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茲默斯莊園單品豆種植情況怎麼樣 拉茲默斯莊園單品豆獲獎情況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拉茲默斯莊園 > 2024-06-03 07:53:33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聖徒阿里歐莊園 紅鐵比卡
 
  原產國:哥倫比亞Colombia
 
  產區:考卡Cauca
 
  品種:Red Typica
 
  海拔:1950-2050 Meters
 
  處理法:水洗Washed
 
  風味敘述:李子、巧克力、茉莉花
 
  莊園 :聖徒阿里歐莊園 瑰夏
 
  原產國:哥倫比亞Colombia
 
  產區:考卡Cauca
 
  品種:Geisha
 
  海拔:1950-2050 Meters
 
  處理法:水洗Washed
 
  風味敘述:檸檬、香橙、紅茶、水果汁、蜜糖、甜感持久
 
  哥倫比亞適宜的氣候爲咖啡提供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天然牧場”。哥倫比亞的咖啡樹主要栽培在安第斯山區,海拔一千三百米上下的陡坡上,那裏終年氣溫大約爲攝氏十八度,年降雨量爲2000至3000毫米,北緯1 °-11 ° 15 ,西經72 ° -78 °,海拔具體範圍是可以超越2.000米。由各種因素的特殊組合,哥倫比亞的咖啡種植區的緯度、海拔高度、土壤、物種的植物起源和製作咖啡的品種,在咖啡種植區域的氣候和熱帶輻合的雙路徑產生的雨模式,在一天之內不斷變化的地形、光度,全年有利的溫度範圍,適量和雨水的分佈,以及包括選擇性採伐和改造的過程中一些常見的文化實踐區,其包括洗滌和乾燥。非常適宜於咖啡的生長,氣候溫和,空氣潮溼,並且可以不分季節地收穫。這就是哥倫比亞咖啡質量上乘的原因。哥倫比亞有三條科迪耶拉山脈南北向縱貫,正好伸向安第斯山。沿着這些山脈的高地種植着咖啡。山階提供了多樣性氣候,這裏整年都是收穫季節,在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咖啡相繼成熟。而且幸運的是,哥倫比亞不像巴西,它不必擔心霜害。哥倫比亞大約有案可查27億株咖啡樹,其中66%以現代化栽種方式種植在種植園內,其餘的種植在傳統經營的小農場內。[3]
 
  哥倫比亞咖啡純正的味道,來自於哥倫比亞那具有咖啡生長最有利條件的自然環境。但除此之外,與當地的種植者辛勤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哥倫比亞,咖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07萬公頃,全國約有30.2萬個咖啡園,30%到40%的農村人口的生活都直接依靠咖啡生產。哥倫比亞雖然有不少農場,但面積都不大。每個農場的面積只有2公頃左右,80%以上的咖啡種植園的咖啡樹只有5000棵左右,平均3000棵。由此可見,哥倫比亞的農業屬小農莊型。當地人在咖啡樹周圍種上高大的喬木或香蕉樹。幼苗期爲咖啡樹搭涼棚,以保證咖啡生長所需要的陰涼潮溼環境。由於咖啡林內溼度大,溫差小,咖啡豆成熟慢,有利於咖啡鹼和芳香物質的積累,因而咖啡質量最好。[1]
 
  產地品質
 
  無論是產量還是質地,哥倫比亞咖啡均首推麥德林出產的,其特點是咖啡豆顆粒飽滿,營養豐富,酸度適中,均衡度較好,且香味濃郁,口感綿軟柔滑。除了麥德林以外,南方兩個鄰接省份的省會城市亞美尼亞(Armenia)和馬尼薩萊斯(Manizales)也是着名的咖啡產地,它們原先曾隸屬麥德林所在的安第基奧省,後者有一支卡爾達斯足球隊,曾參加末代豐田杯。這三個地方形成了聞名於世的“咖啡地帶”。[1]
 
  Colombia 哥倫比亞
 
  人口:47,073,000
 
  哥倫比亞有明確定義的種植區,和它們所生產各式各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的咖啡。無論你是想圓潤的、厚重的咖啡口感,或是清爽的、水果風味的(或介於兩者之間),最有可能是哥倫比亞豆。哥倫比亞是以地理位置做劃分,不難發現該地的咖啡是擁有許多共同的特點的。如果喜歡一個區域裏的咖啡,其他區域也一樣會喜歡。咖啡樹在哥倫比亞得到兩熟,每年的主要收穫和收穫第二,在當地稱作“mitaca”。
 
