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旺達就像生活中接觸到的某位個性鮮明的朋友,乍一接觸會因爲對方過於鮮明的個性敬而遠之,但真正瞭解對方之後,反倒會被他獨特的氣質所吸引。盧旺達就是這樣一個極有個性的傢伙隨着各方面對盧旺達咖啡的改進和提升,其品質也有了質的飛躍。在08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所舉辦的COE大賽中,盧旺達阿諾美加極品水洗波旁,擊敗了牙買加藍山1號和蘇門答臘曼特寧G1特選,衛冕冠軍。盧旺達咖啡以其優良的品質在咖啡世界中爭得了一席之位,贏得了更多的矚目盧旺達咖啡多爲水洗處理法。水洗處理法首先會將成熟的咖啡果進行清洗和浮選,然後除去外果皮、果肉以及部分果膠層,隨後將咖啡送入發酵池,將剩餘的果膠層發酵去除乾淨再送入晾曬場進行乾燥處理,使水分含量達到約13%。上圖中的咖啡均放置於非洲棚上進行晾曬,以避免咖啡沾染泥土的雜味,晾曬時通風效果更好,規避發黴的情況發生。晾曬過程中咖啡農也會將豆子定期翻動,讓晾曬更均勻,同時會揀選出品質不好的豆子捨棄盧旺達自殖民時代起便開始種植咖啡,雖然農作物以咖啡爲主,但盧國所產的咖啡品質並不突出,咖啡世界中的地位低微,鮮少有人問津。盧旺達種植的咖啡品種多爲波旁種,有“千丘之國”之稱的盧旺達擁有高海拔的山地環境和肥沃火山土壤以及豐沛的降水量,有着利於咖啡樹生長的氣候。品種的優勢加之優良自然條件,本應該生產出品質上乘的咖啡,但爲什麼其咖啡品質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呢?原因就出在了後期的處理環節上。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會降低咖啡的品質,白白犧牲了掉許多好風味。採收、種植、處理、分級、運輸等幾個環節都會直接影響到咖啡生豆的品質,其中某一環節的把控力的缺失都會成爲造就好咖啡的絆腳石。
咖啡果實在採摘後需要儘快運送到處理廠進行處理,但因其國內設施匱乏,無法在第一時間對果實進行處理。果實在被採摘後堆積在一起,因缺乏通風會持續發展加速發黴和腐爛,腐敗的果實會影響咖啡的品質,出現瑕疵風味。
而近些年的盧旺達在咖啡的生產加工環節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咖啡果經由人工採摘;全國各地咖啡設立咖啡生產合作社,對咖啡農進行技術上的指導;咖啡農在採摘後儘快送往咖啡處理站進行清洗和篩選,挑選成熟優質的咖啡果進行加工
盧旺達人自殖民時代起便開始種植咖啡,但直到1999年,其產物仍被歸爲C級以下、在全球市場中
乏人問津。品質欠佳的原因是農人沒有清洗咖啡豆的固定程序,也沒有及時將咖啡果按規格加工。買家以每公斤0.33美元選購咖啡豆,農人們靠着低價賺得的微薄利潤維持溫飽,但仍處於貧困狀態。
1999年,220戶咖啡種植者爲解決此病端,於馬拉巴一帶(從前布塔雷省的一部分)組成了公會。公會成員中,許多農人因1994年集體屠殺而與親人天人永隔,也有的丈夫入獄,或因被指控參與屠殺,而被押至傳統噶卡卡法院(gacaca)面對審判。他們爲公會取名“阿巴烏札姆甘比”(Abahuzamugambi),在盧旺達語中指的是“齊力合作以實現目標的人們”。農人們希望藉着成立此公會,能直接與吉佳利的出口商合作,取代原先透過中介運輸公司、被層層剝皮的方式,進而提高收益。農人們分配其利潤,並將其用於購置工具、肥料與種子上,以增加產量。
2000年,馬拉巴市長向位置鄰近於布塔雷市的盧旺達國立大學(UNR)請求發展援助;隔年,盧旺達國立大學協助成立了聯合加強盧旺達農業合夥計畫(PEARL)。PEARL計劃同時也得到了數個組織的支援: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密歇根州立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另外許多盧旺達組織,包括盧旺達國立大學、國家農業實驗所(ISAR)與吉佳利理工管理學院(KIST)等,亦投入計劃中。2001年二月,PEARL着手與阿巴烏札姆甘比合作改良咖啡品質,以滿足美國專業咖啡市場的標準,進而將咖啡銷往美國。
馬拉巴咖啡農人首要解決的問題是設立一座清洗站。咖啡果在摘取後十二小時內,必須運至清洗站洗去咖啡豆外皮下所被覆的糖,否則咖啡的風味將大爲受損。2001年七月,靠着UNR、盧旺達文化工業部(Office des Cultures Industrielles du Rwanda,OCIR-Café)、ACDI/VOCA與ISAR所資助的資金,他們在塞倫布區(Cyarumbo)靠近主要道路處,建立了第一座清洗站。但清洗站一直遲至收穫季節方纔啓用,因此當年收穫中僅有200公斤(441磅)受到洗淨。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2002年清洗站升級,以供應更多咖啡的加工。ACDI/VOCA負責提供資金,修築引入胡葉山(Mount Huye)礦泉水、幫助提高清洗站效率的管線。管線於2002年三月啓用。
2002年的收成季節,盧旺達引進了新的認證制度,以確保運送至清洗站的咖啡豆維持適當的品質。阿巴烏札姆甘比約有一半的會員通過認證,合作社得以在歐洲與北美洲的專業市場中尋找買家。
被世界認同
馬拉巴咖啡豆是根據品質進行人工挑選與分類
馬拉巴咖啡豆是根據品質進行人工挑選與分類
PEARL帶了咖啡專家到盧旺達,負責維繫與賣方--美國路易西安納州的公衆咖啡公司(Community Coffee)--間的接觸,並將樣本寄至路易西安納州。2002年六月,公衆咖啡的代表到訪馬拉巴。當時,亦是現任的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代表政府聲明此方案的重要性。公衆咖啡以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每公斤3美元,買下了18000公斤(40000磅)的馬拉巴咖啡豆。咖啡豆被運送至路易西安納州,並於當地進行烘焙、使用於該公司的精緻咖啡。這也是第一份美國烘焙公司與非洲咖啡合作社之間的直接契約
盧旺達的風味,對於一開始對盧旺達的認知出現的偏頗表示慚愧。還記得最初接觸咖啡時,進行嗅覺訓練對36味聞香瓶中的3號十分牴觸,聞到甚至會有想作嘔的感覺。於是在主觀上總愛把類似青草的味道自動腦補爲青豌豆聞香瓶的味道。由於品鑑和製作經驗不夠,會主觀地把盧旺達具備的青草、類似薰衣草香的香氣列爲自己牴觸的味道。所以當製作盧旺達時嗅到它有的個性薰衣草香,咖啡饞蟲就又縮回了胃裏。但隨着品鑑和製作經驗的提升,對於具備個性香氣的盧旺達又有了新的認知。
在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前,爲了對盧旺達有更客觀的評價,又特地用杯測的方式對其進行品鑑。烘焙得當的水洗盧旺達,其幹香具備烤花生的堅果特質,伴隨香料和木材香氣。溼香薰衣草、青草芳香濃烈,溫度下降一點後水果般的甜度上升,薰衣草味下降。口感乾淨且醇厚度高,回韻好,香氣持久。酸度較爲柔和,整體感覺飽滿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