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製作 第三波咖啡改革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精品咖啡學 > 2024-06-03 10:04:52

  手衝咖啡作爲“第三波咖啡改革”的新寵,成爲咖啡師們表現個性化的方式,不同的咖啡師用手衝萃取表現他們各自對咖啡的理解,這裏沒有統一性,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一切取決於味道的表現,就像做餐一樣重口難調。日本的手衝咖啡雖然有較爲悠久的歷史和沉澱,各家風格亦不相同,也吸引了不同口味的客戶。所以,找到咖啡師自己喜歡的方式,萃出自己的個性纔是首要的,其次再去感染客戶,培養客戶的口味。但是,不論如何,只有徹底理解影響手衝咖啡萃取的因素,才能做出一杯完美萃取的咖啡,才能不至於拿到一款好豆子時,因爲自己的萃取失敗而遭受客戶不滿的評價。那麼影響手衝咖啡風味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有關影響手衝咖啡萃取的幾個因素,通過專業的學習和製作訓練,培養咖啡師對咖啡萃取的各個因素的控制,下面就是影響手衝咖啡萃取的13大因素:

  1.水質

  2.水溫

  3.咖啡豆

  4.粉量

  5.研磨度

  6.布粉

  7.手衝壺

  8.濾杯

  9.燜蒸

  10.沖泡水流

  11.萃取量

  12.預熱

  13.咖啡師

  【水質】目前製作咖啡用的水有以下幾種:純淨水、淨水和軟水。純淨水是不含有其他任何溶質的,因此溶解力更強,在沖泡咖啡時就會萃取出更多的咖啡粉內的物質。淨水也可以理解爲礦物質水,是去除了細菌、氯氣等異色異味的有害物質,留有礦物元素的水,這種水在萃取時比純淨水的溶解力弱一些,同時水中的礦物質對咖啡的風味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因此不同的礦物質水萃取咖啡的風味也有細微的差別。軟水就是經過軟水器過濾後的水,是不含有鈣鎂離子的,但目前一般都採用鈉離子置換的方式進行軟化,因此水中鈉離子含量會很高,萃取出來的咖啡容易偏鹹。

  【水溫】水溫的調節對咖啡的萃取是顯而易見的,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烘焙度越深的咖啡,萃取時採用的水溫越低;越新鮮的咖啡,萃取時採用的水溫越低;研磨越細的咖啡,萃取時採用的水溫越低。而水溫的範圍一般在80—96℃。

  【咖啡豆】包含生豆產地、烘焙度和新鮮度。產地決定了這款咖啡可以達到的高度,好的烘焙則將這種高度表現出來,新鮮度則決定了你是否將本來可以有的風味全部都留了下來。因此,一杯風味絕佳的咖啡豆一定離不開這三個因素。

  【粉量】粉量的多少其實不僅僅是影響最終的萃取量,如果簡簡單單地以爲10g粉萃取出160g咖啡,20g粉萃取出320g咖啡,那就大錯特錯了。粉量除了影響萃取量,還會影響悶蒸效率、悶蒸水溫、萃取水流、萃取速度等,最終對萃取率產生影響。根據筆者的萃取經驗,一般情況下,粉量越多,越容易萃取不足。

  【研磨度】咖啡烘焙後細胞結構發生變化,出現很多空腔,氣體充斥在內,其中就包括衆多的香氣成分。而研磨度決定的其實就是萃取的難易程度,研磨度越細,咖啡味道越容易被萃取出來。那麼我們就要根據咖啡的烘焙程度和新鮮度來確定大致的研磨度,再根據萃取結果進行調整,爭取達到萃取的平衡性。

  【布粉】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環節,因爲手衝的布粉沒有意式的布粉顯得那麼重要,但也是決定萃取一致性的關鍵因素。首先粉面的平整性決定了悶蒸和萃取的均勻度;其次,有人喜歡頓一頓濾杯,使布粉密度增加,這樣做會對萃取水流和萃取速度產生影響。一個好的布粉習慣將會減少咖啡師每次萃取結果的誤差。

  【手衝壺】目前市面上手衝壺的林林種種,到底該如何選用手衝壺,很多咖啡師對此並沒有較爲客觀的理解。手衝壺之間的區別無非有以下幾點:第一,保溫性,以最經典的kalita細嘴宮廷壺爲例,由於上蓋處採用收口設計,在萃取時的失溫會更少,要比Tiamo帶溫度計的那款少失溫3-5℃,能夠帶來更穩定的水溫。第二,水流,無疑是長嘴細口的水流更細更均勻,但在萃取後段需要加大水流時也顯得有點力不從心,相反的壺則在水流控制方面需要更多地操作經驗。第三,材質,陶瓷的保溫性是比金屬要好的,但有的金屬壺做成雙層的,裏面是空的,這樣的話保溫性就會更好一些。同時在預熱時會比陶瓷的更迅速。

  【濾杯】經驗豐富的咖啡師都知道,不同的濾杯是需要不同的萃取手法的,且對同一款豆子的風味表現也是不一樣的,這就要講到濾杯的溝槽和出水孔的設計了。溝槽越長越深,其排氣性和暢水性越好,不容易出現悶蒸時的火山泡,萃取出的咖啡口感比較順滑,容易表現出咖啡優質的酸度;相反則萃取出的咖啡口感更加厚重,容易表現出咖啡的甜度和回甘。而出水孔越大越多,其萃取速度越快,更適合烘焙度深的咖啡。

  【悶蒸】這裏要注意兩個點,一是悶蒸的水量,二是悶蒸的時間。悶蒸的水量一定要恰到好處,以剛剛滴出幾滴爲好,恰當的水量有利於對所有咖啡粉的充分悶蒸。特別要注意的是,靠近中間的粉層厚,周邊的粉層薄,因此悶蒸注水時中間適當多注一些,保證能夠浸溼下層的咖啡粉。悶蒸的時間則要根據烘焙程度、粉量、水溫等因素來決定。一般來講,悶蒸時間越長,萃取出的物質越多。

  【沖泡水流】我們所熟知的通常分爲一次性注水和三段式注水,這兩種方式其實是適用於不同的濾杯的。V60由於排水太快,更適合三段式注水,否則容易萃取不足。而kono和melita則更適合一次性注水,否則容易萃取過度。而水流的高度帶來的衝擊力會攪拌咖啡粉,會加強萃取,而且容易注入氣泡,爲了減少不穩定性,我們一般要以像按摩一樣的力道注入熱水,這樣咖啡粉會更舒服一些。還有就是畫圈的速度,也會產生攪拌作用,想要你萃取出的咖啡更加醇厚飽滿又不知萃取過度的話,還是靜下心來穩穩注水吧。所以說,手衝咖啡也是能夠修身養性的一件樂事。

  【萃取量】即最終得到的咖啡量,是影響咖啡濃度的重要因素。金盃萃取的濃度範圍是1.15%-1.35%,但是根據不同客人的口味,其濃度差別可能會更大一些。在達到黃金萃取率的基礎上,調整萃取量只是對咖啡濃度的調整,咖啡的風味是不會改變的。切忌爲了達到萃取量,明明已經達到黃金萃取率了卻還在注水,最終導致了萃取過度。

  【預熱】不論用什麼器具製作咖啡,各環節的預熱是必不可少的,咖啡師應養成固定的習慣,這裏不再贅述。

  【咖啡師】咖啡師的習慣不同、偏好不同,也會給咖啡的萃取帶來不同的結果,但是隻要養成固定的萃取習慣,將此變量儘可能地固化,就更有利於得到穩定的味道,還可彰顯個性。

2015-10-19 18:01:3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