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細粉」咖啡是否該篩粉呢?篩網處理咖啡會更好喝嗎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6 20:18:35

很久以前就有人會用篩網把磨好的咖啡粉篩一下再開始衝煮。當時主要的原因是咖啡磨的品質不夠高,磨出來細粉比較多,簡單篩一下細粉能避免咖啡衝煮中細粉過粹產生的雜味兒。

 

以前去日本人開的咖啡店,也看到他們在磨粉後會稍微篩一下細粉。最近這一年多沒再見他們做這個步驟了,不清楚什麼原因。

2013的世界手衝咖啡比賽冠軍澳大利亞的Matt Perger在決賽時就帶着曬網上場的。不過,他是從衝煮理論來談的。以往我們公認的咖啡衝煮萃取率是在18%~22%之間,而Matt上場時跟裁判說,他要做的咖啡萃取率達到了23%,但是依然好喝。因爲他會用曬網曬去細粉再衝煮。

Matt 認爲以往我們公認的22%萃取率是因爲我們沒有去考慮咖啡磨粉中產生的細粉干擾,正是這些細粉在衝煮中過粹最後影響了整杯咖啡的味道。(當時在看這段比賽視頻時立刻就推斷他最後會拿冠軍,因爲WCE的各項比賽一貫推崇有觀點有想法能對業界帶來影響的選手)

 

約翰私房咖啡做了個小試驗,對篩網的作用對最後成品的影響還是相當滿意的,做一個小總結吧!

對於經常在家喝咖啡的朋友,估計對於各式各樣的磨豆機肯定不會陌生,目前市面上有Mazzer、小飛鷹、小飛馬、solis 166、rancilio rocky、楊家900n、大飛鷹等等,每臺磨都由自己的優勢,有的是性價比、有的是功能性。但無論哪臺,在這個階段似乎都不能解決磨粗粉時細粉的問題。

 

很多朋友好像都有一種錯覺,感覺磨粗容易,磨細不容易,但殊不知,對於磨粉來說,磨粗粉達到均勻並不夾雜,或者說少夾雜細粉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些細粉就是在沖泡過程中(手衝、虹吸、法壓等)造成雜味或是過度萃取的禍源。

所以今天使用新買的30目篩網把磨出的粉過篩,想去品嚐一杯口感純淨的咖啡。(注:30目就是每平方釐米面積上有30個孔,這是個標準單位)

咖啡豆:肯尼亞AA 使用磨豆機:Mazzer Super Jolly

烘焙度:中深 沖泡方法:V60 01 濾紙 手衝

使用粉量:26克

下圖左側是沒有通過30目篩網的咖啡,右側是過了30目篩網的細粉

 

圖片來源:約翰私房咖啡

近距離特寫:30目篩網的細粉 vs 30目的粗粉

 

圖片來源:約翰私房咖啡

使用篩出的30目粉製作手衝,得到大約200毫升咖啡。這杯咖啡完全呈現出了一種不同的味道,似乎和原來的肯尼亞是個孿生姐妹,原來的狂野平靜柔美了許多,在口中非常清澈,果酸明顯卻不躁動,淡淡的甜混着濃郁的花香,如果你不仔細品嚐似乎苦味已經消散,只有你在回味中,淡淡的苦味纔會呈現,這苦和整體的甜香又相互照應,非常和諧。

 

圖片來源:約翰私房咖啡

當然去除了細粉,其實這杯咖啡也丟失了些東西,首先濃郁度較之差了些,醇度和持久度也相應的減弱了不少。但是估計很多咖啡友接受不了的是篩粉造成的“浪費”,下圖可以看見,篩粉會篩掉大約1/4的粉量,雖然左右兩側是同樣的粉,但是左側可以是“清澈”而右側則可能“污濁”。

 

圖片來源:約翰私房咖啡

其實做這個小實驗,並不是說大家一定要把所有的細粉都篩掉,估計平時生活中,沒有人會這樣“精準”,也確實沒必要如此“精準”。我只是想說,粉的磨度,均勻度是會影響咖啡的味道的,大家可以嘗試不同的研磨程度,讓同樣一種豆子在你口中呈現出不同的味道吧。(來源:@約翰私房咖啡的博客)

爲什麼會這樣呢?

因爲篩粉可以把過細的粉慮掉、從而得到粒徑的基本一致,達到相對均勻的萃取,所以每個粒徑(每粒咖啡粉)輸送的味道大致相同,最後得到的一杯咖啡很順滑、乾淨、層次感分明的咖啡。

 

製作一杯的咖啡,磨豆機有多重要?

在咖啡業內有這樣一個定義:磨豆機比意式機更重要。專業咖啡店尚且如此認識,那麼在家庭若要製作出一杯合格的精品咖啡,咖啡磨豆機是應足夠引起大家重視的。做咖啡本身就是會有很多的影響因素,有輕有重,比如咖啡粉、比例和水溫等。

舉例說明下用質量差的磨豆機磨出的粉,粉末粗細不均,有大粒有小粒,一股熱水衝下去的時候,三分鐘之內,顆粒大的還沒萃取完,顆粒小的萃取過度;容器裏的咖啡粉分佈不均,粗粉較多的一邊,高水溫下會萃取過度;細粉較多的一邊,低水溫下會萃取不完全。這個概念同理於所有制作咖啡的方法,不管是需要研磨什麼粗細程度的咖啡。萃取過度會使得咖啡變得舌尖發麻的苦澀,萃取不完全會使得咖啡風味極少,只剩下酸

所以一臺能夠把咖啡粉研磨到幾乎每一粒都粗細均勻的磨豆機該是有多重要

那麼什麼是一臺好的磨豆機呢?有些懂行的朋友會說:研磨均勻的磨豆機。實際上,完全均勻的咖啡研磨是不存在的,目前任何一臺咖啡磨豆機所研磨出的咖啡粉都是有粗粉、中粗粉、中細粉、細粉、極細粉構成的。這些不同顆粒尺寸的咖啡粉在咖啡萃取過程中擔當着不同的角色,有些是形成醇厚度的,有些是用來展現風味的。所以即便有完全均勻程度的磨豆機,其製作的咖啡,風味上是非常平乏的。如果您有機會使用不同目數的粉篩,將研磨後的咖啡粉分別過一遍粉篩後再製作,其效果就一目瞭然了。

 

還有另外一點是磨豆機在運作的時候做產生的其他反應:生熱、殘粉……這些都會影響到研磨的好壞。

 

咖啡研磨最關鍵的重點是以下幾條:一、研磨度要均勻;二、儘量少產生摩擦熱;三、儘量避免細粉;四、選擇適合萃取法的研磨度。

(一)研磨度要均勻

研磨度不均衡對咖啡口感帶來的劣化是致命的,咖啡萃取法則是“研磨度越細苦味越強酸味越弱,研磨度越粗苦味越弱酸味越強”。

(二)儘量少產生摩擦熱

磨豆機在工作的時候,會產生熱量,摩擦產生的熱量會顯着損害咖啡的香氣和風味,磨豆機的轉速越快發熱量越大。

(三)儘量避免細粉

細粉對咖啡萃取帶來的影響甚至比摩擦發熱更大,磨豆機在工作的時候產生的高溫和靜電會讓細粉附着在磨豆機內部和通道里,氧化酸敗後的殘粉在下次研磨時會混入新的咖啡粉中,造成口感劣化,不但是咖啡液渾濁不堪,還會帶來令人不悅的苦味和澀味甚至是臭味。

所以,正確選擇磨豆機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哦 !!!

2017-05-08 14:46:36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