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 | 咖啡樹的生命旅程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7:33:53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咖啡
 
  作爲茜草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一種園藝性多年生的經濟作物。咖啡樹的一生一般分爲這幾個階段:
 
  (一) 幼苗期
 
  幼苗期是從種子(或插條、嫁接)發芽到苗木出圃的一段時期(苗圃育苗的階段),大約0.5-1.5年的時間。在咖啡種子播種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萌發過程後子葉開始出土,大約要經過30-100天,其時間的長度與溫度和溼度有很大的相關性。萌發後須將子葉苗移到營養袋中育苗,需要3-12個月方可出圃。
 
  (二) 幼樹期
 
  幼樹期指從定植到投產之前的這段時間,大約2-3年。這段時間的主要特點是營養生長旺盛,每年可抽繩6-8對一分枝,以根、莖、葉生長爲中心,地上和地下部分迅速擴展,形成理想的植株結構,爲投產做準備。
 
  (三) 初產期
 
  初產期指開始投產到盛產來臨的這段時間,這一時期咖啡開始進入生殖生長,咖啡樹營養生長旺盛,養分需求量很大。
 
  (四) 盛產期
 
  在初產期後1-2年左右即進入盛產期,咖啡樹一般3——4年纔會開花,約在每年2——3月,外觀和氣味與茉莉花相似,開花時緊生於樹枝呈簇狀,花期3——5天。花開後,便結出綠色小果,幾個月後成熟變紅成爲可採摘的熟果。
 
  成熟的果實外皮呈紅色,由於形狀和顏色與櫻桃相似,很多地方稱成熟咖啡果實爲咖啡櫻桃(coffe cherry)。在鮮紅的外果皮下,是果皮、果肉及一種甜甜的黏黃物質包住咖啡豆。
 
  管理妥當可持續30年左右。
 
  (五) 衰老期
 
  生長量逐年下降,經濟壽命臨近結束,咖啡樹預示着進入了衰老期。其壽命長短與氣候、土壤、管理水平密切相關,仍有百年古咖啡樹可以開花結果。
 
  咖啡樹種植需要什麼條件?
 
  咖啡樹的原產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咖啡樹在植物學上,屬於茜草科咖啡亞屬的常綠樹,而一般所俗稱的咖啡豆,勘察是咖啡樹所結果實的種子,只因爲形狀像豆子,所以被稱爲咖啡豆。
 
  氣候是咖啡種植的決定性因素,咖啡樹只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所以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帶,最適合栽植咖啡。而這個咖啡生產地帶,一般稱爲“咖啡帶”或“咖啡區”。
 
  但是,並非所有位於此區內的土地,都能培育出優良的咖啡樹。咖啡樹最理想的種植條件爲:溫度介於15-25℃之間的溫暖氣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須達1500-2000毫米,同時其降雨時間,要能配合咖啡樹的開花週期。當然,除了季節和雨量的配合外,還要有肥活的土壤。最適合栽培咖啡的土壤,是排水良好,含火山灰質的肥活土壤。
 
  咖啡帶:咖啡不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種植的,因其原是熱帶雨林環境下生長的植物,在系統發育中,形成需要靜風、溫涼、廕庇或半廕庇及溼潤環境的習性。
 
  溫度:對溫度的要求隨栽培種類而異,小粒種較耐寒,喜溫涼的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19——21度。
 
  雨量:年降雨量在1250毫米以上,分佈均勻,特別在花期及小果發育期,有一定降雨量最適宜咖啡的生長發育。
 
  光照:咖啡樹不耐強光,需要適當的廕庇,光照過強,生長受到抑制。如果加上水肥不足,就會出現早衰現象,甚至死亡。廕庇過度,枝葉太長,花果稀少,產量很低。
 
  風:咖啡喜歡靜風環境。
 
  土壤:咖啡樹根系發達,吸收根分佈淺,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世界上大多數的咖啡收採是以手來挑選,因此,收採咖啡是一項耗費人力和季節性密集的過程。由於在同一根樹枝上同時會有花及果實的存在,因此,採集者的食指與拇指就是收集成熟漿果的最佳工具。用手將整條樹枝上的果實刮下,或是使用自動化的採收機,都無法將成熟與青澀的漿果區分開來。
 
  生產低級咖啡豆的咖啡農喜歡使用節省人工的方法採豆子,但如此一來,因爲品質不純正,減損了咖啡風味,降低咖啡等級。非洲有些地區採咖啡豆的方法是搖晃咖啡樹,把果實搖落地面,在果實受傷爛掉之前從地上撿起。巴西大部分地區生產次級咖啡,這些地區採咖啡的方法是一次將枝幹上所有葉子、花朵、過熱與青澀果子統統摘下,被如此殘害的咖啡樹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這5層分別是:
 
  1.果皮、果肉(Skin/Pulp):咖啡豆的最外層包裹着漿果一般的果皮和果肉。除自然日曬法以外,經其他方法處理的咖啡豆在採摘後的幾小時內必須去除果皮果肉。對於咖啡來講,果皮和果肉是重要的副產品。在某些產地人們會用咖啡的果皮和果肉泡茶。業內人士習慣稱咖啡的果皮和果肉爲“果漿(Pulp)”,用來去除果漿的機器則被稱爲“去漿機”。
 
  2.粘膜(Mucilage):在果皮和果肉之下,一層質地粘稠的粘液將咖啡豆嚴密地包裹着。由於這層粘膜粘性極大且糖分極高,人們習慣稱之爲“蜜(Honey)”。不僅是咖啡,很多水果內部都附有一層粘液。
 
  3.羊皮紙(Parchment):在粘膜內部,一層由纖維素組成的薄膜包裹着咖啡豆。經乾燥後,這層薄膜外觀酷似羊皮紙,因此得名。
 
  4.銀皮(SilverSkin/Chaff):在羊皮紙內部還有一層更薄的薄膜包裹着咖啡豆。由於顏色富有光澤且泛有銀色,人們習慣稱之爲“銀皮”。這層銀皮會在烘焙時脫落。通常你在研磨咖啡時發現咖啡粉中有些許銀色碎屑。這些碎屑正是烘焙時未能與咖啡豆剝離的銀皮。
 
  5.咖啡豆:每粒果實都含有2粒咖啡豆(除一莢單粒豆Peaberry除外。這種咖啡的果實內部只含有一粒咖啡豆。通常情況下,每批咖啡豆中都會有5%是一莢單粒豆)。咖啡豆經過乾燥和處理之後便可進行烘焙。

2017-06-13 14:26:0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