  CAUCA
 
  CAUCA考卡,除其他外,這方面最出名的是它的咖啡種植環繞著Inza和波帕揚市的梅塞塔德波帕揚(Meseta de Popayan)是高原的高海拔高度提供有利的生長條件,且靠近赤道和周圍的羣山,這保護咖啡免受太平洋的溼度和南方信風之害。這造就了一個非常穩定的氣候,一年四季。另外,該地區的咖啡具有顯著的火山土壤。在歷史記載,每年有十月到十二月有單一的雨季。
 
  海拔:1,700-2,100m
 
  收穫:3 —— 6月份(主要作物),11 ——12月(mitaca作物)
 
  TOLIMA
 
  TOLIMA託利馬,位處於哥倫比亞惡名昭著的叛亂組織哥倫比亞革命武裝部隊據點之一,直到最近仍握有控制權。託利馬近年遭受戰鬥之苦,這使得訪問困難。從該區域優質咖啡來自小農戶在非常小的微地段栽種,並經由合作社輸出。
 
  海拔:1,200-1,900m
 
  收穫:3——6月(主要作物)作物十月至十二月(mitaca)
 
  品種:9%Typica,74%Caturra,17%卡斯蒂略威拉
 
  NARINO
 
  一些哥倫比亞最高品質的咖啡生長在納里尼奧,堪稱最令人驚歎和風味複雜的。在這些高海拔地區許多領域中栽種咖啡是一種挑戰,咖啡樹有可能遭受到葉枯病侵襲。然而,納里尼奧夠接近赤道,以至於氣候是適合栽種咖啡樹。納里尼奧的四萬名生產者中絕大多數是小農,每一名栽種面積少於2公頃(4.4英畝)。許多人形成團體和機構相互提供支持,並與FNC互動。事實上,農場的平均規模小於1公頃(2.2畝),只有37生產者在該地區擁有超過5公頃(11英畝)的土地。
 
  海拔高度:1,500-2,300m(4,900-7,500ft)
 
  收穫:4月——6月品種:54%Typica,29%Caturra,17%Castillo
 
  HUILA
 
  威拉具有優良的土壤和種植咖啡的地理優勢的組合,一些最複雜的、果調爲主的哥倫比亞咖啡都來自這裏。該地區有超過七萬咖啡種植者,佔地16000多公頃(合39500英畝)。
 
  海拔:1,250-2,000m
 
  收穫:九月至十二月(主要作物)四月至五月(mitaca作物)
 
  主要品種:11%Typica,75%Caturra,14%Castillo
 
  咖啡工人都是上山手工採摘咖啡豆果實(又稱咖啡櫻桃),因此可以精挑細選,摘取最成熟飽滿的果實。絕大部分的哥倫比亞咖啡豆都採用水洗式加工,中度烘焙後衝飲具有清淡絲滑的口感,有時也帶着一點酸意,不像巴西咖啡和意大利Expresso口感那麼強烈,被譽爲“綠色的金子
 
  地道的哥倫比亞咖啡,衝煮出來的顏色像祖母綠那樣清澈透明。它像是最偉大的調爲大師的傑作,將酸、苦、甜配合得恰到好處。喝下去後,香味充滿整個口腔。這股香氣再從鼻子裏呼出來。它就是那麼柔媚驕縱,以最快的速度佔據你的味蕾、你的思維甚至靈魂。讓你在不知不覺間被它俘虜。
 
  憑藉優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哥倫比亞咖啡一直保持着較高的品質。通常沒有特殊市場商標名稱的哥倫比亞咖啡豆,都是出自哥倫比亞國家咖啡農聯盟 (national federation of colombia coffee growers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聯盟,橫跨哥倫比亞的聯盟。向來以其品管嚴格,積極推廣着稱。
 
  在哥倫比亞的咖啡豆分級制度裏,特級(supremo ) 是最高的等級,是哥倫比亞咖啡豆中顆粒最大最豐滿的優質豆,瑕疵豆和雜物的含量極少;而優選級(excelso ) 則是豆粒較小,較普通的等級。哥倫比亞咖啡風味表現均衡,酸質濃郁,具有獨特的風味特徵,黏稠度相對飽滿,有時還會帶上一點紅酒的韻味、令人讚賞的水果風味。哥倫比亞也有小部分咖啡是出自老品種帝比卡或是波本種的,一般來說會以所屬莊園名,或者是加工處理的工廠名稱來做品牌莊園 :

2017-06-15 17:18:5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