東山鄉是目前臺灣比較著名的咖啡產地,種植的多爲阿拉比卡種。臺灣咖啡的質感中庸,酸度不高,又帶有一點藥草味。
     
    印度尼西亞:
     
    代表性咖啡:爪哇,蘇門達臘曼特寧。印尼生產咖啡豆的區域主要在爪哇、蘇門答臘、蘇拉維西等三個島,皆屬火山地形。一般認爲印尼的咖啡豆香味濃厚而酸度低,略帶一點似中藥及泥土的味道。
     
    蘇門達臘(Sumatra)山區出產的曼特寧(Mandheling)世界聞名,質感豐富。爪哇島出產的羅布斯塔(Robusta)豆有獨特的氣味,因油脂豐富而常被用來作爲義式濃縮咖啡的配方之一。 蘇拉維西出產的咖啡則被評爲有特別的草本氣息,深沉而乾淨。
     
    說到印尼的咖啡,一定不能漏了蘇門答臘的高級曼特寧,它獨特的香濃口感,微酸性的口味,品質優越。另外,在爪哇生產的阿拉伯克咖啡,是歐洲人的最愛,那苦中帶甘,甘中又有酸的餘香,久久不散。
     
    特別的是,印尼山間有一種特別的動物叫作麝香貓。因爲它使得印尼出產一種幾乎是世界上最高價的咖啡-麝香貓咖啡。
     
    這種貓喜歡喫咖啡漿果,而堅硬的咖啡豆因爲無法消化最後會被排出來。在經過消化道的期間,咖啡豆經過發酵作用產生了一種獨特而複雜的香味,使得不少饕客喜歡這種具有特殊香氣的咖啡。 但是因爲產量極少,故售價極昂,每磅在數百美元之譜。
     
    印度:
     
    代表性咖啡:季風馬拉巴(Monsooned Malabar)。印度是以飲茶爲主的的國家,但其咖啡生產量卻高居世界前幾名,且兼具羅布斯塔(Robusta)及阿拉比卡(Arabica)兩種,也是幾個同時存在水洗法及日曬法處理的國家之一。
     
    印度咖啡栽種的區域主要在印度南部的西高止山到阿拉伯海間的區域,較知名的有以麥索及馬拉巴等爲名稱銷售的咖啡。
     
    季風馬拉巴是印度頗有特色的一種咖啡,這種咖啡當年因爲由馬拉巴海岸運出口到歐洲的咖啡豆,因船行時生豆長時間受到海風吹襲後使得外觀和口感均有所改變,而變成歐洲人習慣且喜歡的口味。
     
    這後來成爲一種特別的咖啡豆處理手法,咖啡豆採收後,特別將其放置在潮溼的季風中幾個月的時間,使其變爲黃白的顏色且酸度降低,即是我們買到的季風馬拉巴(Monsooned Malabar)。
     
    越南:
     
    代表性咖啡:越南咖啡。越南也是全球前幾大咖啡生產國之一,目前越南絕大多數的咖啡樹都是羅布斯塔(Robusta)種。因爲十九世紀中葉時出現的葉鏽病使得越南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樹被摧毀殆盡,改種的都是耐葉鏽病害的羅布斯塔種的咖啡樹。
     
    羅布斯塔種的咖啡豆具有獨特的香味和苦味,它的咖啡因含量較阿拉比卡爲高。 也因爲萃取比例較高的關你,它常被用來製作即溶咖啡,罐裝咖啡,或是摻合在三合一咖啡中等等。
     
    近年來印度也有開始種植阿拉比卡的咖啡樹,更致力於咖啡生產的事業,不過目前在精品咖啡的市場上還沒有任何發展。 我們談話中常聽到的越南咖啡有時指的是冰滴壼的煮法,和此處所提的咖啡豆種類是不同的事,可別混爲一談喔。
     
    亞洲咖啡豆品牌推薦
     
    前街咖啡烘焙的亞洲咖啡豆:雲南小粒咖啡、也門摩卡咖啡豆、印尼曼特寧咖啡等在品牌和品質上都有充分的保證。而更爲重要的是,性價比極其高,一包半磅227克,價格只是80-90元左右。按照每杯手衝咖啡15克粉來計算,一包可制15杯咖啡,每杯單品咖啡僅需要6元左右,對於咖啡館出售動輒幾十塊一杯的價格來說可謂性價比極高。

前街咖啡:廣州的烘焙店,店面小但豆子品類多樣,能找到各種出名不出名的豆子,同時也提供網店服務。https://shop104210103.taobao.com

 

2018-09-03 09:39:5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