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顆咖啡豆 都需經過篩選分級與查驗

作者:食力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9 10:12:25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臺灣的咖啡豆有95%都來自海外,衛福部食藥署在海關進行邊境查驗時,將農藥殘留與赭曲毒素列爲咖啡豆抽驗項目。 一般咖啡豆到加工後,都會依照產地、生廠高度、顆粒大小等進行分級。
 
  撰文=林正文
 
  每一杯黑色濃醇的咖啡,都來自於咖啡豆研磨萃取,咖啡豆本身的品質,影響入口的風味。臺灣的咖啡豆有95%都來自於海外,根據衛福部食藥署2014年食品邊境查驗年報手冊,臺灣自國外進口咖啡數量爲3.2萬公噸,與2006年相比,成長二倍以上。但官方數據統計更新較慢,臺灣咖啡協會理事長吳怡玲指出,咖啡豆的進口數量年增率幾乎超過30%,粗估近十年來,臺灣咖啡進口數量至少成長2.7倍。
 
  臺灣進口咖啡來源多達73國,報驗批數前5大國分別是日本、美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由於來源相當多元,爲了做好基本食品安全把關,食藥署在海關進行邊境查驗時,農藥殘留與赭曲毒素是咖啡豆的抽驗項目。
 
  赭曲毒素(Ochratoxin A)是由青黴菌與麴菌所分泌的二級代謝產物,具腎臟毒性、免疫抑制性、致癌性等,屬2B類致癌物。赭曲毒素黴菌普遍存在於大自然中,其中以黃豆、花生、玉米、咖啡豆等農產品如果保存不當,在高溫多溼的環境下就容易受到赭曲毒素的污染,赭曲毒素若是長級積累在人體內,可能造成腎、肝等病變。 因此如果有經常大量飲用咖啡的人,需特別留意。
 
  不過從咖啡豆加工製程來看,咖啡果實經過加工至生豆含水量僅剩12%,而烘焙過後的熟豆,含水率更是在5%以下,在乾燥狀態下存放,不易發黴。不過,咖啡豆若在海運過程受潮或是存放不當,仍會有產生赭曲毒素的風險。吳怡玲就曾在七八O年代時,看過海運途中受潮,導致大量咖啡豆變質,仍能通關銷售的情況。不過這樣的問題在咖啡協會與業者的積極宣導下,已不復見。
 
  國內的大型咖啡進口商,都有咖啡倉儲空間,以吳怡玲任職的金車咖啡爲例,存放大量生豆的倉庫裏至少有三層樓高,目的就是保持空氣流通,如果遇到多雨季節則有專人負責維持倉儲溼度,維持咖啡豆存放品質。而有鑑於消費者對於咖啡豆品質的要求愈來愈高,金車咖啡則正在興建具有冷藏空調設備的咖啡倉儲,讓咖啡住進冷氣房,讓品質風味維持最佳狀態。
 
  至於,咖啡豆是否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吳怡玲走訪世界各大咖啡生產國發現,多數爲貧窮落後的國家,農民施用農藥不符經濟效益,而且咖啡果實經加工處理後,殘留農藥的機率極低。而食藥署歷年的咖啡抽驗結果,不合格率極低。
 
  不過,也有咖啡業者透露,咖啡邊境查驗是“抽樣”,並非逐批檢驗,運氣不好仍有可能喝到瑕疵豆。因此許多業者購買生豆後,會在烘焙之前,再進行人工篩選,確保豆子品質。甚至有些人會認爲,沒有經過人工篩選的大宗商業用咖啡豆,摻混瑕疵豆機率高,品質相對較差。
 
  吳怡玲認爲“要經過人工挑豆纔是好咖啡”的觀念並不適用於一般大衆,一般而言,會需要人工挑豆的咖啡,通常是品嚐少量生產的精品咖啡,以及參與咖啡競賽時用來杯測的咖啡。一般咖啡豆到加工後,都會依照產地、生廠高度、顆粒大小以及樣品中的不完善數量(包含碎豆、卵石或樹枝等)進行“分級”(grading)。
 
  而且現在咖啡豆自動化篩選,已從利用紅外線辨識,進步到色選機,生豆進入導槽後,色選機會依照設定,將不符顏色設定的缺陷豆從豆流中吹出,經過色選的豆子,也還會經過輸送帶再進行人工篩選挑出明顯的瑕疵豆。因此在選豆子時,廠商只需確認樣品豆是否符合分級,因爲經過分級的豆子自然有相對應的品質,在後續烘焙飲用時,無須過度擔心。

2017-05-01 13:56:44 責任編輯:食力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