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波旁尖身咖啡豆產自法國著名火山島留尼汪島,咖啡豆外型狹長、兩側尖突,故有波旁尖身之稱。此豆種花果香氣明顯,後勁混合柑橘與奶油風味醇厚,低咖啡因與溫潤口感如同品味老茶順口不膩,曾被波旁王朝路易十五譽爲“世界上最棒的咖啡”而聲名大噪。
波旁 BOURBON
(法語:BOURBON)是一種以阿拉比卡咖啡波旁栽培種咖啡樹所產出的咖啡。
波旁咖啡最初栽種於留尼汪,當地在1789年前也被稱做波旁島(LE BOURBON)。
其後來被法國佔領,以與非洲大陸與拉丁美洲相連,其現在亦是兩個全球最普及的阿拉比卡咖啡生產地之一,波旁咖啡通常生產於海拔3500至6500英尺(1062–1972米)波旁種,原生於印度洋的波旁島(現稱留尼汪島),是鐵皮卡(TYPICA)突變產生的次種,與鐵皮卡同屬現存最古老的咖啡品種,綠色果實成熟時會呈現鮮紅色,而黃波旁種則是波旁種與其他品種雜交而出。
因其產量較低,且較爲不耐風雨,未被廣泛種植。但是種植在高海拔地區時,會有極佳的風味表現,近年來較爲常見。
18世紀的留尼汪島(波旁島)曾出現過一種因豆形狹長、兩端尖起而被稱作“
波旁尖身”的變種咖啡豆,雖然產量極其稀少,但其迷人香氣與優雅的甜味卻讓它快速在法國的王公貴族間流傳開來,據傳路易十五也是被它所俘虜的愛好者之一,文豪巴爾札克在寫作時更是咖啡不離手。
但隨著時光更迭、氣候變遷以及病蟲的危害等因素,產量原本就不多的波旁尖身自1942年起就沒有從留尼汪島出產的官方紀錄。絕跡長達半世紀以上的時間,
波旁尖身成了流傳在咖啡界傳說中的,更一度被咖啡迷們認爲是已經絕種的傳奇逸品。直到1999年,日本的UCC團隊踏上了這片土地。
在法國國立農業研究開發中心的協助之下,UCC成立了在國際間進行咖啡調查研究的專家團隊“農事調查室”,開始逐步驗證波旁尖身的存在,並在長時間的踩點調查後,終於找到適合培育種苗的夢幻咖啡樹,隨即展開了一連串的覆育相關工作。
爲尋找最合適的生長環境,UCC總共在87個農園區裏畫了107塊土地進行試種。對土壤質地敏感的
波旁尖身咖啡豆非常難以存活,不僅需要時時刻刻細心照料,從樹苗栽種到收成更需耗時三至五年的時間,覆育難度遠遠超過初始時的想像。而在2006年,他們終於收穫了第一批“絕跡多年”的咖啡豆,正式在歷史上刻畫下覆育成功的紀錄。
這款消失多年的豆種一出產就驚豔了整個咖啡界,初入口時的桂花香與柑橘酸味,搭配如太妃糖般的細緻甜感同時於口中蔓延,澄澈透亮的口感,營造出多層次的風味與餘韻,再加上其遠低於其他品種的咖啡因含量(僅有約0.6%),可稱爲天然低咖啡因樹種,
波旁尖身一復出就成爲了注重健康的咖啡愛好者首選。
在巴西衆多咖啡品種當中,黃波旁是品質相當傑出的變種之一,一般的波旁會由綠轉黃而變紅,但黃波旁外觀則只會停留在黃色,生長於環境高海拔並經水洗處理的黃波旁風味絕佳。
香氣具有淡淡的柑橘香,均衡柔順的酸度,含有濃郁豐富的水果韻味和榛果風味。這款咖啡豆性價比極高的一支,它獨到的甜感和厚實度比起一般巴西常用的咖啡豆好。
波旁種,原生於印度洋的波旁島(現稱留尼汪島),是鐵皮卡(Typica)突變產生的次種,與鐵皮卡同屬現存最古老的咖啡品種,綠色果實成熟時會呈現鮮紅色,而黃波旁種則是波旁種與其他品種雜交而出。因其產量較低,且較爲不耐風雨,未被廣泛種植。但是種植在高海拔地區時,會有極佳的風味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