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名稱:田口護的咖啡方程式
作者:田口護 旦部幸博
譯者:黃薇嬪
出版:積木文化
購買途徑:萬能淘寶~
田口護先生,喜歡咖啡的同好們應該不會陌生了,但凡對咖啡有些深入的瞭解,老先生的着作基本是藏書必備,前有《咖啡大全》,繼而《精品咖啡大全》,現在是“大全”系列的第三本,即爲本作。
不若前二本,16開的體格,拿在手裏便頗具氣勢。本書的體型回覆常見的接近32開大小,平裝,終於可以隨意抓在手中,找個任意舒適的姿勢來研讀了。話說之前的精裝本,逼格好高,不過就適合端坐正讀,若然偶爾偷個懶,想要躺靠在沙發之類的地方閒讀,首先得有極好的臂力,關鍵還有不小心睡着了被書砸傷的風險,-_- !
這下終於可以放肆閱讀了o(∩_∩)o
說內容。
本書適合:
1、 對咖啡的“從種子到杯子”(from crop to cup)有全面瞭解的TX。
2、 對咖啡烘焙及萃取擁有實踐經歷的朋友。
3、咖啡初學者,如果足夠自信,能夠一邊閱讀,一邊常常停下來查資料,知識性的內容沒有太大問題,難點可能會在缺乏操作經驗,某些內容理解起來有些困難。
閱讀提示:
1、萃取部分,以手泡咖啡爲主,很少涉及意式機。
2、本書的內容更多是建築在前兩本大全的基礎上,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3、無飲品配方、無器具使用方式講解、無知名生豆產區介紹。
4、繁體,豎版,從右往左。
書籍看點:
1、 作者
現有的咖啡書籍,拋開跟風一類的咖啡雜書,再拋開“勵志”風格的“傳記”故事書,從咖啡知識方面而言,內容較好的書籍,作者基本上分爲兩類:一類是咖啡業界人士,本身奮戰在咖啡一線,寫出來的東西實際、真實、可參考;一類是咖啡愛好者,雖不直接投身行業,但是多年的積累與學習,也能激揚文字。
行業人士強於實踐,而科學理論是軟肋;學者型的跨界愛好者作家們,長於知識講述,實際應用方面,基於愛好的操作經歷,略顯短板。
這本新作,田口護先生,背景不必再贅述了。合着者,旦部幸博先生,職業是醫學博士,業餘興趣是咖啡,以研究課題的理論分析能力來愛好學習咖啡。
咖啡實踐+科學理論,這下可以對接了。
貌似合着,實際,本書內容還是以田口式的講述爲主,旦部先生好像節目裏的點評嘉賓,只在某些需要科學理論支撐的地方發聲。
這樣的合作方式其實蠻好的,畢竟熱衷於研讀科學論文的朋友大概不多。
2、內容
框架清晰,三大部分,生豆、烘焙、萃取,主題鮮明。
全書按照“從種子到杯子”的脈絡來行文,對關乎咖啡品質的各個環節描寫的比較細緻。
既有前兩本大全的知識普及,這一本的內容比起論述的廣度,更多地是在一些從業人員可能關心的細節上,給出了一些相對深入和詳細的解釋。
1) 以生豆部分爲例
普通書籍在講到精緻方式時,多數停留在精緻方式分類上,再詳細點的會簡單概括一下幾種方式的利弊。
在本書的講述中,不僅文字方面比較詳細的介紹了各個精緻方式的歷史淵源,也涉及到了優缺點出現的緣由,更有細緻的多個對比圖表,清晰明瞭。
2) 烘焙環節
不再像一般書籍,需要展示一般烘焙進程及基本操作,而是默認,讀者已經具備基本烘焙常識,筆墨更多用於烘焙過程的分析。
不像大全系列中,會單獨針對系統咖啡學的分類豆,做比較詳細的分類講述。而是着眼於生豆烘焙的整體進程來進行物質及味道變化方面的描述,設計到具體環節,再結合生豆類型作解釋。
烘焙部分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強調了“脫水”的重要性,涉及到相關物質及味道的表現,值得細讀。
3) 萃取章
如前所述,萃取部分,以手泡咖啡爲主,拿來對比分析的更多地是法蘭絨過濾,也少許涉及賽風(虹吸)、法壓、愛樂壓、意式。
只拿出萃取部分的三個小節標題,“萃取方法與味道香氣的關係”、“各萃取工具的味道香氣差異”“溫度的差異”,相信咖啡客們的閱讀神經就已經被觸動了。
不過,其實,作者並沒有揭祕什麼操作訣竅,更多地還是歸納講述一些原理,甚至,有些原理對多數咖啡學習者而言太過平凡,比如研磨度、水溫對味道香氣的影響。
4) 圖表
本書的圖表是一大特色。
不同於以往書籍,配圖很多都是風景或咖啡相關實景圖。本書的圖表可是需要花費大力氣來閱讀的,涉及到許多科學名詞不算,還非常挑戰讀者的邏輯分析能力,到底是醫學博士的水準。
5) 彩蛋
SCAA的味環詳解。圖文並茂。
目前,現有咖啡書刊中,恐怕是最清晰、最直觀的版本了。
已有正版在手的同學請無視。
又,提及,the world atlas of coffee,一書的中文版將於2016年1月出版。
閱讀建議:
重複閱讀。
重要的話說三遍。
這本書的內容想要喫透,恐怕不止三遍。
建議圖文分開閱讀,前面也提過了,這本書的圖表,多數信息量大,一上來就圖文結合,等把圖表的內容捋順了,文字講到哪裏搞不好要混亂了。
高智商同學請無視。~
圖表是配合解說文字的,即使暫且掠過,也不會嚴重影響文字的理解。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